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技巧教学(茶艺茶技)

茶艺、茶技茶艺内容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形式,二是精神而形式与精神的统一即构成茶艺的内容就形式来说,可分为五个要点:第一点选择茶叶,第二点茶具的配合,第三点泡茶的用水,第四点纯正的技艺,第五点品茗环境,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茶艺技巧教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茶艺技巧教学(茶艺茶技)

茶艺技巧教学

茶艺、茶技

茶艺内容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形式,二是精神。而形式与精神的统一即构成茶艺的内容。就形式来说,可分为五个要点:第一点选择茶叶,第二点茶具的配合,第三点泡茶的用水,第四点纯正的技艺,第五点品茗环境

一、 如何选购茶叶

1、品种:茶叶的成品并不是从一种茶树采下来的叶子就只能制造某种茶叶,它不是其他的农作物。一种茶树采下来的叶子,原则上是可以做出各种茶叶,乌龙茶树采下来的叶子可以做绿茶、包种茶、铁观音、红茶等。但是,什么茶树的叶子最适合做什么茶叶有它的适制关系。例如:铁观音茶树采摘下来的叶子做成铁观音茶,就叫做“正宗铁观音”,这种茶叶大市场上价钱就高,其它茶树种采下来的叶子所做的“铁观音”茶,价钱就卖得低

2、环境:不同环境生长的茶叶,也会影响它的品质。一般经验与学理告诉我们:茶叶的好坏与当地气温、空气、雨量是有关系

3、培育:茶树培育除了前面讲的好环境外,还要考虑茶园管理和培育技术、使用肥料等因素影响

4、制造:制茶技术影响茶叶品质,因为茶叶是依制造方法之不同,而区别各类茶的品类,它的滋味、香气随之而有所差别。有不发酵茶、全发酵茶、半发酵茶等

5、采时:台湾茶一年可采4—6次,第六年3 月—11月是采收季节,一年四季皆产茶,春1 次,夏2 次,秋2次,冬1次。一般说来,以“春茶”香气最佳,冬茶滋味最好,价格其次;“秋茶”香气、滋味其次,夏茶差

二、养壶基本条件

保养一把好壶需要六颗心:爱心、耐心、诚心、恒心、热心、专心

养壶基本程序是:

1、 新壶买回来后,先放在小锅中,壶的内外均置茶叶,加上能淹没壶身的水,煮大约40分钟,然后把关熄灭,继续浸泡8小时左右再取出,用热水冲洗净

2、 每次泡茶时,内外须以热水冲洗或以茶水冲洗,泡完茶后最好在1 小时内将壶内的茶渣清理完毕,以热水冲洗干净

3、 壶身可以用茶水冲洗,洗的茶水需要用热茶水

4、 干燥的壶经常以棉布擦拭

5、 平时将壶拿在手中把玩、抚摸

如此;一把壶就会苍润如玉,光亮照人

三、 泡茶用水讲究

历史上的天下十大名泉

1、 天下第一泉

(1)长江中心盘涡处南酃水(2)江西庐山康王谷谷帘(3)江苏省江金山以西,扬子江南泠水(4)云南安宁碧玉泉(5)山东济南趵突泉(6)四川峨嵋山金顶下的玉液泉(7)北京西山玉泉山南麓的玉泉

2、 天下第二泉山泉:位于江苏无锡

3、 天下第三泉观音泉:位于江苏苏州虎丘

4、 天下第四泉虎跑泉: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和钱塘江之间的群山中

5、 天下第五泉趵突泉:位于山东济南

6、 天下第六泉平山泉:位于江苏扬州平山堂

7、 天下第七泉内清泉:位于江苏扬州廋西湖内

8、 天下第八泉招隐泉:位于江西庐山观音桥

9、 天下第九泉百乳泉:位于安徽怀远城南地区

10、天下第十泉九龙泉:位于广东白云山上

四、 泡茶要诀

泡茶可以因时、地、人的不同而有不同泡茶方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温度,第三是浸泡时间和次数。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就是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

完整的茶会——三段十八步

第一段是前置阶段,一场正式茶会应该是茶艺形式的完整表现,完整的茶艺形式表现可分成三段也就是准备工作。第二段是操作阶段,也就是行茶十八步。第三段是完成阶段,也就是收拾工作

操作阶段——行茶十八步

l 第一步 丝和竹鸣

操作:准备茶具、挂画、插花、点香、演奏音乐、等待嘉宾

解释: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来临

l 第二步 恭迎嘉宾

操作:迎宾入座、打开煮水器、置杯定位(将煮水器开关按到开的部分,以左手将叩在品茗杯中的闻香杯翻转,与品茗杯并列于杯托上,闻香杯在主人左边)

l 第三步 临泉松风

操作:水沸(此时煮水器中的水已经微滚,发出鸣声)

解释: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l 第四步 孟臣温暖

操作:温壶(将煮沸的水倒入壶中,将壶烫热后,随即将壶中的水倒入水方中)

解释:先温壶,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明朝工艺大师惠孟臣壶,是工夫茶名壶

l 第五步 精品鉴赏

操作:赏茶(用茶则盛茶叶,请客人观赏)

解释: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入神往

l 第六步 佳茗入宫

操作:茶置壶中(茶叶用量,斟酌茶叶的紧结程度,约放壶的1/3到期1/2 )

解释: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戏作注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轻置之不理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l 第七步 润泽香茗

操作:温润泡(将热水注入壶中,不要停留,立即倒入茶海中)

解释:小壶泡所用茶叶,多半是球形半发酵茶,帮先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但温润泡不是必然需要的手续

l 第八步 荷塘飘香

操作:温润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

解释: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茶香拂成, 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

l 第九步 旋律高雅

操作:第一泡茶冲水(冲水时,手微微提起,缓缓以向内的方向画圆圈,注水)

解释:学茶艺的目的在于提升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温柔。泡茶时两手动线以向内画圈为原则,如音乐旋律,画出弧线,表现有韵律的动感

l 第十步 沐淋瓯杯

操作:温杯(主人将茶海中的温润泡的茶水,平均倒入闻香杯中,客人将自己闻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再以右手将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方中)

解释:若深瓯是工夫茶四宝之一,即喝茶用的小杯。等待第一泡茶的时间,先闻香暖手。一般认为左手比较干净,故用左手将茶汤斟入品茗杯中,才不至减损茶韵味。同时也表示左、右手的动作平衡

l 第十一步 茶熟香温

操作:斟茶(第一泡茶的浸泡时间约为45秒。而后把茶汤斟入茶海中)

解释:浓淡适度的茶汤斟入茶海中,散发着暖暖茶香。茶先斟入茶海中再分别倒到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l 第十二步 茶海慈航

操作:分茶入杯(主人将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中)

解释:中国人说:“斟茶七分满,斟酒八分满,盛饭九分满。”主人斟茶时无富贵贫贱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满,斟的是同一把壶中泡出的同浓淡的茶汤。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l 第十三步 热汤过桥

操作:闻香杯之茶汤斟入品茗杯中(客人用左手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斟入品茗杯中)

解释:闻香杯中茶汤均用左手斟入品茗杯中,理由与第十步,、沐淋瓯杯同

l 第十四步 杯里观色

操作:观赏汤色(欣赏品敬杯中茶汤的汤色的变化)

解释:好茶的茶汤清澈明亮,从翠绿、蜜绿到金黄,令入观之赏心悦目

l 第十五步 幽谷芬芳

操作:闻香(左手持净空的闻香杯,闻其杯底香)

解释:高中的闻香杯底,如同开满百花的幽谷,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散发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l 第十六步 听味品趣

操作:品茶(左手放下闻香杯,右手举趣品茗杯,啜下一小口茶)

解释:茶艺的美包含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满足。所以品茶时要专注,眼耳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

l 第十七步 品味再三

操作:一杯茶分三口以上慢慢细品,饮尽杯中茶

解释: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用心体会茶的美

l 第十八步 和敬清寂

操作:静坐回味,品趣无穷

解释:相聚品茶,是缘份,出是福份,以茶结缘,以福相托,和平、宁静的氛围,清心、诚意,进入无忧的禅境

台湾功夫茶

准备茶具

1、台式功夫茶具品茗杯、闻香杯、紫砂壶、公道杯、茶道组、滤网、茶床、茶海、养壶座、茶荷、茶听、茶巾、花瓶、插花、音乐、服装、挂画

介绍茶具

闻香杯:专用于闻香

品茗杯:专用于品尝,传说中品茗杯是由一位叫若深的工匠师所制造发明的,因此品茗杯也叫若深杯

紫砂壶:它特产于我国江苏的宜兴,用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的营养物质的可溶性可达到底95%以上,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和机械性。因此,用它泡出来的茶的口感更香更醇

养壶座:专用于吸收紫砂壶底的水份,同时起到一个养壶保温的作用

滤网:专用于过滤茶渣

公道杯:茶汤经过公道杯其色、香、味、形能够得到均匀的调合,以示公道,这暗合茶道精神,同时也是精华均分,平等待人

茶荷:专用于赏茶,同时也起到一个量茶的作用

茶听:专用于装茶,以便茶叶防潮、串位

杯垫:专用于存放闻香杯和品茗杯

茶道组:

茶夹:专用于取拿杯具和换取残茶

茶针:专用于疏通紫砂壶口的茶叶

茶勺:专用于取茶

茶匙:专用于拔茶

茶漏:专用于放在紫砂壶口盛茶

茶巾:专用于吸收紫砂壶底的水份

茶床:功夫茶的操作程序就在这上面完成

茶海:专用于储水

操作程序

一、温壶洗杯

提高紫砂壶温度,使泡出来的茶更好发挥它的色、香、味、形同时起到一个清洁的作用

、孟臣淋漓

传说中紫砂壶是由一位叫孟臣的工匠师所制造发明,因此,紫砂壶也叫孟臣壶

三、金鸡独立

茶之为饮,发乎于神龙氏,闻于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春风几欲仙”。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以最优美的茶艺表演带给大家无限的喜悦

四、 倾茶入则

把茶叶放入茶荷内

五、鉴赏佳茗

请各位赏茶,(介绍茶的产地,外形特点,品质特征)这是你们所点的铁观音,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外形呈青蒂绿、青蛙腿状

六、观音显圣/乌龙入宫

把茶荷里面的茶叶依次倒入茶荷内,同时粗的放在紫砂壶的底部,而细小的茶叶放在紫砂壶的上面,以免茶叶挡住壶口

七、悬壶高冲

洗茶,使茶叶在紫砂壶内上下翻转,同时起到一个预放还收的作用。洗茶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二十秒,因为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比较复杂,容易产生一定的残渣,所以要洗茶

八、玉壶初倾

中华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精神和茶艺,茶艺作为一种外在的表演形式,它不仅讲究一种人为的环境、艺境、心境,而且与一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密切相关

九、重洗仙颜

重新清洗杯具,著名诗人苏轼曾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煎面新,戏作注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十、若深出浴

品茗杯是由一位叫若深的工匠师所制造发明的,因此,品茗杯也叫若深杯

十一、玉叶回壶

以逆时针的方式向内倒水,以免冲破茶壶

十二、凤凰三点头

表示对各位来宾的三鞠躬

十三、春风拂面

充分的向内打掉泡沫,表示把客人从外面引进来的意思

十四、流云拂月

使紫砂壶内外温度一致,使泡出来的茶更好的发挥它的色、香、味、形,同时使泡出来的茶更香、更醇。因为乌龙茶属于耐泡茶,所以请各位稍等四十秒,以后每隔一泡递增十五秒

十五、游山玩水

充分吸收紫砂壶底部的水分

十六、金鸡独立

茶道一词源于日本,而实质起源于中国,道就是要求人们追寻礼仪,格守正确人生道路。中国茶道讲究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事;敬爱为人。而日本茶道讲究和、清、敬、寂

十七、观公巡成

是使每个闻香杯茶汤颜色、密度一致

十八、韩信点兵/蜻蜓点河

是使每个闻香里面的浓度一致

十九、翻江倒海

表示对各位来宾由衷的欢迎

二十、语液迎宾

请客人品茶,先老后幼、先宾后主、先女士后男士

二十一、喜闻幽香

将闻香杯稍稍提起码45度,然后旋转两圈缓缓提起,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轻搓闻香

二十二、鉴赏三色

鉴别茶汤的颜色

二十三、初品奇茗

以三龙护鼎的手势握住品茗杯,三口而尽以示品茶

二十四、再斟流霞

第二次冲泡茶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