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和肺炎ct怎么区分(CT影像出现白色就是)

肺水肿和肺炎ct怎么区分(CT影像出现白色就是)(1)

最近,关于新冠感染后进展为“肺炎”“病毒性肺炎”“白肺”的话题频登热搜,引发市民关注和热议。

胸片或者肺CT上出现

“白色”的组织影像都是“白肺”吗?

病毒性肺炎在CT影像中

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是否有区别?

重型肺炎有没有预警信号呢?

来和静宝一起看↓↓↓

肺水肿和肺炎ct怎么区分(CT影像出现白色就是)(2)

胸片或者肺CT上出现“白色”的组织影像都是“白肺”吗?

答案:不是!

正常的肺组织因大量肺泡含有适量的气体,在X光下呈现“黑色”影像表现。“白肺”通常是指重症肺炎在X光检查下的影像表现,肺组织显影呈一大片的白色而得名,通过胸片或CT检查可以诊断。

“‘白肺’也是医务人员对大面积肺炎,一般占全肺70%以上的肺炎的口语化称呼,炎症面积越大,疾病越严重,预后也会越差。”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西医整合医学科主治医师申长兴告诉记者。

病毒性肺炎在CT影像中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是否有区别?

答案:有区别。

据了解,病毒性肺炎的炎症部位主要分布在两肺胸膜下,起病早期或进展期多为磨玻璃密度渗出影,呈间质性肺病改变,如常见的网格征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进一步实变融合成大片状渗出影甚至“白肺”,疾病后期可出现较实的片状或条索样纤维化病灶。

而普通的细菌性肺炎多呈现大小不一的、随机分布的片状实变影、很少出现间质性肺病改变或纤维化改变。

“虽然我们很难进行完全有效的预防,但是我们可以掌握重型肺炎的常见预警信号,及早就医,在未发展到‘白肺’时就识别出来,以期实现早诊早治早好!”申长兴告诉记者。

那么重型肺炎如何尽早识别,有没有预警信号呢?

答案:有。

重型肺炎患者多在发病3—7天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居家时如若出现包括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反复升高(普通型肺炎也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93%;指甲或口唇紫绀;烦躁或嗜睡或意识淡漠等在内的情况,需提高警惕。

除上述情况外,市民也需警惕“静默型缺氧”。“静默型缺氧”是部分重型或危重型肺炎的表现之一,但极易被忽视。患者病程中可能只是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仅表现为嗜睡、意识淡漠、乏力心慌烦躁等,但此时,患者家人仍需提高警惕,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及指端湿冷、紫绀,口唇紫绀等缺氧表现,尽早送医诊治。

哪些居家措施有助于预警?

(1)静息状态下数呼吸频率。方法:可采取仰卧位,观察每分钟的胸廓(或腹部)起伏次数,正常人12-20次/分,如果超过20次/分提示呼吸频率加快,超过30次/分提示重型肺炎可能性大。

(2)静息状态下数脉搏频率。方法:手腕掌面朝上,用另一侧食指和中指轻压于手腕外侧,可以感受到桡动脉的搏动,计数1分钟内搏动的次数即可,简单方便,健康人群正常值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需额外警惕。此方法不适用于心律失常疾病人群,如房颤、早搏等。

(3)监测血氧饱和度。家中配有血氧仪的可以进行监测,原先即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观察是否较平素有5%以上的明显下降及脉搏的明显加快。普通人群静息状态下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5%需就诊,若反复低于93%需警惕重型肺炎。

重型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除了发热、咳嗽症状之外,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都需值得警惕:

(1)出现气促,呼吸频率(RR)≥30 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末血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 24—48 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提醒

重型和危重型肺炎发病凶险,但把握好以上预警信号一般可以实现及早发现,及时地抗感染、抗炎、增强免疫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效果较好,同时,在此阶段,充足的营养和坚强的信心亦十分重要。

记者:罗欣悦

编辑:路景斓

通讯员:申长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