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1)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2)

又到一年腌菜时,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储存腌菜是每一个家庭必须做的事,我们家每年冬初都要腌一缸菜,以备过冬。

从记事的时候起,每逢早起开门见到头一遍霜花,村里家家户户就张罗着腌制过冬的腌菜。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3)

一时间,那些村里对门的街坊邻居们都开始相互打听腌菜的行情,年复一年,成了一条从不曾有人想要更改的老规矩。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4)

那时候,每年秋末冬初,父母会从市场上买回很多雪里蕻和白头大青菜,我们把新鲜的菜搬到河滩头,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清洗。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5)

后来有了公用自来水,就换用自来水清洗。整个洗菜过程中,会感觉到越洗越冷,冻得直流清鼻涕,恨不得把脖子全部缩进肩胛里。

洗干净的菜要搬到露台上摊开晒干,连续晒上两个旺日头,就可以收回去腌制了。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6)

邻居们腌菜,一般都在大盆里放一层菜,撒上盐,再放一层菜,再撒盐,接着用一双脚去使劲的踩,等踩到盐卤水淹过脚踝,就可以装进缸里了。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7)

妈妈嫌脚踩腌菜不卫生,腌菜全靠手去搓揉。先把洗澡用的大木盆,刷洗干净,擦干,放进一层菜,撒上盐巴,使劲翻来覆去地搓揉,直搓得浑身冒汗。

搓出少许盐卤水后,赶紧把搓揉好的菜一棵一棵装进大水缸里,装一层雪里蕻,再装一层白头大青菜,两种菜一层一层的交错码放,这样腌制出来的咸菜味道很鲜美。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8)

我家有两只大水缸,每只装到七分满,最后压上几块石头,盖上盖子就算大功告成。

两大缸咸菜的腌制工作,是分批进行的,从洗菜到最终完成,大概需要一个多星期。起先,是我配合妈妈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便成为我和弟弟的工作了。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9)

没有等到咸菜腌透,弟弟就会迫不及待地揭盖“验菜”,抓起一棵青菜,抠出菜心,塞进嘴里狼吞虎咽,然后抱怨:“不好吃”。时辰未到,怎么会腌透好吃呢?

乡下的孩子少有零食吃,嘴里实在淡得慌了,有的就捞出一块腌菜拿在手上,一小口儿一小口儿地撕咬着吃,也算聊胜于无吧。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10)

现在想一想,那些咸菜虽然粗糙,苦咸咸的,却也有滋有味地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些贫寒的岁月。

那些老咸菜呀,一点 一滴都浸透着生活的滋味——咸味!是汗水的味儿,也是泪水的味儿,更是生活的真滋味儿。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11)

说起来,腌菜是登不得台面的,貌丑,价廉,属于菜系中的下品。与精致的菜肴一比,它就显得寒伧、卑微,简直象个不中看的村姑。

但它很实用,能度日,从来没有离开过贫苦百姓的饭桌。腌菜,成为一段艰苦岁月的见证,同时也承载了一个民族坚韧、耐劳、节俭、朴素的传统品格。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12)

如今日子渐好,饭桌上难得见到腌菜。家庭主妇也大多不做腌菜,自有手工作坊代劳。只是,作坊加工的腌菜再也没了往日的原味,恋旧的人们多少有些惆怅。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13)

母亲年纪大了腌不动了,我图省事也不愿自己腌菜了。那些坛坛罐罐仍摆在阳台的角落,周身都蒙上了灰,偶尔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着淡淡的光泽。

其实有很多我们小时候的味道,现在都难以找到了,很多原料廉价、烹制简单的食物,让人记忆深刻,不是因为它有多美味,而是儿时的味道,有着时代的印记,还有妈妈的手艺。

连州人地道腌菜做法:总有那么一坛腌菜(14)

现在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却已食不知味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