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欣赏的作家及其作品(一个认识汉字不多作家的经典之作)

#在头条看见彼此#

余华的《兄弟》摘录短句:

1.他们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2.不要哭,不要让别人听到我们在哭。

3.即使有太多的不解,我们总能并肩走过最艰难的岁月。

4.我一直觉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奇妙的民族。几千年来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足以令数个民族都灭绝得干干净净,然而我们活下来了,而且一代又一代繁衍得非常好。我一直在想空间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我们活下来,现在这就是人世间,有一个人走向死亡,可是无限眷恋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两个人寻欢作乐,可是不知道落日的余晖有多么的美丽。我知道,是家庭。

5.这个迎着日出走去的高大身影像是电影里的英雄人物。

6.李兰知道他们指指点点时都说了什么话,所以李兰低下了头,宋凡平也知道,他低声对李兰说:“抬起头来。”

7.黑暗中我和你走了,有了光你把我扔了。

8.“宋钢,宋钢除了生孩子不会,什么都会。”“你们,哼,除了会生孩子,还会什么?”

9.宋钢,我就知道,你不会不管我,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兄弟,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们还是兄弟。

10.命里只有八升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11.有些人刚认识就是朋友,有些人认识一辈子也不是朋友。

12.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你最欣赏的作家及其作品(一个认识汉字不多作家的经典之作)(1)

余华,有人说他的小说文笔简洁朴素,叙事直白顺畅。

在综艺节目《朗读者》,余华老师对董卿说,因为自己认识的汉字不多,所以评论家们赞扬他的语言简洁。

此话一出,董卿笑了:您认识的汉字不多?

余华也笑了。

很多人喜欢余华老师,就是喜欢他“敢说”,小说中余华不失幽默,将人物总能刻画得活灵活现。

《兄弟》是余华老师的长篇小说,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李光头和母亲李兰,还有继父宋凡平和继父的儿子宋钢。

四个苦命人组合成一个新家,从此,李光头不用再被母亲锁在家里,他可以与异父异母的兄弟结伴玩耍,他们比亲兄弟还亲。

四口之家很幸福,只是幸福太短暂。

随着宋凡平的离世,李光头和母亲的日子又回到从前抬不起头的日子。

李光头的父亲在他还没出世时,因偷窥女人,意外落入粪池窒息而死。李兰羞愧难当,生李光头时落下了偏头痛的病。

直到李光头七岁这年,母亲与宋凡平再婚,母亲才终于在人群中抬起头。

李兰与宋凡平很恩爱,一起上班、下班、做饭。

看到这里,多希望时光定格,他们能一直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抚养两个儿子成人。

可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宋凡平的生命结束在热闹街头的群殴中。一条人命就这样画上了句号,留给活人的只有痛苦和悲伤。

气氛低沉下来,但日子还要过。

李兰在儿子十四岁那年也撒手人寰。

为了纪念丈夫宋凡平,李兰八年没有洗过头发,再打开洗漱时已是白发苍苍。

离开时她不放心儿子李光头,特意给宋凡平的儿子宋钢交待,让他好好照顾这个兄弟。

接下来,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宋钢和李光头兄弟俩的故事。

你最欣赏的作家及其作品(一个认识汉字不多作家的经典之作)(2)

宋钢没有辜负李兰的遗愿,他与李光头相依为命,他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锁事。

他们的生活虽穷但很快乐,打破这样的生活是一个女人,她就是李光头十四岁偷窥女人的其中一位,林红。

这就是《兄弟》的下半部分,进入到新时代,兄弟两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李光头爱上了林红,林红爱的是宋钢。

两兄弟相依的生活,在林红与宋钢结婚后结束。

李光头的日子潦倒时,宋钢会接济他,林红知道后以离婚相逼,宋钢只好主动与李光头不再来往。

时代变迁,人物性格也在时代的大背影下走向不同的方向。

李光头回收破烂而发迹,成为当地大富豪;宋钢则被迫离开林红做起了连他自己都蟭不起的买卖。

带着用尊严换回的三万元时,迎接他的却是林红与李光头的私情。

他选择的卧轨结束生命,分成两半的尸体被人拉回家时,林红正与李光头约会。

得知宋钢死讯,两人反目成仇,从此也断了来往。

深居简出的林红半年后再次出现在街头时,已是理发店的林姐。

你最欣赏的作家及其作品(一个认识汉字不多作家的经典之作)(3)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奇思妙想,比真实生活残酷。

可是,小说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往往现实里的真实能让人不忍直视,小说里能找到共鸣。

在《兄弟》里,很多读者更喜爱上半部分。

调皮的李光头从小就显现出生意头脑,他14岁的一次偷窥,反而让他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时,独享五十多碗三鲜面。

他利用人们的私欲,满足了自己的肚子。

余华笔下的人物形象且生动,通过言语、肢体动作尽显本性,让读者有种在与作者唠家常的感觉。

好的作品能走进读者的心里,尽管《兄弟》自出版就争议不断,但并不影响读者的喜爱程度。

一口气读完这本《兄弟》,两个时代背影下的两代人的不同生活。

灰暗不失幽默,悲情出乎意料,打破传统却从未脱离现实的《兄弟》。

捧读时,想伸手拯救李兰,还有宋凡平,更想唤醒宋钢和李光头。

也许是余华老师写得太精彩,读者入戏太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