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跃迁(我记住了这四个词)
如果有一本书,不给鸡汤,不撒狗血,更不会宣扬成功学,全书只会实实在在教你思考的底层逻辑,揭示整个社会的运行法则,你会去读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在读的《跃迁》算是这类书的代表之一。
如果你从头至尾读过这本书,便能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书里的一字一句都是作者细细打磨过的。这本充满诚意满满干货的作品,实在让人很难不爱。
读完《跃迁》,我牢牢记住了四个词:“专注”、“连接”、“借力”、“好奇心”,并且笃定它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长期伴随着我,渗透到我的人生法则当中。
专注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缺少专注力,我们将一事无成。不论我们做什么事,专注是前提。所有脱离专注力的努力都是扯淡。
看一本书,隔三差五看看手机,半个小时过去了,还停留在第一页;写一篇文,思绪飘到九霄云外,半个小时过去,还停留在第一行…终于在板凳上坐够一小时,心里欢呼雀跃:“耶,我今天又努力了一个小时。”这和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没有驯服注意力的能力,你的时间、思维会被完全打碎,你的大脑就会变成豆脑儿。”
作者花了四个月时间关掉朋友圈做了一个测试。结果收益是巨大的。
“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净时光,不再为如何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如何讨巧不着痕迹地宣传自己、卖弄智慧,依靠点赞评分而活。”
当你不快速反应追过去,重要的信息会自动浮现。
没有必须立马回复的消息,如果有,肯定会电话告知;也没有必须立马需要刷的视频,它们不过是在扼杀你的注意力。
“做一个聚精会神的人,是一生极为重要的事。要坚信,生命中真正的乐趣,出现在你沉潜于某一事物,全然忘我的刹那。”王潇在她的《五种时间》这样描写过专注。
专注不仅是高手致胜的法宝,更是我们普通人逆袭的利器。这世界从不缺努力的人,但能掌控自己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正确的事上的人少之又少。掌控了注意力,你就比大多数人领先了不只一点点。
连接
光有专注力还不行,我们还需要和外界产生连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你有没有想过,你和高手的区别并不是智力和努力程度上的差别,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没错,是与外界的连接。
书里提出了一个“联机学习者”的概念。
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CPU,它的储存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但要定期清理,还要学会如何储存。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大脑引擎” ,当你需要调用知识的时候,知道它在哪里,就足够了。
比如今天我写这篇文,我知道去印象笔记里面搜寻有关“专注”“关系”…等关键词,从而找到我支撑我观点的论据。这比我用大脑记忆有关专注的各种金句不是更高效吗?
我们活在世上,是靠和这个世界建立各种联系来产生价值。这种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连接。
我们和社会的连接,和同事的连接,和亲人的连接,和知识的连接,和金钱的连接…没有这些连接,我们将会成为孤岛,无法从这个世界得到反馈。
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只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会思考,更懂得做选择。
如果你有独立思考能力,联机思考会让思想质量变得更高,迭代更快。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借力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也许我们作为个体的力量很薄弱,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势能高地”,借力来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现在很多应届生毕业宁愿去大公司996,也不愿意留在小城市朝九晚五。原因很简单:平台不一样,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长远来看,眼界和格局也会有质的区别。
当然没有贬低小城市的意思,只是,大城市的确会有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讲一个“绿海龟”的故事。按理说,海龟是一种速度极其缓慢的动物,但是它懂得遵循海水的规律。
绿海龟从不与海浪相争,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优化自己的效率。所以,它相对于逆流而上的物种,游得更快。
绿海龟单凭自己努力可能一辈子也达到不了目地的,但是它懂得借力,通过借助外力来放大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动物尚且如此,人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欲善其功,必先顺其势。
如果我们暂时还不能成为“势能高地”,那么不妨让自己身处于高处,比如进入更高的平台,加入层级更高的圈子以及和高能量的人成为朋友…
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以小博大;借助势能,可以事半功倍,甚至百倍。
所以,不要一味的埋头苦干,不妨把视野拓宽,寻找一下身边的“势能高地”,借势来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
好奇心
“给生活20%的留白,做点不靠谱的事。”
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思考和工作上吧,总要留点时间给好奇心,做点有趣但又称不上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纹个有趣的纹身,去蹦个露天野迪,或者买一束花望着窗外发一下午呆…
这些看上去无意义的事,其实就像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滋养着我们,给我们灵感和创意。
知乎有一条关于“什么是好奇心”的高赞回答:好奇心是写入人类基因的源代码,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就会就没法正常运转,就好比一台没有充电的手机,无法运用各种APP。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在不断降低,我们好像越来越少问为什么?
有没有发现,孩提时代是我们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也是我们成长最快的时期。
长大了,我们以为我们无所不能,什么都知道,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懒得去发现,懒得去刨根问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丧失了好奇心。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问“为什么”的?就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时候。
“多元、超然和好奇心,是面对不确定人生的态度,拥抱偶尔,和不确定共舞”。
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向好奇心致敬”。好奇心驱动创新,永远不要停止去问“为什么”。
社会发展很快,我们应该放下焦虑,但是不要放下好奇心。
人生难熬的苦,都是向上的路,祝我们都能实现跃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