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方法(教育学原理笔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方法(教育学原理笔记)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方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1.教育的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方式与内容)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教育是生产力;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现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切联系;

  ②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

  ③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广泛使用;

  ⑤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

  ⑥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教育独立论: 2.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 3.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4.筛选假设理论(伯格、斯蒂格利茨);5.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单因素论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等;二因素论是指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因素论是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所持的观点,包括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四因素论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心理;五因素论则是在四因素论基础上加上反馈因素;

  (2)内发论与外铄论:持内发论的多是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和成熟论者,如卢梭和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梯试验);持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荀子和洛克等;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关注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具有可塑性;③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特点;④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血统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等;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华生;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由自然人、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需要;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需要

2.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杜威提出;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后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的目的;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前者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后者则是杜威;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①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②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③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 2.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教育目的包含着四个层次①最高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②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④教学目标

  六、教育制度: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

  1.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制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文化因素④人口因素⑤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2)人的因素,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等特征;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带来了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定义: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教学经验;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⑤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讲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领悟的、实行的和经验的五类课程;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联和我国教育者;②大课程小教学论,在北美比较普遍;事实上两者大同小异,课程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