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

1. 自行车载人穿越时空缝隙

自行车自其发明之日起,随着时光交替,已经载着人类穿越了几个世纪。

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

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木制、结构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1)

1801年,俄国人阿尔塔马诺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自行车。

1817年,德国人德雷斯在自行车上装了方向舵,使其能改变行驶方向。

……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将自家花园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并打足气装在自行车上,这是充气轮胎的开端。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从1791年到1888年,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近100年中众多发明者的不懈奋斗。从此,基本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时至今日,自行车已成为全世界人们使用最多,最简单,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自行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据父辈讲,这是女孩子当时找婆家的首要物质条件,是为姑娘出嫁时一份倍有"面子"的嫁妆。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2)

当时的80年代,我国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等五大自行车品牌企业最为著名,我生命中有两辆自行车就选自其中的两个品牌。


2. 理想在“红旗”下起航

红旗精神改变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红旗”牌自行车,则助力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过去了便很快遗忘了,那些司空见惯或感觉肤浅的事情,往往是走马观花而记忆不深刻,待事情过后,印痕也就随风而逝了。

然而,在人生记忆链条当中,总会有些事情让您铭刻在心、永世难忘。对亲自行走过的路、对长期陪伴自己的挚友,自然不容易忘掉。

自从小学时学会了自行车以后,在几十年的人生风雨中,一直骑行不断。在这期间,也更换了几辆自行车。它们都有各自的名字:“红旗、永久、黑马、信远”,有的陪伴了我很短时间,有的至今仍在骑用。

我不太爱运动,但对骑自行车是情有独钟,虽未出行过太远的距离,但从未对别人认为太远而不愿意骑车去的地方产生过畏惧感。在骑行当中,我是累并快乐着!

记得我家第一辆自行车是“红旗”牌的“大二八”,那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带我去县城买回来的。记得那时候,商品紧缺,购买自行车是要凭票的,不像是现在有钱随便买。

我家离县城几十里路,父亲骑自行车带我过去,返回时,父亲和我一人一辆自行车骑着回来。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骑新车出行。我当然很兴奋,一路上也没有怎么休息,待安全到家后,欢喜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3)

在上初中之后,这辆自行车便为我所有了。因为学校离家较远,有十大几里地,中午不能回家,得带饭在学校用餐。因为我个子小,“大二八”车子很高,父亲只好把车座放到最低,这样我才能轻松驾驭得了。

因为这,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在学校附近,遇见一位老乡,他见我人小骑了个“大二八”车子,便对旁边的小孩说;你看这小伙子,个不高骑了这么大的车子,真行!当时不知是笑话我还是夸奖我,现在想想,已经无所谓了,哈哈哈!

但有一次,却差点发生意外。那是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远远看到前方一辆公共汽车开过来,由于路不是很宽,我便本能地把右腿叉在路旁的土堆上,哪知因为紧张,没有站稳,连人带车一下子就向左边倒了下去,此时汽车刚好开到跟前,再起身已经来不及了。当时,心想:完了。正在惊恐之时,车忽然戛然而止,此时我的头离车身已是近在咫尺,若是车停得再晚一点,我可能就在车下了,那场景把我吓蒙了。

直到司机下车来时,我才些许缓过神来。司机说他发现我摇晃着即将要倒向路中央的情形时,便果断踩下了刹车。还好,因为采取措施及时,没有发生意外,他耐心地嘱咐了我几句才开车离开。我随后是小心翼翼地、心惊肉跳地骑车来到了不远处的学校,直到进了校门后,我那颗因受到惊吓而扑通扑通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直到现在,一想起这段惊险的经历来,还是对那位司机师傅充满着感恩之情!也祝愿他一生平安!

但是,不久后,我遭遇了一次真实的“撞车”事件,发生在初中第一次放暑假那天。当时,听说要放假,我的内心顿时充满了喜悦的冲动,那是两个月要脱离开紧张的学业生活呀。对于学生来说,放长假是除了考试获奖以外的又一大利好事件。我一边儿骑着自行车不紧不慢地回家,一边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放假去哪里玩儿、看些什么自己喜欢的武侠小说等等……

就这样,一路憧憬着、幻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处。当时已临近中午,好长的一段路上也没遇见什么人,便心不在焉地就拐弯儿向左走。就在这时,突然,从对面冲出来一辆自行车,躲闪已经来不及了,便听“咣当”一声撞在了一起。还没有等我缓过神儿来,自行车已径直地摔倒在了路面儿上,后轮傻傻地飞速自己转动了起来,而我也傻傻地站在了自行车的旁边。

刚才还充满狂喜的心一下子就蒙住了,原来只顾想自己的美事儿,没有看清转弯处有来人。真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呀,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事后想起来不免觉得好笑。好在骑的速度不快,双方都没有什么大碍。对方只是说了句:骑车也不看着点,便离开了。我赶紧扶起倒地的自行车,装作没事的样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现在想起来,这事儿也是一种提醒,我们要看清事情的方向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尤其是在关键节点之处,一定要看准、思索清楚后再下决定。切不可漫不经心,或者是心有旁骛,更不可意气用事,如若不然,那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因为学校离家远,所以有幸体会到了披星戴月的感觉,这辆自行车默默地奉献着它的青春和活力,伴随我马不停蹄地行进在实现理想的漫漫长路上。

因为当时是土路,难免有大坑小洼,下雨过后,趟着水骑行是很正常的。有一次上学途中,突然遭遇了大雨,我们便想抄近道快些到学校,于是来到了田地间的路上,结果是非常不尽人意。

那里的土是黏黏的,自行车的前后轮胎上都沾满了淤泥,根本就转不了了。我们只好停下来,用肩膀扛着沾满泥巴的自行车,一步一脚泥地近乎拖曳着身子摇摇晃晃地闯了出去。回到大道上,赶忙用坑里的雨水冲洗了轮胎上和自己鞋上的黏泥。随后,穿着已经湿透的鞋子,就又继续顶风冒雨地奔向了学校。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4)

我们家就这一辆新车子,有时候大人用得急,我便借用旁边邻居家的自行车去上学。记得有一次,一位邻居家的自行车蹬子坏了,只剩下两个镫子杆,因为长时间地使用,已经变得异常光滑,骑起来非常地不方便和不安全,一蹬一出溜,弄得我非常的无语和尴尬,想想还是自家的车子好骑。

后来,上了高中。此时离家更远了,这辆“红旗”牌自行车又伴随我度过了三年的高中生活。

在这段读书生涯期间,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遭遇冰雹的经历。那是一个月末统一短暂休假,我们同村的三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间,大雨裹挟着冰雹向我们袭击而来,周边都是庄稼地,没有地方可以避雨。正当无计可施之时,猛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几座砖垛,我们几个人便急忙躲在了砖垛的后面,用衣服遮住头,缓冲着冰雹的敲打。自行车呢,也只能任凭冰雹无情地击打着,冰雹很大、很急,能清晰地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知道是冰雹在奏乐还是自行车在抗议冰雹而怒吼。

待风雨过后,我们欲从藏身的砖垛子后面出来时,这才发现它在朝向刚才大风吹去的方向上倾斜着,便赶忙抽身离开。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形,也是心有余悸的,若是大风大雨再漂一会儿,无情的冰雹再飞一会儿,我们的避难之所可能就成为了我们的受难之地。

再后来,我的内心又荡起了一种莫名的涟漪:莫非是老天也看不过去,对我们置老朋友暴露于风雨之中而不顾,而只管自己避雨的做法给予了适度的警醒不成?

诚然,现在想起来那辆“红旗”牌“大二八”自行车,真得非常感谢它,它曾经陪伴过我那意气风发的“二八”年华。

同时,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这种精神和意境用在我的这辆自行车身上也很贴切:它的前轮抵挡过风风雨雨的岁月,它的后轮载得动充满理想的青春年华。“红旗”自行车忠实地助力了我的人生理想适时起航!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5)

后来,这辆自行车在我上大学之后,便留在了老家。有一次,老乡朋友借出后,转手又不知被谁骑了去,长时间未归还。至此,我与这位曾经伴随我风风雨雨多年的自行车老朋友也就永远的诀别了。


3. 没有永久地“永久”

高考后,我到地级市的城市读书并留下来上班了,我憧憬着梦想中的未来,并开始添置一些必需品来充实生活。

当时,第一件事便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攒了几个月的工资后,我如愿以偿地买了一辆“永久”牌的车子,时价是330元,黑颜色。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6)

我很是爱护和珍惜这辆自行车,经常擦拭得干干净净,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它遭遇了被盗的厄运。那时候,市里丢自行车情况很是严重。我陆陆续续听到其他同学丢失自行车的经历,这也让我心有余悸,于是常常担心它也丢失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次去看望班主任老师,结果没有多长时间,等我下楼后,便发现自行车不见了,急忙出小区门口四处张望,已是了无踪影。有人说是小区门口专门有人盯梢,看见有成色较为好些的自行车进来停放,便伺机下手盗走。

就这样,攒钱半年骑行没仨月的自行车便永久地离我而去,心中充满的不是悲伤,而是对不劳而获的愤恨。“永久”牌的自行车没能让我永久骑行的梦想继续保持下去,如此好像是对永久美好的憧憬被人半路截胡了一样,让我充满了伤感和遗憾!!!

现在回想起来,我禁不住问自己:人世间究竟有没有永久?


4. “黑马”在现实中的思想

但生活仍在继续,人生的路还很漫长。

在内心纠结好长时间后,我决定买一辆旧的自行车。因为那时旧车市场很火,可以挑选的余地很大。

经过几次试骑,我挑选了一辆“黑马”牌的山地车。当时正直搞对象的年纪,单位在郊区,离市里较远,有变速会更快一些。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7)

这辆自行车不愧是黑马,虽然是旧车,但已是一匹成熟的“黑马”,加上我这已经是成熟老练的骑手,我把这辆自行车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我很快练就了骑快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我的好多朋友知道我骑自行车比较快,说我不像是天生胆小的人。其实呢,我对开车天生不感冒,因为我戴近视眼镜,怕反应慢,所以一直不敢开车。

这辆“黑马”牌自行车载过我和恋人出行,后又载过女儿一同出门去兜风、玩耍,甚至成为调皮的她的第二摇篮。有时中午她不好好睡觉,我便把她安置在车后座的小椅子上,出门不会用多久,她便会斜靠着椅子酣然入梦了。

这匹黑马伴随了我十多年的光景,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愧是山地车,在山地都不怕的车,走在平地上,则是如虎添翼。在伴随我遍尝人间烟火的路上,让我思想着现实与人生,她见证过我的爱情故事、链接过我对女儿的深深父爱、助力我承载着家庭责任和工作职责……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8)

但终究谁也抵挡不过岁月的沧桑,后来这辆车子只能使用一个较慢的速度了,这让我的出行变得极为不便。

在精心清洗和保养之后,我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卖给了它的新主人,至此之后,我便和这位老朋友就此告别了。


5. “信远”的人生才会有希望

没有车子的陪伴,总感觉出行很孤单、不习惯、不方便。

我寻思着不再买旧自行车了,毕竟,旧车子出故障率还是较高的。俗话说的好:破车子破表,一天两毛。相信,很多人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后来,我留意到有一款叫“信远”的自行车广告,宣传“购买了此品牌的自行车,在两年内被盗了负责赔偿”。当时,丢车情况缓和了些,但是仍然存在,曾经有过被盗经历的我,对此类消息相对地更加敏感些。

2006年3月8日,我便慕名去到店里,看看究竟是啥情况。那是一种锁把的自行车,当时属于专利技术,并且购买后会有承诺书。正好当天是妇女节,有优惠活动,原价480元,优惠80元,当下我便动了要购买的念头。

经过和爱人商量后,终于决定购买,便挑选了一辆黑颜色的。这辆车只有两把钥匙,不能配的,估计现在可以配了,又给了发票、承诺证书等等,这些资料现在我仍然保存完好。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9)

细究起来,这辆防盗自行车自有其道理所在,因为它不能硬撬,把锁撬开了,这辆自行车的骨架就会被拆散,整车只能报废了。就是说谁偷了去,没有钥匙也骑不了。自然,小偷也算计着行动的结果是否有利可图,这也是商家发明这款自行车所利用的一种得失心理的策略。用道高于魔的底层逻辑处理事情,自然会恒通无碍。毕竟,胜利永远是站在正义这一边的。

还别说,这辆防盗自行车还真得防盗。一次,我到路边一个五金店铺里办事儿,等我出来时,发现一个人正在鬼鬼祟祟地摆弄我的自行车,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因为此时周围一辆车子也没有,只有我的停在那儿,显得特别惹眼。我便上前去质问他干什么,他语无伦次的说:发现车没有锁,他边说边快速地跑开了。显然,这个人就是想顺手牵走我的车子。

我的车锁与车身融为一体,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只要是上了锁,车把就转不动了,那位仁兄以为车没有锁,便想顺手牵羊,结果不明就里,导致差点被逮个正着。

这件事也蕴藏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外表不炫人夺目,但内在一定要有无人可比的功夫,那样你就不会被埋没或被人抛弃。我们用人也是,不能只观其表还要深识其内在的秉性、德行和能力,不可以把海水当做井水去衡量,导致结论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为相信,所以久远。因为诚信,所以走得更远。这辆车至今我仍在骑行着,当然,除了车架(专利技术所在的部位)之外,能更换的地方陆陆续续都换了,但它仍然是我心目中的信任所在。信任是一种精神,它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深处。

此时,让我想起一个哲学界的难题—“忒修斯之船”:如果一艘船的船板都被换过,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再延展开来,穿越了人生暴风雨的至暗时刻后,每个人会有所改变或提升,如同“忒修斯之船”一般,那这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

自然,在起初之时,受他人的诱惑或者是鼓励,几次让我更换新车子,买辆新山地车骑行,因为速度更快。我几次参观了解之后,还是觉得不出太远的门,此前的车况,已经能完全满足我的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了,便不再有啥纠结的了。

虽然是“破车子破表,一天两毛”,但已是敝帚自珍了,同时心里也更踏实些,便始终没有下决心彻底更换掉,所以一直骑行到了今天。

当初,初高中时,不懂保养自行车,几年下来,那辆“大二八”车子显得异常的老旧,它换取了宝贵的时间赋予在我身上,默默无闻地陪伴了我的成长,让我活力四射,使得我在求知的路上更加顺畅。

你伴我人间风雨,我待你视如知己。如今,我慢慢学会了修理自行车,如更换轮胎或补胎、更换链条、更换前中后轴及珠子等。而且,每逢过年,我便把自行车搬到楼上的家里,对其各个部位进行仔细地清理和保养。每隔半年,便对其关键部位,如前后中轴进行注油和养护。我还学会了自行车组装拼装,有一次,我帮爱人把两辆自行车拼在一起,从而又拼造出一辆“新”的自行车,好像在自己手中诞生出了一个新的生命一样,蛮有成就感。

因为信任,所以心安,这是我再次险些遭遇意外后的体会。那是一个上午,我去银行办理业务,等办完事儿已临近中午,此时有些饥饿,就不想回单位用餐了。随后,就在外边小餐馆儿吃了点儿饭,便慢慢悠悠地回单位,准备午休一会儿,下午接着工作。

在我快要骑到单位门口时,发现停在右手边高坡上面的一辆汽车在向便道方向慢慢地移动,当时,我没有在意,还是一直向前骑着。等到我快要临近汽车时,才发现事情不对。我发现它丝毫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反而速度更快了,我便本能地大声喊“停、停、停”,同时,我也立马停了下来,但向后退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的前轮和车把已到了那辆车能够移动到的位置,躲是已经来不及了。

随后,只听“咣”的一声,便撞在了一起。待我缓过神儿来之后,自行车已躺在了马路花池的旁边。而那辆车,也因为撞到了我的车子遭遇了缓冲后,在马路边上也停了下来。而我,又一次傻呆呆地站在了离自行车不远的便道上。

原来是那辆车停在坡上,但没有拉手刹,而自行顺坡滑了下来,正好被我赶上了。等我报警后说被撞了,但没有司机在。警察还纳闷没人开车还怎么把你撞了?经过解释,他才明白了过来,赶忙帮我联系车主。当时,我没有和车发生碰撞,身上一点事没有,只是自行车有些地方撞得变了形,后来车主赔了点修车费便了解了此事。

好在当天中午我吃了饭,骑行速度不快,也正好是自行车能转弯的前半部分和汽车相撞了,如若不然,要是当时着急回单位赶饭点儿,估计是我和自行车一起,要和汽车来一个全面“接吻”了。如果那样的话,汽车可能会从我身上径直压过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现在回想起来,吃了那顿饭可能救了半条命,确实是万幸。经过这次刻骨铭心的“交通事故”,我认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一看二慢三通过。尊重规则,会保你的命。所以说,尊重规则,就是在敬畏生命!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10)

还可以说,此次,自行车又帮我“肩住”了危险的闸门,放我到了安全的地方!


6. 珍惜岁月,把住方向,才会到达远方

纵观我和自行车发生交集的历史,循环重复着从购买、骑行,到最后的丢失或转卖的过程,而这每一个过程好像是在演绎一种“生、存、无”的三段论的宿命!这也让我想起佛教的“成住坏空”的经典论断。

自行车的命运如此,而迁移到人生,则更是如此:

因相聚而生欢喜、因相伴而存默契、因相别而留痛泣,人生事事都是在相逢而聚、相知而伴、相离而别的三段论中不断地循环往复,直至各自生命的最后一刻。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在相知相伴的岁月里,只有加倍珍惜,才会天长地久!

在相知相伴的场景里,只有加倍努力,才会彼此成就!

唯有此,才会抵得过岁月的无情洗礼!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11)

纵观我的骑行经历,虽说不上惊天动地,但可以说是无贰而独一。

从“二八”青春年华的起航求知理想,到工作后的憧憬职业梦想,到成家后的现实生活思想,再到今天依旧在追逐的人生最美希望,自行车与我始终在一起。

我愿意让“红旗”的战斗精神“永久”地赋予在我的生命长河里,我愿做一匹“黑马”,以“相信而致远”为信仰,以必胜为信念,到达希望所在的那个远方!

一生当中,要有理想(干什么)、有梦想(想怎样)、有思想(怎样干),人生才会有希望!!!

俗语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得好,叫“关键的时刻不能掉链子”。它提醒我们,在人生各个阶段的关键节点上,一定要全力以赴,拿出百分百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以防备在关键的时候有所失误,而失去大好的机会。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12)

随着出行方式的改变及各项技术的不断升级,人的认知也要不断升维,把握住趋势和方向,才能更好地驾驭人生,发挥主动力量,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实现你的梦想。


7. 英雄归来,以时间为马,以空间为家

人类历史,是与大自然斗争的历史;生命历史,是与自我斗争的历史。

起初的自行车,没有转向装置而不能很好地把控方向、没有链条而不能更好地运用力量……随后,慢慢地,一切都有了,人类的行为方式也慢慢地跟着改变了。

自行车载着人类丈量人间天地、阅遍自然四季、穿越宇宙缝隙。

自行车陪我赏过了岁月中的各色风景,陪我穿越过了人世间的雪雨风霜,带着我追赶时光的脚步,载着我迎接未来的美好生活!

自行车自己跑(自行车与人生)(13)

骑上自行车,我便是以时间为马,不惧斗转星移;骑上自行车,我便是以空间为家,不怕长路无涯。

我是生活中的凡人,我是生命中的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