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丧母的现状(十岁丧母人生经历苦难)

十岁丧母人生经历苦难,她是歌坛常青树,她的歌声家喻户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首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的演唱者关牧村195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

幼年丧母的现状(十岁丧母人生经历苦难)(1)

关牧村的名字取自于她出生的小村庄—牧村。

关牧村的母亲是一位音乐老师,也是关牧村的音乐启蒙老师,很不幸的是母亲过早的离世了,当时的关牧村只有十岁,而父亲因为成分上的原因蒙冤入狱,哥哥下乡当知青,十岁的关牧村和弟弟相依为命。母亲临终前希望关牧村成为一个歌唱家,母亲的嘱咐也成了关牧村一生的动力。

后来关牧村进入天津的一家工厂当工人,经常唱歌给工友听,1970年成为天津歌舞团独唱演员。

幼年丧母的现状(十岁丧母人生经历苦难)(2)

七十年代的歌曲大多是口号歌曲,革命歌曲,由施光南老师创作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最早由罗天婵演唱,罗天婵作为学院派歌手演唱的中规中矩,受学院派培训的歌手唱起来的歌曲比较沉闷,注重于技巧性演唱,观众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唱法,加上当时宣传的不多,使得这首歌的传唱度没有后来广泛。

关牧村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没有完全局限于女中音的唱法,更多的是用情,用自己对这首歌的感情把这首歌的意境唱出来,打动观众的心。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是创作者本人的音乐才华,还需要演唱者用情去演唱,用心去表达。

高山流水遇知音,关牧村的歌声打动了施光南老师,除了《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以外,施光南的经典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祝酒歌》《补衣歌》《多情土地》等歌曲都由关牧村演唱。在施光南眼里,关牧村的声音才是自己需要的声音,优秀的作品需要优秀的歌者来演唱才能完美合一。

幼年丧母的现状(十岁丧母人生经历苦难)(3)

当时的广播经常播放关牧村的歌曲,其中《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感动了一对常年分居的情侣,男青年去远方支边,女青年在家里苦苦的等待,最后分手了。巧合的是,男青年也叫克里木,女孩也叫阿娜尔罕,听到这首歌曲以后,女青年被这首歌的情景打动了,这首歌唱得不是自己吗?女青年内心很是惭愧,马上写信给远方的恋人,两人和好如初最终结婚。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愉悦身心,还能给人心里上的安慰。

十岁丧母人生经历苦难,关牧村的歌声是一个时代的旋律,她的歌声家喻户晓,成为歌坛常青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