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喜欢老二(康熙皇帝为何迷恋刘备)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皇帝曾在一次早朝时,说自己是皇叔刘备的转世。当然,如果仅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但如果您仔细想想,康熙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肯定是君无戏言。既然如此,康熙究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康熙皇帝的处境。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后,年仅8岁的康熙继任皇位,到14岁时开始正式掌权。在康熙初年,整个国家局势还不稳定,内有权臣鳌拜,外有三番作乱。因此,康熙皇帝所要解决的,其实是内忧外患的综合性问题。
不过好在康熙还是很有能力的,先除掉了以鳌拜为主的权臣势力集团,接着又平定了三番之乱,然后还远征准噶尔,又驱逐了虎视眈眈的沙俄。到康熙中晚期,国家的局势便开始日趋稳定,并为“康乾盛世”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就在此时,康熙却一语惊人,当着大臣的面,说自己是刘备的转世,至于其中的原因嘛,主要有3个:
第一:康熙是三国迷。
众所周知,元末明初时期小说开始走红。因此,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创作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结果刚出来就广受欢迎,虽然其中的内容和史实有明显的差异,但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以及华丽的辞藻和流畅的语言,成功掩盖了小说的瑕疵,令人一看就欲罢不能。博览群书的康熙皇帝,自然也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而且还对刘关张三兄弟更是崇敬有佳,并从此爱上了小说,也迷上了三国英雄。
第二:刘备是仁义之君。
对比陈寿的《三国志》,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明显有着“尊刘贬曹”的味道,因此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就成了一个仁义无双的君子。故此,作为三国迷的康熙皇帝,他在潜意识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认为刘备在历史上就是个仁义无双的君子,而且这种想法绝大多数人都有,归根结底,康熙说自己是刘备的转世,其实是为了宣扬自己就是古今无双的仁义之君。
第三:准备和关羽搭上关系。
在唐宋时期,民间社会就有祭拜关羽的现象,尤其到元末明初,随着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广泛流传,关羽的形象开始变得愈发高大,而且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正阳门时,还特意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到康熙时期,康熙皇帝为了稳定局势,因此也就需要借助关羽的形象来安稳人心,维持“忠君”的社会秩序。然而,康熙又不能说自己的关羽转世,毕竟关羽也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就说自己是刘备转世,然后关羽也就成了康熙的“二弟”。
由此可见,其实康熙皇帝最终的目的,还是想用关羽来抬高自己,同时还要求满朝文武都要向他“二弟”学习,对“刘备”一定要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除此之外,康熙还下令好好维护正阳门旁边的关帝庙,甚至还不惜笔墨为关帝庙题写匾额,即“忠义”匾。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在民间的声望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于有村庄处皆有关帝庙,有关帝庙处皆香火不断,使得百姓都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安居乐业,国家也能维系着难得的太平盛世。
不管怎么说,关羽成了忠义的代名词,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也都分毫未变。至于康熙皇帝究竟是不是刘备的转世,其实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康熙皇帝已经达到了他的最终目的。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