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为什么叫贾琏为二爷(红楼梦里贾琏为什么被称为)
读《红楼梦》会发现一个奇观的现象,就是里面的“二爷”非常多,宝玉是宝二爷,贾琏是琏二爷,贾芸是芸二爷,贾蔷是蔷二爷。那个游侠一样的人物柳湘莲也称柳二爷,就连街市上碰到一个无赖醉金刚也叫作倪二爷。有人说曹雪芹排行老二,所以他的作品中二爷就非常多,这个说法显然是不靠谱的。也太小看了一向严谨的曹雪芹了。
《红楼梦》里对每个人的称谓都是很讲究的,这其中基本都是按照中国传统家族亲属关系,一丝不乱的写来的。但是其中,贾琏这个“二爷”到底是从哪里论的呢?一直以来让很多疑惑不解。
我们知道,在书中,贾宝玉被称为宝二爷,这个大家似乎都能理解。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贾政共生有三个儿子,老大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老二是宝玉,老三贾环。所以,贾宝玉称为宝二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贾琏在全书中几乎没有说到他还有个哥哥的事,所以关于他的称呼“琏二爷”就似乎有些说不通了。
有人说贾琏之所以被称为二爷,是因为随着家族大排行来论。从宁荣两府的大排行来算,宁府的贾珍自然是长于贾琏,所以贾珍称为珍大爷,而贾琏称为琏二爷。可是如果这样的算的话,贾珠是长于贾琏的,并且贾珠是二十岁才死的,所以贾珠才应该是珠二爷,贾琏应该是琏三爷,宝玉应该被称为宝四爷,贾环应该叫环五爷才对啊。没有道理,贾琏的时候就按家族大排行,而到了贾珠、宝玉和贾环就不按大排行而按荣府的小排行了吧!所以,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漏洞的。
著名的红学家也是风俗研究大家邓云乡老先生,在他的《红楼风俗谭》中对这个问题也有阐述。为了更好的展示出他的意思,这里摘录他风俗谭中的两段原话。
原文:宗族家庭中,排行有“大排行”,指嫡堂兄弟、堂兄弟(北方某些地方“嫡堂”曰“亲叔伯兄弟”、“堂”曰“从叔伯兄弟”),其父辈是亲兄弟者,曰“嫡堂兄弟”、“亲叔伯兄弟”,如宝玉与贾琏。其祖辈是亲兄弟、父辈为嫡堂兄弟者,曰“堂兄弟”、“从叔伯兄弟”,如宝玉与贾珍。贾赦之子贾琏,在贾赦房中,是长子,应叫“大爷”,而替贾政管家,贾母又在家政这边,因为贾琏按大排行叫“琏二爷”,即排在已死贾珠之后,贾珠是“珠大爷”,贾琏是“琏二爷”。如按大排行,宝玉应该在贾琏之后,叫“宝三爷”才对,但《红楼梦》中称宝玉又按小排行,即排在亲兄贾珠之后,称“宝二爷”。
关于为什么到了宝玉又不按家族大排行算了,而按小排行,邓云乡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是这样说的。
原文:据说当时北京社会心理,尽量不称“大爷”,因为武大郎行大,爱听“二爷”,因为武松行二。也不爱听“三爷”的称呼。老爷的佣人,如跟班、听差等人,绰呼也叫“二爷”。服侍跟班、听差的佣人,绰呼“三爷”,俗名“小三子”。所以人们不爱排成“三爷”。
我并不否认邓云乡老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风俗专家,但是对于红楼中这一段关于二爷三爷的解释,我其实并不认同。关于为什么贾琏被称为“二爷”,他的解释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他认为,贾琏是因为在贾政这边当家,并且贾母也是跟着贾政一起生活的,这样就按了大排行,排在“珠大爷”贾珠之后。这并不合理,因为,对少爷的称谓一定是从出生就开始的,但是贾琏在贾政这边当家一定是长大之后的事情,与排行称谓自然是没关系的。
这个问题曾经也让我疑惑了很久,直到后来读古本红楼梦时,才忽然发现,其实答案就在书中,只是因为文稿遗失和残缺,高鹗在修补拾遗的过程中对很多地方做了修改。
在古本红楼梦中,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段,介绍贾赦这一支时,几个版本有了一点区别。在甲戌本石头记中是这样说的:“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 而在庚辰本中是这样的:“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次名贾琏⋯⋯”。这两个版本中,只有一字之差,就是对于贾琏的排行是“长”或者“次”。
古本《红楼梦》目前发现的有不下十种之多,但其所依据的母本基本上都是乾隆时期流传的几个手抄本。我们知道红楼在刚刚问世的时候,是没有排版印刷的,都是靠喜爱它的读者手工抄写才得以流传下来。既然是手抄,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错抄或者漏抄的地方。这里的甲戌本和庚辰本都是乾隆年间的抄本,但仍旧有不同。
尽管两个版本有所区别,但是在这里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这大老爷赦公“也有二子”。贾琏无论是“长子”还是“次子”,都不能否认贾赦有两个儿子。所以,联系后面一直称贾琏为“琏二爷”,我倒是更偏向于他应该是贾赦的“次子”。至于那个连名字都没有提到的“长子”,恐怕应该是未及成年便早夭了吧。这样解释的话,贾琏为什么被称为“琏二爷”就合理的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