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

爱情,是女人一生的历史,而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段插曲。——法国女作家史达尔

1个家庭,3代女人,不同的爱情,相似的悲剧。一栋上海老式房子里,总在循环着一种爱情悲剧。

电影《茉莉花开》,茉、莉、花,是一脉相承的3代女人,性格迥异的她们,却始终逃不开“被抛弃”的命运。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1)

30年代的茉,遇到有钱人孟老板,一度成为红透半边天的女明星,最后因怀孕被抛弃;50年代的莉,嫁给一个党员工人,却总怀疑丈夫不忠,导致丈夫精神崩溃,卧轨自杀;80年代的花,跟大学生恋爱,勤勤恳恳供他读大学,最后大学生有了外遇,跟花离婚。

电影由章子怡、陈冲、姜文、陆毅、刘烨等知名影星主演,章子怡1人分饰“茉、莉、花”3个角色,直观地让观众感受“3代女人,不同的际遇、相同的悲剧”。那么,为什么这种“被抛弃”的悲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呢?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2)

第一:时代思潮的冲击

茉,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代,新旧思想正在交织。

一方面,封建思想余音还在,较传统的家庭,不会让女孩读书受教育,导致她们没有立身之本。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没读过书,没文化,没理想,一生的使命,就是嫁人、侍奉男人和公婆。单亲家庭的茉,命运本来也差不多,嫁人找个依靠,一辈子相夫教子。

另一方面,民国时期的上海,西方思想入侵,繁华背后纸醉金迷,生活在那个背景下的女孩,很容易贪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迷失自己。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3)

茉,凭借姣好的容颜,遇上了这样的机会,被孟老板包养。他带她演电影、上杂志封面,给她开生日Party,这段时光,成为茉一生中最耀眼最高光的时刻,整个余生,她都活在这场不真实的梦里。即使知道被骗,她依旧固执地给香港孟老板一封一封地写信,毕生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玩弄她的男人身上,不能自拔。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4)

这个时代的茉,像一缕水上浮萍,偶尔幸运地被阳光照耀后,因为没有根基,又被命运打回阴暗角落,慢慢腐烂,注定悲剧。

莉,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妇女解放,男女开始平等。

这个时期,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女性也可以参加生产劳动,男女同工同酬。女人的地位,不论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提升。

所以,莉,在婆家觉得受气,住的不高兴了,还可以回娘家住,丈夫也跟了过来。这要在旧社会,是不可能的。而且,莉因为输卵管不通,生不了孩子,丈夫还提出领养,两人领养了个女儿。这都是男女平等的表现。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5)

虽然外部条件平等了,但在莉的潜意识里,还是一切以男人为主,她那点稚嫩的女性意识,显然敌不过强大的“夫为妻纲”思想,她还没有彻底脱胎换骨。

她总是担心丈夫不爱她,看到丈夫跟自己的母亲多说两句话都吃醋,看到女儿洗澡让丈夫递毛巾,她都嚎啕大叫,甚至做梦梦见丈夫背着她,强奸了女儿……莉的所有精力,几乎都用在了跟外界争夺这个男人,哪怕外界是自己的亲妈、女儿。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6)

这个时代的莉,像一束玫瑰花,能平等地争取享受阳光雨露的权利,却因为历史遗留的根深蒂固的执念,它玫瑰上的刺,早晚伤人伤己。

花,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女性逐渐独立自强。

花,是最不像母亲莉和外婆茉的,她自立自强,作为一个女人,她甚至能挣钱养家,供丈夫读书上大学。她凭一己之力,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养活男人,但还是没能改变“被抛弃”的命运。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7)

那个时代,改革开放,国外的日用品连同他们的娱乐文化,进入中国,最先吸引的,就是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大学生丈夫毕业时心心念念的“山口百惠”,外婆给花介绍的“在美国读书的小伙”,都是当时流行观念的一角。

花,跟大学生仓促领了证,一味付出,却不与丈夫共同成长。她付出再多,终究敌不过花花世界对男人的吸引,也就注定“被抛弃”的命运。

第二:家庭的不完整

茉、莉、花,3代女人,在成长中,都曾缺少父亲这个角色。缺父爱的女孩,长大成人后,在两性关系的处理中,多少会有些缺陷。茉、莉、花,3个女孩,从3个不同角度,体现了这种缺陷。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8)

第一种,就是茉这样,遇到男人的一点点善意或诱惑,很容易沦陷。她碰上孟老板,轻易就依赖上他安排的一切,酒店大房间、软床、丝绸睡衣、高档香水……她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很迷恋这种被安排的感觉。

在不做基本考察、不了解孟老板的情况下,当妈妈问起这个男人,茉只是强调,“他对我挺好的,他是好人……”她把男人的“包养”,当成“恋爱”;男人一走了之,她还不断地给他写信,以为可以重续恋情。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9)

第二种,就是莉这样,没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差。

这通常会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害怕先被抛弃,就先提出分手,当男方同意,女方又受不了。莉就一直很怕丈夫离开她,得知自己不能生育,她主动提离婚,丈夫还没表态,莉就闹着自杀了;另一种是,女孩总觉得迟早要分手,就不断试探对方底线,一直作,直到对方真要分,女孩就自杀。莉,因为一场噩梦,幻想丈夫强奸了女儿,扬言要去告他,丈夫终于忍无可忍,精神崩溃,卧轨自杀,而莉随后,也自杀了。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10)

第三种,就是花这样,自我价值感低,一段关系尚未稳定,就容易付出所有。花,一直在付出,明明不愿意丈夫抽烟,却在临别时,塞2条烟讨好他;白天挣钱供男人读书,晚上还成宿成宿地给他织毛衣。

花,以为付出就能换来男人的爱,结果,男人还是跟别人跑了,留下怀孕的她。

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3个女人,又继续做着单亲妈妈,如此循环,延续着悲剧。

唯有花,在很小的时候,有过一小段父母同在的温暖时光,而这段珍贵的时光,也成为花情感寄托的希望所在,最后作为电影的尾声,温暖了观众。

第三,个人性格的偏执

张爱玲有一篇小文,叫《非走不可的弯路》。说的是,有些路,母亲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走,我们总还是要走,哪怕最后撞得头破血流。

年轻人,总有自己的执念。这种执念,是年轻人的特色,它代表好奇、顽强、创造力;但有时,它也会导致偏执、固执,最后自己吃掉苦果,这就是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11)

茉、莉、花,母女三代,这种执念一脉相承。

茉,固执地生活在她曾辉煌过的那个年代,给所有长得好看的男生叫“小高”,永远留着封面是她的那份《良友》画报,还有那瓶高档香水;莉,不听茉的劝说,固执地嫁给党员工人,住到婆家去,被婆家人嫌弃;花,固执地觉得付出就会有真爱,她说,“这样的选择或许会后悔,可我还是愿意,说不定就改变了命运。”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12)

她们每一代人的爱情,都曾遭到母亲的反对,却都自作主张,固执地开启这条自己选择的路,最后自尝“被抛弃”的苦果。

不过,让人觉得安慰的是,那栋老房子,它无声无息,永远向女儿们敞开。当她们在外面受到伤害,老房子就是避风港湾。

即使,在老房子里,女儿偶尔跟母亲有斗嘴斗气,但无论如何,母亲都会收留女儿,因为,那是她们的家。就像一代代母亲,孕育时,哪怕面临被抛弃、被嘲笑,最终她们还是选择把孩子生下来,养活大,没有丢弃,没有不负责。从这点看,母爱是伟大的。

了解悲剧的意义

这样一家三代女人,是那些年代千千万万女人的代表。我们为什么要思考她们的人生?为什么要弄懂她们的悲剧所在?

不了解过去,就无法深刻理解我们的现在。

莫言举过一个他父亲的例子。他的父亲,1923年出生,那一代人饱受苦难,经历过战争、饥饿、一场又一场的运动,这些和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相比,他父亲经常感慨,社会变化真大,如今的好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感谢国家!

相比之下,莫言的侄子们,多为80后,生下来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总是横向比较,看到本来没他们聪明的人,后来混的比他们要好,还有一些不如他们勤奋的人,反倒发了财,他们会感觉,这个社会很不公平。

莫言的父亲,从历史纵向的角度看问题,莫言的侄子们,从现实横向的角度看问题,最后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告诉我们,研究问题,既要纵向,又要横向,才能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看法。

茉莉花开电影分析镜头特点(电影茉莉花开1个家庭3代女人)(13)

《茉莉花开》3代女人的悲剧循环,既是历史时代造就,也有家庭和个人的原因,如果单纯评价她们的个人性格、家庭教育、人生际遇等,都难免片面。所以,既要纵向地看时代变迁下的她们,又要横向地看所处时代对她们的影响,才能客观理解悲剧循环的原因。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如今的我们,作为新时代女性,该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需要我们边学边思考。

文 | 妖妖的微笑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