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正念(初学正念的10种练习技巧和练习方法)
你的思绪又飘走了吗?
发现自己又陷入到了头脑的思考中了?
想法是从一个想法跳到下一个?
又在回忆过去或者眺望未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充分练习正念的理由,正念冥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
也许你,你认识的人,甚至你的朋友都已经开启了培养正念的旅程,但似乎开启的道路并没有那么容易。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正念的好处,但落实到练习时,它总是要我们克服一些惰性。
我们总是没有时间抽时间练习,这可能才是我们正念培养过程中的最大难题。
要想培养正念,最好的方式是将它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我们开始日常生活中正念,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分享初学正念的10种练习技巧和练习方法,让正念真正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培养正念的技巧1.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像练习一样技能一样,练习的次数越多,正念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出一段时间来练习正念,如果没有时间,就把练习融入日常的活动中。
我们可以没有时间正念练习,但我们一定需要花费时间生活。
落实到行、走、坐、卧的日常行动中。
2.看到头脑中那只活跃的猴子我们在无法安定的情况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心神游离、感觉无聊、刚刚停止一个念头就开启下一个。
在这些体验中,不断更迭的思想其实都是一只活跃的猴子。
我们看不见它的时刻,就会跟着它乱跑乱跳,试着在日常生活中看着这只猴子。
只是看见它,我们就能够回归到此时此刻。
3.承认自己的感受我们往往在思绪活跃的过程中,都伴随着不同的身体感受。
仔细观察我们的感受以及想法,可以让我们看见自己此刻的意识在哪里游走。
感受升起的时候重视它,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不同的感受。
我们就不会着急做出反应,通过认识到它、承认它并接纳它,就会在感受中培养出正念的习惯。
4.避免陷入判断正念的培养,会让我们体验到感觉,同时不对感觉作出反应,这个过程不是回避。
除了感受,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觉察到自己是否陷入到了判断中,这也是一种培养正念的方法。
比如:这个人穿得有点奇怪、老板今天心情似乎不太好、他是不是很讨厌我。
当我们没有觉察到想法升起,没有觉察到感受,就会进入下一阶段的思考与判断。
觉察判断,也是一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练习方式。
5.使用元认知策略培养正念也就是成为自己生活的旁观者。
简单来说,在日常的活动中,试着看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是观察到,而无须对它们作出反应。
从精神上“远离”自我,也就是启动第三者视角,看见“你”正在如何思考、认知,而不做评价。
久而久之,我们在生活中,也在觉察中。
正念练习的方法1.身体扫描在进行身体扫描时,我们会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培养对身体感觉的意识。
姿势:选择坐着或躺着
步骤:
深呼吸开启准备工作
专注于与地面或椅子接触的身体部位
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从脚趾到头部或从头部到脚趾扫描身体的不同部位
深呼吸,保持对身体感觉的觉知,不用试图改变任何感觉。
2.专注于呼吸专注于呼吸的核心是,有意识地专注于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
姿势:不限场景
步骤:
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
吸气,呼气,尽可能让吸气与呼气等长时间
可以去觉察吸气开始的时刻。
也可以去觉察呼气结束的时刻。
以相同的注意力持续觉察吸气与呼气的开始与结束。
注:呼吸练习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举个简单的示例。核心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并扩展它们,专注于呼吸本身。
3.觉察外部的事物当我们专注于环境中的某一对象时,适用于这个方法。
比如:办公期间可以觉察手边的事物,也可以冥想过程中思绪纷飞时,睁开眼睛看看外部事物。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支笔,手指抚摸笔并专注于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长度是长的还是短的。
用心进食时,你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和质地。
听音乐时,你专注于音乐的变化以及不同乐器的变化。
运动锻炼时,你可以专注于周围的气味和声音。
4.正念伸展在伸展过程中,专注于呼吸,并留意身体感觉,尽量只专注于伸展运动,避免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想法。
姿势:不限场景
步骤:
深呼吸,调节身心
在原地伸展双臂,将意识专注于伸展的动作上
充分地感受身体的感觉
在伸展的过程中专注于呼吸
如果产生了一些想法,允许,然后慢慢回来
5.正念步行冥想步行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深度放松以及觉察。
对于无法静坐进行常规冥想练习的人来说,步行冥想是非常好的方式。
姿势:室内或室外
步骤:
找到呼吸,稳定身心
留意脚踩在地面上的感觉和声音
如果步行的过程中被其他因素干扰,再请回意识到当下
反复进行练习与觉察
注:正念步行过程中,可以留意树叶,也可以留意声音,或者仅仅只是留意动作本身,但需要注意的事,确定这次觉察的目标,就以目标为练习的锚。
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正念冥想技巧,它们都是有益的。
培养正念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大多数的技巧都相对简单,从简单的呼吸开始,落实于生活。
开启我们的正念生活方式,让正念成为我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