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道德经开启人生大智慧(每天一句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常(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出自《道德经》第三章。意思是,让老百姓处于一种没有心机和欲望的状态。让那些天生心机智巧的人也不敢妄为,去做扰乱人心的事情。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了。

常(恒)使民无知无欲,无知不是我们现代人说的没有知识的意思。这里的知通精明智巧的智。智这个字在今天是好的意思,表示一个人很有智慧,然而在《道德经》的语境中,智是不好的意思,表示精明智巧,是有心机,善于精明算计的意思。使民无知就是让老百姓不去学习这些小聪明,而要去领悟大智慧。所谓大智若愚。无欲的涵义是不去追求名利这些虚幻的东西,而要去做探寻世界的本质,完成人生的使命这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每天一句道德经开启人生大智慧(每天一句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1)

黄大发 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知者就是智者,也就是那些精明智巧善于算计的人。如果人人都追求大智慧,都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那么那些天生精明智巧的人也就没有市场了,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了。

《愚公移山》是道家著名人物列子的作品。愚公一家为了开辟道路,决定移走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并付诸行动,连幼童也来帮忙。而自作聪明的智叟经过计算却认为愚公的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愚公没有理会智叟,依然按照计划执行,最后感动了神仙,搬走了大山。愚公没有智叟的精明算计,他有自己的人生使命,不为名利,只是为了做一件实事。他没有受到智叟的影响,坚守了自己的使命。反观智叟,自作聪明,阻挡别人,自己也没有做出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道家心中的愚者和智者。

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认为,如果老百姓都能像愚公那样大智若愚,不为名利,专注于完成自身的使命。这样统治者不需要出手干预,也可以实现天下大治了。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常(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我是李书僮。欢迎关注我。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三章 不尚贤 虚其心 弱其志 老子是愚民吗?

每天一句《道德经》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不可执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