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深基坑是先打桩还是先挖土(先打桩还是先挖基坑)
问
我发现工地都是先打桩后开挖,却不理解为什么,还要截桩,这样不是浪费吗?
先开挖后打桩,一是开挖后桩机设备(尤其大型桩机)进出困难,施工也不方便;二是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延长,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设计时要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增加造价。
其实先打桩后开挖不算浪费,因为预制桩可超送至设计标高、灌注桩的钢筋笼、混凝土也都可按设计标高控制,也就是说在地下室这一段是没有桩的,所以不算浪费。
附
网络论坛关于这一问题帖子讨论:
先打桩还是先挖基坑,虽然这样到时候做地基的时候要多截一点的桩,开挖土方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碰撞桩柱,土方开挖的成本要高一些。
先打桩还是先挖基坑?以下关于网络论坛关于这一问题帖子讨论的具体内容,供以参考探讨。
如果先开挖,建造又有地下室的话,开挖的深度离正负00可能会有4米的深度,4米之下的土层,质量一般很难保证,这时候地面很难支持作业的需要,特别是有机械作业的时候。难以估计的是地下水的变化,雨季的来临,这些外部因素只要发生其中一点,付出的成本和时间会比在原来的地面直接做桩都要大。
先挖土作好基坑支护,再做桩,混凝土车可以在坑外,靠接管到坑底浇注。当然开挖面如果是淤泥层或底下水位浅就特殊了,深基坑的话采用先挖土,后做桩比较好,混凝土浇筑也不是问题,做施工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先挖土方再打桩的。
这个要看实际情况的,在南方还是先打桩后开挖的做法多,在北方也许就可以是先开挖后成桩了;这里有一个成本控制和施工简便的问题需要考虑。软土地区肯定是先桩后挖,理由很简单。
软土地区一般表层有硬层在,这样有利于桩架移动和施工。如果表层无硬层,那就要做现浇底面再打桩。
此外,软土地区地下室基坑支护是一个相对较难和较容易出现事故的工序,施工灌注桩肯定会影响地下室开挖和支护,泥浆池都不知道放哪,我正在做冲孔灌注桩,一部分先挖土,一部分先打桩,主要看下面地质情况,和交通情况,能先挖的就先挖,省钱。
一般情况应该是先打桩,后挖土方的,但为了按设计控制打桩的桩顶标高,不浪费打桩的混凝土,同时挖土方时减少对桩的破坏及减少桩间土工程量,现在大多数采用先挖土方(挖到设计桩顶标高上面500MM处),然后再打桩,再挖桩间土的。挖桩间土时,如果机械调整系数如图,你按规定进行调整即可。
怎么说呢,要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如果已经拿到施工许可证,可以正常开工,那就先打桩,这样便于现场的操作,不用围护及表层的过多处理。
二、如果证书还没有办好,时间工期比较紧张,那就先挖土,挖到一定厚度,进行打桩,当然给打桩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但是能节约工期。
首先我们要明确是做什么桩,是支护桩、还是工程桩、还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刚才楼主都提到了几个关键但不同的设计有相对的处理方案,
1、根据岩土的地质报告:深入的了解地下层存在是否有淤泥层、地下水、设计的深度、工期的影响、成本、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等。
2、存在有对基坑施工机械等方面有影响的可以采用地面施工,对于深基坑来说一般是先做支护桩再分层挖土方比较合适。
先打桩,截桩头、挖土。
先挖土,再挖桩或者先挖桩再挖土这2种情况要区分对待。因为如果有地下室的肯定要先挖把土挖到地下室的地板位置,再挖桩了。
一般先打桩再挖土,但是这样如果基坑很深的话很浪费混凝土,还有空桩费,现在一般是先挖到设计标高上500处打桩然后挖土截桩。还要看具体实际情况,包括甲乙双方的协商,和施工组织设计而定。
1、桩基工程一般情况下是承包给有专业资质的桩基队伍,即使是图纸所有内容承包给一个施工方,他也要再次分包,所以施工方根据成本确定先开挖还是先打桩(通常都是先打桩)。
2、无论你是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计取桩间土;截凿桩头(根据承台类型确定有无截凿桩头)、空桩费(根据开挖方式、桩类型确定有无空桩费),除了土方有甲方分包或者自己开挖并且是先开挖土方后打桩。
3、桩间土部分人工乘系数;人工配合挖土部分人工也要乘系数;机械大开挖部分人工不再乘系数。
打桩的时候,桩顶标高不用控制不了那么精确,肯定是要比设计高度高出一截的。完桩在开挖到基地标高,把上面的桩头截去。实际上这个是必要的成本,桩的质量和桩顶标高都有保证,不算浪费。
空桩费是指施工桩长到室外地坪的距离的这部分费用,凿桩头是指桩顶标高至500处的距离。
空桩费工程量=(图示空桩长度-0.25m)×设计桩截面面积 空桩长度,为设计桩顶位置距打桩时打桩机停置平面的距离凿桩头:
余桩长度在0.5m以内的为凿桩,0.5m以外的为截桩,同时还应计算凿桩。凿桩头按体积计算,定额的消耗量已考虑了桩尖虚空部分的因素。
打桩机的位置是根据现场结合预定的桩位图来安排的,桩机多的情况还要考虑如何避开作业,图纸上不会显示桩机位置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