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书法(以心御笔)
孔子“游于艺”的文艺观点,很好地概括了书法在中国古代士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许多书法高妙的文人士大夫并不以书法名世。王阳明(守仁)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硕儒,更是“以人掩其书”(徐渭语)。阳明书法,融入其心学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极大成就,达到了高度的“知行合一”。
1、阳明心学。王守仁(1472 年—1529 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心学之集大成者。后人把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心学”,作为儒学一支学派,远承孟子,近继陆象山,而又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有明一代而及于后世。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这四句话可以概括出王守仁的思想脉体系络:一是“致良知”。这是王守仁的重要观点之一。良知即是天理。王阳明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二是 “心即理”,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即“心外无物”,这就与禅宗思想较为接近了,比如禅宗思辨著名的句子:“风动邪?幡动邪?”,“非风动,非幡动,心动也”。阳明心学曾经受过禅宗“明心见性”的思想影响可见一斑;三是“知行合一”,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反对朱熹“先知后行”之说。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善”。
2、心学书法观。中国古往今来的大学者,都是博古通今,德行事功学问样样皆通,相互映照,比如宋代大文人范仲淹镇守西边时,有诗赞“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可见其军事之才,他又是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代的王安石、司马光等莫不如是。王阳明曾说过:“专于羿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明末书家归庄,乃散文大家归有光曾孙,其在王阳明《矫亭说》册后跋赞誉说:“传日,道成而上,艺成而下。道艺之分,若是其径庭乎?然夫子日‘游于艺’。书者六艺之一,盖圣贤之所不废。顾亦有辨:溺于艺,则艺而己;深于道,则艺亦道也……阳明先生,一代儒宗,而亦工于书法,如此岂非艺即道耶!余学道未成,而素有能书之名,既耻为一艺之士,其敢不勉。”归庄认为王阳明的书法能体现“道”“艺”合一的思想,与孔子“游于艺”的思想一脉相承。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心学思想不可避免反映在他的文艺观念与创作风格上。比如他的诗,无论是隐逸诗还是众多理趣诗,都可看作是其心学思想的载体。“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中秋》)、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物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莫向人间空白首,富贵何如一杯酒! 种莲栽菊两荒凉,慧远陶潜骨同朽”( 《又次邵二泉韵》)等。王阳明书法,亦可作如是观照,在其心学指引下,表现心灵自由、不为物役的个性魅力。阳明本无意于书,却卓荦不群,书法风格与其心学思想是相对应的。这个相互呼应可从阳明夫子自道中看出来“吾始学书,临摹古帖,得其形似而已。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久之始通其法明道。”
3、阳明书法。明末学者陈瑚在王阳明《矫亭说》跋中提到“尝读先生年谱,十七岁时从外舅宦游洪都官署中,得纸数箧,先生日取学书,比归,书法大进”。可见王阳明对书法是下过大功夫的。朱彝尊也认为阳明“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按照阳明弟子钱德洪编纂的《阳明年谱》以及王氏《世德纪》的记载,王阳明为“书圣”王羲之的第34代孙,因此其书法也尊王右军,尤其得力于《兰亭序》与《圣教序》。王阳明书法骨劲千钧,卓荦不群,这得益于他高尚的德行修养,精深的学问,高妙的诗文功夫以及对世事的洞达、对“心灵”自由的领悟。从王阳明传世诸书作中可以看出其书法出自二王、中通李邕,旁参老米山谷,又借鉴解缙、张弼等人,似又受同时代文征明影响。其楷行草三体皆能,尤以行书为最工。楷书有唐人法则,刚劲工稳,严正巍峨。行草书笔力雄健,苍润相间,风流蕴籍,清新纵逸,瘦劲坚挺,欹正相生,别有情致,深得右军风神,家声不坠。
行书《矫亭说》为其代表作,为正德乙亥年(1515)所书。字体修长,行笔快捷,骨力劲键,遒劲韵丽,既有黄山谷排宕矫健之势,也有米南宫“风樯阵马”之姿。钱大昕跋此本云:“笔势纵逸似李北海。生平所见先生真迹,以此为最矣”,推崇为阳明法书第一。《矫亭说》之文是其父王华为友人方秋卿‘矫亭’所作,由王阳明代书,内有钱大昕、陆世仪、归庄等名家题跋。 “矫”为矫正、矫枉之意。文章论述了过柔者,矫之以刚,过慈者,矫之以毅,过奢者,矫之以俭等道理,认为君子必须随时修正德行,加强修养,吾日三省吾身。方鹏,江苏昆山人,明代《嘉靖昆山县志》的编修者,正德三年进士。方鹏曾问学于王华,王阳明也曾为方鹏之父作墓志,属于世交,因此王阳明书此文必恭谨认真,深思熟虑后方书之。诚然,此册“骨挺神骏,如鹰隼疾击,万顷一瞬”(娄东人王育跋文),书法体势姣姣不群,得右军之势,旁参以李邕和山谷笔意。李北海即李邕,书法豪笔凌厉,见诸功力。历代评家评论其行书,多从用笔处着眼,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以象来比喻其笔力雄健,将之与王羲之相提并论,真是推崇有加。邕书笔法结构全从怀仁《集王圣教序》出,李后主曾评曰:“李邕得右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元代赵孟頫也以临摹李邕行书为途而窥右军之堂奥。王守仁学书或亦如山谷,学王羲之而从李北海处出也。黄山谷,“宋四家”之一,书法审美追求与诗文相似,力图创造一种生涩奇崛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文徵明等皆学其书——阳明因学山谷行书,或因之与文衡山惺惺相惜,进而相互印证,亦未可知也。从此本可看出王守仁行书对黄山谷《松风阁诗》等作品的学习,体势纵横,笔法凌厉,只是二人运笔速度不同,山谷行笔较慢,保持中锋,写出篆隶书线条质感,而阳明书行笔较为迅捷,线条质感也很强烈,如孟子云,“充实之谓美”,正可概括王阳明此件行书的线条质感。
4、心学书法观丰富了中国书法理论。书法自古为文人士大夫之精神体现,集中而抽象地展心达意。汉代杨雄早就提出了“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心性论”。东汉赵壹《非草书》说“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认为书法出乎人的秉性。蔡邕也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王羲之书论也有重视“心、意”之倾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宋“尚意书风”倡导者苏黄也有众多论述。王阳明曾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书法亦在心,书写必然 “以心御笔”。
这可看作是他的心学思想在书学观上的必然反映。因此王阳明把心学引入其书学观,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理论。“吾始学书,临摹古帖,得其形似而已。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久之始通其法明道。”这与“尚意”之黄山谷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何其相似。 “(先生作字甚敬)云,不要字好,只此是学,乃知古人随事皆有心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如徒以书法重先生,未为知先生者也)”(陈瑚《矫亭说》跋)。
这种极度强调心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岂不正是唐代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隔代回响吗?
转自《书法导报》(2016年1月20日第23版),有删节。
臧新义,字涵之,号雨园、抱玉室、深柳堂主人。中文学士、法律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书协理事、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