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形容眼睛会说话(用古音留诗眼)
最近,网上热传一篇题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让汉语拼音再次登上热搜榜。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官方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今晚,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说服到底念 shuō fú还是shuì fú,铁骑究竟是tiě qí还是tiě jì?事实上,这些字词读音出现争议,并非第一次。早在2016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公众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成为规范读音。而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一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更让不少网友惊呼“怕是上了个假学”。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改做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改做shuā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词的合辙押韵,丧失了不少韵律美感。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的确,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纵观历史,汉语语音的变化之大,其实远超过文字、词汇和语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形成的普通话,语音的流变从未停止。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中既有河水奔腾而下,也随着支流的汇入、地势的起伏,以及地貌、气候、植被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同样以河流做比喻。河流之下,也有着千万年沉淀而成的河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才是河流的本质。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何其有幸,能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感受委婉的韵致,能从“天似穹庐,笼罩四野(yǎ)”中体会旷野的苍凉,这是语言文字跨越时空的力量。有语言学家说,朱熹穿越回春秋时期,也听不懂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究竟在说些啥。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发现“平分阴阳,入派四声”这样的规律,在语音的演变中看到那决定河流走向的河床。
而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更承载着文化与心灵的密码。中国传统诗歌对字词读音相当讲究,既要押韵,更讲平仄,其精妙绝不亚于英语诗歌中的各种“格”。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之所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原因。即便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仍能从这些音调韵脚中,领略唐诗宋词的曼妙音符。而那些处于诗句关键位置的“诗眼”,更是保留下日常语言中已经不常见的读音,让人从中感悟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于反复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也能找到一脉相承的源头。从这个角度看,公众吐槽诗词中读音的修改,也正是有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心。
公众希望留存这些“诗眼”,其实也是想为传统文化在汉语发音中留存一些“气眼”,让日用交流的语言,至少在诗歌中能够多一份文气、多一份诗情、多一份古意。我们绝不可能要求语言一成不变,相反,更有效率、更为实用、更能容纳当下生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在变动不居中,需要找到安放传统的空间。如果只是为了“规范”“统一”等原因而“去异求同”,也就难免在不经意间丧失了记忆,也丢掉了更好地理解传统、理解先人的机会。试想,让孩子们了解石径之“斜”、鬓毛之“衰”,不也正是与母语的一次更好的对话吗?
从更大层面上看,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历史总是滚滚向前,这个过程中,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逐渐挤压传统村落的生存空间;一些流传千百年的习俗、技艺,也在工业流水线的快节奏中黯然失色。走向现代的过程,这些在所难免的“失去”,催生了现代人的“乡愁”。而如何给传统留一些“气眼”,在现代社会尽可能地多保留文化记忆,可谓意义重大。
所以,公众对改变读音的讨论,也是希望激活文化基因,给当下更多精神滋养。其实,无论是传统习俗的回归也好,国宝文物的走红也好,语言文字的传承也好,都让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对我们个体的意义。去年底,由苏州小伙创作的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走红网络,借助歌曲形式帮助人们认识、熟记生僻字;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备受关注,帮助更多人提升文化素养、激活传统记忆。相信,这些来自公众和社会的自觉行动,一定能让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图景更丰富、更多彩,也更厚重、更深沉。
这正是:读音有其章法,传承不可轻移;照亮过去未来,文化方有意义。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