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

从文献研究来看,不少读者仅凭“隆中对”就认定孔明是积极入世的,是早已 “身在隆中,心在汉”。细读《三国演义》“三顾茅庐”部分及相关情节,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观点与文本不符。随着三顾茅庐情节的发展,孔明的心态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从鄙弃功名的隐士心态转变为兼济天下的“不容不出”。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1)

“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

先看前两顾。

且说徐庶既别玄德,感其留恋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随乘马直到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孔明问其来意,庶曰:“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为曹操所囚,驰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往。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公勿推阻,即展生平之大才以辅之,幸甚!”孔明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庶羞惭而退……

(《三国演义》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这大概可以看作刘备和孔明的第一次“相会”。

徐庶是孔明的“密友”,因此,“离言作色”、“拂袖而去”应该是孔明真情的自然流露。“享祭之牺牲”让想到《庄子·秋水》篇中庄子拒绝楚王使者聘其为相的典故: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此刻的孔明的确是“不求闻达于诸侯”,是极其蔑视功名的。面对“密友”的好意,他拂袖而入草庐,毫不留情地对好友下了逐客令,以致于徐庶“羞惭而退”。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2)

徐庶剧照

那个“每尝自比管仲、乐毅”的孔明去哪儿了?从小说叙述来看,诸葛亮的四位密友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或是则择明主而事的入世者,如徐庶;或是关心天下大事却独善其身的隐士,如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联系相关情节,我们可以认为,孔明内心既有自比管仲乐毅,择明主而事的入世理想,又有独善其身的隐士心态。徐庶深知好友的秉性,因而“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孔明“离言作色”、“拂袖而入”的行为表明,此刻独善其身的隐士心态占据了其内心的主要位置。

孔子云:“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孟子曰:“古之人,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孔孟等原儒为传统知识分子设计了进退之道,即仕隐之道:邦有道则仕,兼济天下;邦无道,便独善其身,做隐士。显然,孔明是深知进退之道的传统知识分子。东汉末年的“邦无道”使曾经自比管仲乐毅的孔明在隆中隐居十年,并打算继续过闲云野鹤的隐居生活,不想成为“享祭之牺牲”。

刘备前两顾都没有遇到孔明。他去哪了?真地仅仅是“外出闲游”吗?我们知道小说中的孔明是料事如神、半人半仙的存在。他能“夜观天象”,得知“刘表不久人世”。他能算准三天后大雾弥江,因而草船借箭。他甚至和刘备相约“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让赵云在南岸等候自己。“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他还能算出数十日之后的东南风和周瑜要加害自己。在徐庶已经告知刘备将来“奉谒”的情况下,以孔明之智,他应该能准确的算出刘备到访的日期。之所以外出闲游,应该是他有意回避。隐士心态占据了内心主要位置的孔明不愿出山。

刘备一顾时,童子说:“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数十日。”二顾时,诸葛均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童子和诸葛均言语的核心就是孔明踪迹不定、往来莫测、不知所往。这或许就是孔明闲云野鹤的生活方式;这或许也是在暗示刘备不要再来了,“踪迹不定”的孔明是你无缘相见的。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3)

二顾茅庐

刘备前两次拜访卧龙冈,虽未遇诸葛亮,但遇到了诸葛亮的好友、岳父、胞弟、童子。这些人大多会把刘备的诚意、耐心传递给孔明。刘备二顾草庐留下的书信更是将自己的志向和邀请的诚意表达得极为诚恳。孔明本就有择明主而事,做管仲乐毅式的功臣名将的理想,只不过“邦无道”的现实使他成为独善其身的隐士。我们可以认为,刘备的诚意和耐心初步打动了孔明。于是孔明在刘备三顾之时没有再“外出闲游”。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刘备本人的素质、诚意,诸葛亮还须要当面考察,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三国演义》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面对刘备的第三次拜访,童子的答话是“虽……但……”结构。显然他的言语核心是我家先生“昼寝未醒”。言下之意是刘将军,你得等等。童子的态度就是孔明的态度。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孔明“昼寝”前对童子有过吩咐:若刘备来了,也不可立刻叫醒我。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三国演义》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这是孔明昼寝醒来时吟诵的诗句。前两句大意是人生如梦的哲理谁先觉悟到呢?我是向来知道这一点的。后两句是说草堂春睡正美;睡足了,看缓缓下沉的落日非常惬意。两句联系起来看就是,正因为参透人生如梦,所以要享受春睡的美好。从这四句诗来看,诸葛亮对隆中隐居生活是非常享受的。这也和草庐中门“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对联形成互文。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三国演义》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4)

三顾茅庐时刘备诸葛亮的交谈

有俗客,就有雅客。显然,孔明的密友、岳丈等志同道合的读书人是雅客,其余皆为俗客。堂堂刘皇叔在诸葛草庐中却成了“俗客”。刘备“立候多时”说明,在漫长的等待中,童子并没有让这位皇叔看座,更没有为他端水倒茶。看座倒茶是不会有什么动静的,不会打扰到孔明的昼寝。如果童子为之,刘备应该也不会阻止。为客人看座倒茶是最基本的待客之礼,孔明是书宦之家,不会连这都不知。童子的行为很可能是孔明的事先嘱托。显然,这是孔明进一步考验刘备诚意、耐心的做法。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三国演义》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官渡之战时,许攸投曹。曹操高兴地“不及穿履,跣足出迎”。相比较而言,孔明是足够的“淡泊宁静”,没把刘皇叔当回事。让人家“立候多时”后,再立候“半晌”,方接见久候之客。曹操迎许攸是兴奋地失礼,孔明见刘备则是以失礼的方式考验其求才的诚意和耐心。

孔明对现有隐居生活的惬意和对刘备的态度表明,他们初次见面时,孔明的谦让再三并不完全是出于礼貌,其中也包含了对出山的态度和对刘备的试探。当刘备说出“大丈夫抱经世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便不再谦让,而是询问刘备的志向。刘备的这句话有什么魔力呢?前文已述孔明是深知进退之道的传统知识分子。建立管仲乐毅的功勋,兼济天下本就是孔明的理想,只不过东汉末年的“邦无道”让他更倾向于做独善其身的隐士。刘备的“大丈夫”“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和“以苍生为念”深深地激起了孔明那颗沉睡的雄心,唤醒了他曾经的理想。但这一切都须要有才德的明主。因此,孔明问志于刘备:“愿闻将军之志。”刘备志向的核心是“欲伸大义于天下”。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另一种说法。这也是孔明的志向。君臣同志,于是就有了风云际会的“隆中对”。

隆中对的核心是为刘备指出“欲伸大义于天下”的战略方针和对未来局势的预测——三分天下,汉室可兴。纵览隆中对,我们不难发现,孔明特别强调“人谋”。曹操以弱胜强,战胜袁绍“抑亦人谋也”。孙权“国险而民附”的“民附”即“民众归附”。孙权“可为援而不可为图”的重要原因是江东民众对孙氏的支持。刘备的优势是“信义著于四海”。在孔明看来,人谋和天时地利一样重要。刘备唯一能倚重只有“人谋”。显然,孔明的隆中对就是天才式的“人谋”。作者不禁感叹:“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乃万古之人不及也!”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5)

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读到此处,细心一点的读者一般都会发问:孔明是从何处得到西川五十四州图的。在古代的军事斗争中,地图是战略资源。这个图不可能是孔明短期内制作或从他处寻访到的。这说明,尽管隐居心态长期占据孔明的主要心理,但他并没有完全放下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西川五十四州图应该是孔明平日制作或寻访到的,是可能献给未来明主的礼物。

如上文所言,“隆中对”这样恢弘的战略规划也不可能是孔明的灵机一动,应该说“隆中对”早就在孔明心中。正好“欲伸大义于天下”且“信义著于四海”的刘备诚心诚意地向孔明讨教,基于相同的志向,孔明将“隆中对”和盘托出,并献出西川五十四州图。

读者读到此,一定会以为孔明会马上答应刘备的请求。可事实却是孔明再一次推脱:“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孔明的惺惺作态。笔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首先,小说的情节表明孔明并非惺惺作态。刘备哭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精明的刘备非常清楚最能打动孔明的是“苍生”。两人刚刚交谈,诸葛亮一再谦让,不肯说出“隆中对”时,刘备就是以“原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打动孔明的。此时,刘备哭得“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这才“见其意甚诚”,表示“愿效犬马之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这须要哭多久才会如此!虽有夸张成分,但刘备一定是哭了很久。如果孔明真是惺惺作态,是不会让刘备哭那么久的。这也说明隆中十年“久乐耕锄,懒于应世”的隐士生活的确是孔明难以一下放弃的。再则,孔明可能还要再试探一番:刘备仅仅是来“问计”的,还是真要请其出山。

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刘备的三顾茅庐用“大丈夫之志”和“天下苍生”打动了诸葛亮,使卧龙由隐而仕,从而飞腾于宇宙之间,开始了其波澜壮阔和无比悲壮的一生。

三顾茅庐的结尾意味深长。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6)

诸葛亮决定出山

刘备拜献金帛礼物,孔明固辞不受。刘备说:“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存心耳。”孔明才接受。孔明嘱咐其弟他出山是为了报答“三顾之恩”的“不容不出”。联系整部小说,这两个细节表明,刘备聘孔明的“大贤之礼”是言听计从的君臣知遇之情。刘备孔明的君臣关系在于情义,这就和曹操与部下的关系大多出于功名富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反映了小说“尊刘贬曹”的主题。

孔明对其弟诸葛均的嘱托以及后人感叹的诗歌为诸葛亮的辉煌而悲剧的一生奠定了叙事和感情基调。孔明对其弟的嘱托说明功成身退是其最终的人生理想。从小说整体来看,刘备孔明基本实现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但却未能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孔明也在无可奈何中陨落于五丈原,既没有功成,更未能身退归隐。孔明之嘱托,后人之诗为小说叙事增添了悲壮之美。

有人推测,刘备三顾时,诸葛亮在装睡。笔者不赞同这一观点。

首先,以诸葛亮之智,不必通过装睡来思考是否出山。如果的确考虑不成熟,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以再次外出,避开刘备。

再则,长时间昼寝是诸葛亮的生活习惯所致。一顾、二顾时对此已有叙述。

一顾时,童子说:“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数十日。”二顾时,诸葛均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从童子和诸葛均的话来看,诸葛亮生活非常随性,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式的生活方式。随心所欲,不循规蹈矩,生活作息毫无规律。正因为如此,长时间的昼寝很可能是诸葛亮闲游太累,熬夜过多所致。

纵观三顾茅庐的经过,我们清晰地看到诸葛亮内心从鄙弃功名的隐士心态慢慢转变为兼济天下、拯救苍生的“不容不出”。

因此,仅凭“隆中对”就认定诸葛亮是积极入世的观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认识。罗贯中生动地再现了乱世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变化,也写出了千古文人对君臣遇合的美好理想。

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性格特点介绍(三顾茅庐中孔明的心态变化)(7)

刘备诸葛亮的君臣遇合已成千古文人的美好理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