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怎么不圆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出一种自然的现象,月相是不断变化的。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应该是观赏月的最佳时期,但是民间还句俗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也是距离我们最近星球,似乎也是天空中最亮的一个“星”。其实,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月光是太阳光经过月球后又发射回来的光线。“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月色给野外地球又提供了一种柔和的光明,其实还是来自太阳无私的奉献。
既然月球不发光,那为什么会“月有阴晴圆缺”呢?
月亮在不同日期呈现出的“阴晴圆缺”即为月相,而月相是取决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关系。月球本身不是光源,在太阳光照射下,月球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地球围绕太阳在公转,而月球又围绕地球在公转,同时地球又在自转。这样太阳光射到月球表面在反射回地球,回到人类的视线不断发生改变,从而使我们站在地球不同位置观察到月亮亮区的形成也就在改变。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朔)、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望)、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朔),循环重复,更替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人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人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通常“望”出现在十五,那为什么有些地方十六时又最圆呢?
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约 36 万千米,最远时约 40 万千米。近时月球公转得快一些,远时慢一些。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月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
因为朔可能发生在凌晨或傍晚,从朔到望的过程中,如果月球经过近地点或远地点,则由朔到望所需的时间也会不同(角动量守恒或开普勒第二定律),从朔到望可能要走不到14天或超过15天,这个时间差可以超过24小时,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四圆,十六圆,甚至十七圆。
其实,你看到满月还与你所处地理位置有有关,据天文科普专家称,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今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中秋月最圆时刻为9月10日17时59分。傍晚时分,一轮圆月升起,正是公众赏月佳时。但是受天气影响,许多地方中秋又无法欣月观景,不过苏轼词里也早说过“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