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

你小时候挨过揍吗?

4月30日,话题“你上一次挨打是什么时候”走红,勾起了不少网友的“挨揍回忆”。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1)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2)

挨揍,对于许多网友来说似乎不再像被揍当时那么委屈,再提起来语气轻松了许多。

“忘了,我记吃不记打”

“上一次挨打:半夜不睡觉,躲在被窝里看……安徒生童话,现在想想非常清纯不做作”

但也有网友觉得“被揍”是自己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给自己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长大后“会不自觉将暴力的手伸向自己的孩子”。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3)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4)

你听说过“国际不打小孩日”吗?

为什么“挨揍”突然再次引起关注?

其实,每年的4月30日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被称为“无巴掌日”,最早由美国一个反体罚民间组织发起,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倡导儿童人权。

这一天,希望没有人会对小朋友们动手

“国际不打小孩日”还有一个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或轻或重的体罚,被许多家长当做管教孩子的一种方法,但承受一切的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甚至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产生暴力倾向等恶劣影响。

那些被揍的孩子,后来如何了?

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个场景:当孩子不听话或哭闹的时候,气急败坏的家长,经常会随手抓起身边可及的“武器”体罚孩子。

扫帚、皮带、鸡毛掸子……都是最常见的“武器”。

许多人都以为只是打几下,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但其实,“伤害”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严重……

2016年4月,陕西汉中一男子体罚其11岁的女儿,用树枝对女儿的胳膊、背部、腿部等部位进行了长时间抽打,导致女儿死亡。

2015年4月,有网友爆料称福建惠安县城南一幼儿园的小女生被母亲殴打。经查,女孩母亲称,女孩在幼儿园不睡午觉,在家也很调皮,一时气愤,便用铁衣架打了女儿。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5)

图片来源:闽南网

体罚的后果很严重

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并发症。

太阳穴:可能会对视神经发育不利。

拧耳朵: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

打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损伤。

……

还有研究发现,在一些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源于爆发性伤害,还会诱发其他心理问题,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雅茹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打 ”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但是打,只是暂时抑制问题行为的发生,对问题行为的解决没有好处,只会让亲子相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打是亲骂是爱?绝对不是!

许多为人父母者发现孩子有坏习惯时,会选择对孩子大喊大叫,更严重的会对孩子大打出手,将“打骂孩子”视为爱孩子的表现。但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动辄对孩子进行打骂,是不尊重孩子人格,不和孩子沟通交流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6)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7)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8)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9)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10)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11)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12)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13)

几月几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14)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体罚”仍然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其中,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潘芬芬在接受闽南网采访时说到,“孩子可以打,但要有轻重,讲究时机和方式”。

你小时候挨过打吗?

父母都是用什么打你的呢?

中国新闻网综合@人民日报 微博、北京晚报、央广网、中青报、闽南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