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调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建设文明美丽乡村)

11月10日,车行至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驻村书记刘伟男早已在寨门口等候。

他踮起脚尖朝大巴车挥了挥手,示意记者们下车。

每当高武村有来客到访,刘伟男总会赴寨门迎接,带他们到村头银杏树下。那儿,恰是俯瞰高武村全貌的最好地点。

农业局调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建设文明美丽乡村)(1)

高武村村口观景台俯瞰

彼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落在半山腰上,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群一半沐浴在阳光里,一半沉寂在阴影里。

“我们高武很美吧,但她的美有更深的内涵。”提及高武村,刘伟男语速很快,“上周,中央文明办开始公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高武村上榜。然而在我们村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连‘文明’两个字都不会写,更别说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这二字的含义。”

他停顿片刻,爽朗地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那你们知道,高武村的‘文明’都体现在哪些地方么?”

焕然一新的村庄

刘伟男,湖南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人员。他笑称,自己与贵州结缘是“一场美好的邂逅”。

2017年夏,刘伟男到从江加榜乡中心小学支教。每天傍晚,周围村子里的人们从梯田劳作归来,到鼓楼升起塘火,聚在一起唱歌。听着歌声中流淌着的感情,他被深深打动了。

触动刘伟男的除了“美好”,还有当地的贫穷落后。他和几位老师相约去家访,凳子不够了,主人家便将装菜的竹篓翻过来,招呼他就坐。

2018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派驻从江县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刘伟男回忆起贵州大山里悠扬的歌声和善意的笑容,立马报了名。“我想带着这群淳朴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4月的北京乍暖还寒,刘伟男匆匆收拾了行李,从北京飞贵阳,坐高铁去从江,转长途汽车到谷坪乡,然后再搭乘顺风车来到了这个叫做“高武”的村子。

农业局调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建设文明美丽乡村)(2)

高武村驻村书记刘伟男

地理位置上的两千多公里,刘伟男感觉自己仿佛乘坐了一个时光穿梭机,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家家户户人畜混居,厕所就是屋子旁边随意搭建的小棚,用残缺的木板或脏旧的塑料袋遮挡。

在高武村住下的头三晚,遭逢连夜雨,刘伟男裹着厚厚的被褥淋了三晚。他不禁感慨:“村民们的屋子必须立马修缮!”

砖怎么砌,厕所怎么修,瓦片怎么换,刘伟男鼓励村民一点一点学起,会拌浆的拌浆,能砌砖的砌砖。村民在房屋改造中齐心协力,共整治透风漏雨房屋105户、落实危房改造6户、建厕改厕110户、改厨改灶116户、整治人畜混居71户。

“他们像家人般组团修房,干得热火朝天,为自己建设出一个焕然一新的村庄。”刘伟男说。

有感而发的诗情

刘伟男是文科生,喜爱古诗词,从魏晋的陶渊明到大唐的王摩诘,从《归园田居》到《山居秋瞑》,都藏在他的记忆深处。

然而,抽掉理想主义的田园牧歌想象,刘伟男不得不面对“骨感”的现实——浪漫叙事背后的真实乡村仍未褪去“脏乱差”的外衣。

一场夜雨后,刘伟男出门晨跑,路上的泥水带着牛屎、垃圾肆意横流。他愣住了:“一时间不敢下脚。”

第二天,刘伟男决定给村子“洗把脸”。他拿起一把铲子沿途铲牛粪,随后又带领党员和村支两委干部冲洗路面,组织学生拉网式捡垃圾清河道。

农业局调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建设文明美丽乡村)(3)

高武村一景

村子打扫干净后,刘伟男决定纠正村民的生活卫生习惯。他购置了一批衣架,挨家挨户发放。他叮嘱队员:“走访村民,首先检查他们的衣物有没有挂好。”

接下来,刘伟男开始发放垃圾桶和垃圾袋,紧接着又是扫把、撮箕、拖把、抹布……每次走进村民家中,他都要用手去拧一拧拖把或抹布湿不湿。

“高武村负责收运垃圾的人已经换了三个,卫生费也从最开始的15元涨到25元。”刘伟男说道,组织开大会让不够勤奋的卫生员“下课”,甚至自发拿出更多的钱,让卫生员一天上门收运一次垃圾。

农业局调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建设文明美丽乡村)(4)

高武村的十佳卫生户

村民对生活的品质、对环境的装扮有了更高的追求。曾经的烂泥塘变成了篱笆环绕的荷花池,曾经的“牛屎”街变成了宽阔整洁的水泥路,木质栅栏围着农家小院,青青草坪铺就房前屋后。“这都是村民自己设计完成的。”刘伟男自豪地说。

看着家家户户升腾起袅袅炊烟,几只白色鸟儿绕林而飞,刘伟男笑着问:“这景象,应该就是诗中所说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蓬勃生长的希望

“我想写一篇文章,题为《高武村的文明在哪里?》。”刘伟男说,在高武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连“文明”两个字都不会写,更别说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这二字的含义。而这里却成为了黔东南州的文明村,甚至进入了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

两年前,曾有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刘伟男:“能借用一下你的办公桌吗?”得到应允后,小女孩便伏在村委办公室门口的花坛上写起了作业。

于是刘伟男挨家挨户送书桌椅。那个曾在花坛上写作业的小女孩,在家中把新桌椅摆放好,仔仔细细擦一遍,又将书包挂在了书桌一角,摊开作业本,并没有马上动笔,而是喜滋滋地托腮坐了半天,“感觉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农业局调度美丽乡村建设(带领村民建设文明美丽乡村)(5)

航拍高武村

2018年开始,刘伟男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十几名成绩优异的学生赴北京游学,带他们游览天安门、故宫,参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

没有离开村子的孩子,暑假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刘伟男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社团的老师,来村里教授孩子们唱歌、跳舞、武术等课程。而当地的苗族歌师、芦笙舞师傅、绣娘等,也来为孩子们上文化课程。

来自城市的艺术与先辈留下的技艺,在这里交互更新。

“孩子们跟以前不一样了。”刘伟男说,以前他们很内向,见到生人就躲,而现在见到来客落落大方,会主动上前交谈。

记者在村委办公室门口的展板上,还看到了今年夏天高武村文艺晚会的照片。几位身着民族盛装的小姑娘,对着镜头露出缺了口的牙齿大笑,自信又快乐。

“村民都说,这些自信又勤奋的孩子,是高武村的未来和希望。”看着照片,刘伟男喜不自禁。

记者 文/李思瑾 图/徐昆 陈鹏

一审:曹轶

二审:李蓓

三审:王幸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