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长的对话(行长闲聊)

今天主要拜访了两位当地的客户,有一点声望的本地居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行长的对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行长的对话(行长闲聊)

行长的对话

今天主要拜访了两位当地的客户,有一点声望的本地居民。

随便聊了一些,有些许业务收获。不过更多的是见识了街坊邻里之间的你争我吵,也学到了一些人生道理。

其中一个客户,大叔,有三个兄弟,他是最大的,老二早已经去世,只剩老三和他。

不过剩下的两兄弟并不和气,反倒有时候会为了一点利益而争吵起来。有一次还闹到派出所,究其原因,就纯粹为了装空调的声音可能会吵到对方的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位叔叔,已过八旬,一看牙口还挺好,嘴巴嘚啵嘚啵地说个不停,精神头很足,在社区里挺有威望的。

据他说,当初分田地的时候,村里人都是听他做安排,由他画好各块田地的区域和面积,然后安排各家各取其田,各付其款,次序井然,大家也是没有异议。

看现在的情形,他当时应该获得不少的土地。两栋街边的天地楼,还有巷子里的三四亩地的大院,里面还盖了两栋楼。

妥妥的人生赢家。

这位大叔,实在是得到当年改革春风的好处的,又恰好碰上这二三十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他的家庭实现了阶层的跃迁,至少在财富方面,站在了大部分人的前面。

他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开始工作的时候,刚好进入我们当地的一个主导产业。当时,该产业政府鼎力支持,蓬勃发展,那自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生意上顺风顺水,赚得盆满钵满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起。风口很重要,赶到时候了,想做不好都不可以,天赐天赐,就是老天赐予的意思,老天爷赏饭吃。

比如房地产行业。90年代初,设计师去南方画了一个圈后,加上分税制的改革,房地产发展必然成为趋势。直至98年改革,终于使房地产业插上了翅膀。在疫情以前,只要买了房子的,几乎是没有赔本的买卖。当然鹤岗那个地方不在我们这里的讨论范围。

再比如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等等,都是如此,只要你在这些个行业里面,哪怕只是链条上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只要不是很作,成功是自然会来的。

我们银行业从业人员,该何去何从?

有时候我也迷茫,尽管身处中层,但是那种焦虑感时刻存在。其实大部分的银行从业人员,身上的技能是很少了。

比如柜员,日复一日地在数钱、存钱转账,发放贷款,办理那些老头老太太的业务,处理一些公户的业务。

还有大堂经理,一早到晚,都在想着营销业绩,业绩营销,理财销售,贵金属指标......

乃至行长等,不也是一张嘴两只脚地干活吗,除了营销、喝酒和关系来往,真的看不到有什么核心要素可以长期发展为我所用的技能。

我们这些人,一旦被组织所抛弃,被社会所淘汰,那真是茫茫然于天地间,焦虑无疑了。

但或许,我们也不该如此焦虑。

这些年,各种媒体不断在夸大其词地说,银行快不行了,支付宝和微信要取而代之了。加之马云之前说过,银行不改变,他就要改变银行,各种声音充斥于两耳。

还有前几年的P2P,大家言必称互联网金融,好像融资渠道已经不属于银行,应该是支付宝、微信、P2P、众筹之类。

可是后来呢,P2P大乱象遭到彻底清算,支付宝和微信的金融板块进行深度整改,融资渠道最终还是回到银行渠道。加之资本市场不完善,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银行还是社会主要的融资渠道的。

再者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如今,银行不也是一样活得好好的吗?

最古老的行业,一样可以发扬光大,看个人职业道路的取舍和抉择罢了。

随便聊聊,没有特定的主题,就是觉得,社会何其大,个人何其渺小。个人意志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有此颓废之感,但我还是觉得,生于天地之间,男儿当有大志,方不枉来世一遭。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