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

【历史时刻】

1983年10月22日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人物感言】

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1)

“我的青春奉献给机场,奋斗在机场,我无怨无悔!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从无到有,创造了多项国内民航第一,从昔日的‘小航站’变成了‘大空港’,让人振奋。”——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工程师 王文艺

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2)

■T3航站楼于1996年12月建成。

台海网9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从1983年我到机场工作,至今已经在这里干了36年,一路见证着高崎机场从T1至T4,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更令人充满期待的是,翔安新机场获得批准,我最近刚刚参与完成翔安新机场变电站初步设计。”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工程师王文艺说,再过三年他就要退休,希望翔安新机场能早日建成投用。

【艰苦创业】

脚被蚊子叮咬过敏溃烂 每天十多个小时奔波在跑道上

1983年,王文艺分配到高崎机场工作时,还是一名年轻的小伙子。“第57号报到。”他至今仍记得报道的序号。学机电专业的他不仅参与机场10千伏变电站建设,还参与机场其他项目建设。由于开建时这里到处是农田,蚊子特别多,他的脚曾被蚊子叮咬至过敏并溃烂,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在昨日。

“容量变化相当大,从当年2000千伏安到现在7.8万千伏安。”王文艺说,当时仅建设5个配电室供机场运转,现在则建设了30多个配电室,功能也从当时手动拉配电电闸,到现在全电脑控制配电开关,完全现代化了。另外,刚建机场时曾带扫帚、畚箕去扫跑道,现在全自动化清扫,完全机械化了;当时建设跑道灯光,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他每天十多个小时奔波在2150米的跑道上。后来跑道长至2700米再到3400米,用的是现代交通工具。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于1982年1月10日兴建,1983年10月22日正式启用,前后仅一年零9个月,不到同规模机场建设时间的一半,而且一直保持着超前的观念和领先的发展速度,创造了多项国内民航先例,创造了机场发展史的奇迹,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快速发展】

184条航线通航125个城市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600万

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3)

■T4航站楼于2014年12月正式启用。

高崎机场由厦门翔业集团旗下的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经历了从T1至T4候机楼的发展,2009年晋级为“千万级”机场,2010年首次跨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201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据统计,高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100万到1000万,用了19年的时间;从1000万到2000万,仅用了5年时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志着机场的运行规模及保障能力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2014年12月28日,高崎机场实行“两楼运行”(T3和T4),目前两楼的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基本相当。

高崎机场现有1条3400米长的跑道和2条平行滑行道及10条联络道。目前,已形成覆盖中国大陆各主要城市及港澳台地区,连接东南亚、东北亚,通达欧、美、澳三大洲的航线网络,184条航线通航125个城市。

作为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厦门机场在时刻资源达到极限的情况下,2018年全年完成运输起降19.15万架次,比增3.88%;完成旅客吞吐量2655.34万人次,比增8.45%,远远高于运输架次增长。

【温情服务】

面向不同群体推出一系列举措 打造最具人文关怀机场

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4)

■周丽娟(左)与同事探讨业务。

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民航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将“超越客户期望,创造最具人文关怀的客户体验”作为高崎机场的发展追求。

元翔厦门空港工作人员周丽娟说,高崎机场深度发掘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人文关怀的服务产品,针对60岁以上无人陪伴出行老人的“夕阳红服务”,针对无人陪伴儿童的特色服务产品“小小旅行家”,针对特殊旅客的专用洗手间及残疾人士厕位等,还推出“爱心手提袋”、“指南针”引导、“便民箱”等服务新举措,让旅客有一个舒适的出行环境。

机场的服务体验始终走在了全国机场的前头,创造了11年内9次荣获国内“旅客话民航”活动第一名的良好记录,还相继获得民航局“全国机场服务行业年度服务质量优秀奖”等殊荣。2019年3月,厦门高崎机场荣获国际航协(IATA)“便捷旅行项目”白金认证,这意味着更多旅客可以在厦门机场体验到更高效、更便捷的航空出行方式。

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5)

■T2航站楼现在已成为红点博物馆。

厦门高崎机场现状(小航站变身大空港)(6)

■T1航站楼已经被拆除。

【高崎机场的全国第一】

●第一个由地方自筹资金建设的机场;

●第一个运用外国贷款建设的机场;

●第一家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的民航企业;

●第一个实行属地化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比国内其他机场提早15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完全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进行大规模扩建的机场;

●第一个发行民航股票,成功开展资本运作;

●第一个实现民航航权政策的开放,获得第五航权并开通美国越洋航线;

●第一个与我国台湾航空界合作,建成厦门航空港货站,成为海峡两岸民航界首个合资项目;

●第一个引进国际廉价航空公司,最早形成传统航空公司与廉价航空公司并飞的活力格局的机场;

●第一个成立民航机场业中外合作的专业培训机构——中新民航机场管理培训学院。

【高崎机场大数据】

●通航城市125个,其中境内城市98个,国际及地区城市27个;

●航线共184条,其中境内152条,国际26条,地区6条;

●运营航空公司47家,其中境内28家,国际19家(含包机)。

(文/记者 廖勇飞 通讯员 张磊 图/元翔厦门空港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