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耀四海欢乐闹元宵(别样闹元宵)
作者:赵正正 张凡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迎来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故称元宵、元夜、元夕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历来有“闹”元宵的习俗每逢元宵佳节,中华大地上各类民俗活动将农历新年的气氛再次推向一个高潮,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全民欢庆之意,不仅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更牵动起人们隐隐的故乡记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花灯耀四海欢乐闹元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花灯耀四海欢乐闹元宵
作者:赵正正 张凡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迎来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故称元宵、元夜、元夕。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历来有“闹”元宵的习俗。每逢元宵佳节,中华大地上各类民俗活动将农历新年的气氛再次推向一个高潮,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全民欢庆之意,不仅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更牵动起人们隐隐的故乡记忆。
元宵节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与家国、故土等情感因素密不可分。“闹”元宵的传统最初始于秦汉时期的祭祀活动,每年正月十五民众敬神礼佛,希冀保佑家宅平安、庄稼丰收。《齐谐记》有记载:“正月半,有位神仙降临到以养蚕为业的陈氏家宅,说‘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字里行间尽显对家庭团圆美满、事业繁荣兴旺的期盼。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节日赖以生息延续的文化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宵节祭星、祈年的习俗逐渐式微,转为热闹欢庆的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空间进行,而元宵节庆祝活动主要在公共空间里进行,正如《隋书·音乐志》中记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各种声势浩大的欢庆活动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情感认同。
中国幅员辽阔,文明与历史源远流长,不同地区“闹元宵”的形式也因地而异、各有特点。作家老舍曾描绘老北京元宵佳节的欢庆盛景,“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汪曾祺在《故乡的元宵》中描写了苏北地区元宵节的一系列活动:送麒麟、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走马灯、放高升等,真是好不丰富。两位作家看似写得不尽相同,但他们对故土的至诚与热爱却是相同的。又如西北腹地的陇南,最为盛大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当属“社火”。“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包括秧歌、龙灯、舞狮、旱船、跑马、打花棍、高跷、跳老虎、逗春牛等,一般从正月初六“出灯”开始,元宵节夜里“斗灯”后结束,“箫鼓喧天灯火斗艳”可谓元宵之夜的真实写照。这种民间集祭祀、娱乐于一体的“闹”元宵活动既是对敬仰祖先、祈求保佑的美好表达,更是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的方式。尽管各地元宵节习俗各有不同,但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承载着共享团圆、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或许如今人们已然无法完全遵循古人之习俗,但无论如何,中国人植根于心的真情实感与故土记忆是不变的。着眼时下,和许多传统节日一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的更新,元宵节正以一种全新的、富有新时代特质的方式诠释和呈现文化精髓。元宵节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新的变化,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闹”元宵也开始兼顾线下、线上,大家在“云端”隔空共享汤圆,在小程序上对对联、猜灯谜、舞龙舞狮,在线上欢度元宵佳节已然成为一种新潮。
不得不说,元宵佳节自产生之日起,丰富多样的方式就在不断地因时因地而演变发展,无论是最初的祭祀庆祝,还是后来的集体欢庆,亦或越发流行的“云端”闹元宵,这些习俗在传承中坚守,又与时俱进地形成了新的“节文化”,表达着人们对家国的至真情愫和美好祝愿,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作者赵正正系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生,张凡系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兵团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