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普惠激励效果(记者采访专家解读深圳)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7月0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最近,深圳“碳普惠”频频传来新动向6月13日,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6月21日,《深圳市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出炉;7月1日起,《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施行,深圳向“碳普惠”迈出了重要一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碳普惠激励效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碳普惠激励效果(记者采访专家解读深圳)

碳普惠激励效果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7月0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最近,深圳“碳普惠”频频传来新动向。6月13日,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6月21日,《深圳市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出炉;7月1日起,《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施行,深圳向“碳普惠”迈出了重要一步……

究竟什么是碳普惠?老百姓能否成为“卖碳翁”?深圳人碳减排潜力有多大?哪些数据串起了深圳人的“碳足迹”?近日,深晚记者采访专家,并用大数据为您算一笔“减碳明白账”。

市民全年绿色出行,减碳量将超70万吨

老百姓如何减碳?深晚记者了解到,2021年1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从五大方面,提出构建品牌显著、吸引力强、全民参与且持续运营的碳普惠体系。

什么是碳普惠?“简单而言,就是对市民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奖励。具体怎么奖励?每个人奖励多少?这时候就需要‘一杆秤’,‘称一称’每个人的减排量。”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即是公共出行领域的那杆“秤”,可量化公众采用低碳出行产生的减排量。

《方法学》中可以看到,与一般市内交通出行相比,市民乘坐纯电动公共汽车,每人每公里可减少26.9克二氧化碳排放;乘坐地铁出行,每人每公里可减少46.7克碳排放。由此可见,若全体深圳市民全年采用公交地铁绿色出行,减碳量将超70万吨。

今年6月13日,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不久后,《深圳市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出台;近期,由哈啰、美团联合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编制的《深圳共享单车碳普惠方法学》将对外发布。

韦福雷解释,这意味着继公共出行领域后,深圳正在陆续构建每一个与居民低碳行为场景相关的方法学,探索可持续的碳普惠模式。

普通市民可参与碳交易,将低碳生活化为真金白银

“有‘秤’是‘减碳’变现的第一步,第二步就该往‘秤’上放东西了,也就是申报自己的碳减排量。”韦福雷说,“低碳星球”小程序是深圳首个碳普惠运营平台。

据介绍,市民在“低碳星球”小程序上开通个人碳账户后,通过腾讯乘车码搭乘公交、地铁等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即可获得个人积分。这些积分将与线上商店系统联通,并可以置换成一定数量的用户权益。

“过去,大家说,人人可以成为‘卖碳翁’,怎么卖?如今,方法学有了,交易办法有了,路线也逐渐清晰了。”韦福雷解释,7月1日起,《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施行。《办法》表明,今后重点排放单位可以使用核证减排量抵销年度碳排放量,一份核证减排量等同于一份配额,最高抵销比例不超过不足以履约部分的20%。

“这里的核证减排量包括本市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比如,居民、社区、小微企业积累的有效碳积分都属于核证减排量的范围,这意味着,今后企业也可以购买居民端的核证减排量,从而抵销企业的年度碳排放量,形成碳交易的闭环。个人参与碳交易,有了相关的指引和依据。”韦福雷说。

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惠及的不仅仅是个人。在备受瞩目的公交电动化背后,还“隐藏”着一笔巨额财富。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相关数据显示,公交车实现纯电动化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5.3万吨,出租车实现纯电动化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0万吨。

韦福雷分析,如果按照欧洲目前90元每吨的碳价格计算,每年这些碳减排量的市场价值高达16亿元。以前,这是一笔“沉睡”的财富。深圳碳普惠体系建成后,这些碳减排量将归集到个人碳账户,并通过碳交易变成真金白银。

全体深圳人的减碳潜力每年超2200万吨

深圳人碳减排潜力究竟有多大?韦福雷说,2020年4月13日,碳阻迹发布报告《大型城市居民消费低碳潜力分析》,报告由能源基金会和城市碳达峰国际合作平台共同支持。报告研究覆盖范围包括衣食住行用几大方面。

上述报告研究显示,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一二线城市,居民若能在消费方面做出低碳选择,2030年平均每人的减排潜力至少可达1129.53千克。

韦福雷分析称,深圳实际管理人口2200万,据此计算每年居民潜在的碳减排量超过2200万吨,市场价值约140亿元。从“低碳星球”开始,一场价值百亿元的财富之旅已经起航。未来,当低碳行为数据平台与碳交易市场平台打通后,深圳将把个人碳减排变现的梦想照进现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