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结束后收获(进博会上的纸上生花)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非遗客厅”
在进博会新闻中心精彩呈现
在其它很多展区
也融入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元素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进博非遗秀”特别节目
通过广播节目、抖音视频、微信图文等形式
寻找进博会中的非遗之美
分享非遗展品的幕后故事
上海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撕纸代表性传承人 华兴富
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 刘倩
为您讲述进博会现场的纸上生花
01 非遗撕纸“撕”出进博吉祥物
手指翻飞间,只需几分钟,活泼的进博会吉祥物“进宝”便在70多岁的华兴富老师手中诞生了。
进博会第一天,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华兴富老师便在新闻中心“非遗客厅”现场演示了——纸上生花,引得观众连连赞叹。
撕纸有撕、挖、抠、摘、镂贴等诸多技法,结合花鸟树木、历史典故、现代题材等创作出千变万化的生肖、窗花等。撕纸几乎就是华老师的整个人生,他潜心研究,不断总结,设计出了一系列简单的符号元素,以便更好地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
华老师告诉我们,技巧掌握了,创意其实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功夫在台下”。
华老师还说:“能够在进博会现场向大家演示撕纸,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这是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撕纸随心所欲、古朴活泼,是最原始但也最丰富的民间艺术之一。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一模一样的撕纸作品。因为撕纸重在纸韵、纸趣、纸感,需要细细琢磨,轻巧用力,感受每张纸独特的脉络和厚薄。
撕纸作品与剪纸最大的不同在于撕纸过程中留下的自然毛边,看似粗糙,实则丰富了作品原始古朴、浑厚苍老的韵味,也最能流露出创作者率真的艺术个性。华老师在创作中,尤其注重贴近生活、回归自然的艺术表达。
华老师告诉我们,在进博会上,他还现场创作演示了《盛世福牛》撕纸作品。这是他的内心表达,耕牛最能代表中国人品德的作品,灵感主要来自于我们对于牛的尊敬和喜爱,像牛一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得做人,整个造型很结实,以站着的形态来展现,顶天立地。
而且,作品还结合了进博会场馆国家会展中心的标志“四叶草”,并融入传统吉祥图案、纹样,朴实憨厚。
华老师为现场观众创作了一幅又一幅鲜活的作品,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讲述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薪火相传的故事。
02 非遗手工造纸点亮进博空间
非遗古法造纸
来自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在街道和区非遗办的支持下,于2016年引入原生态又实用环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贵州石桥“皮纸制作技艺”。
在校园里辟出200平米建设造纸体验基地,精心设计常态化体验项目和专题性的体验活动。
通过艺术家庭日、未成年人社区实践活动、老年教育课程等进行传承和学习,让社区居民不用跋山涉水,在社区里就能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祖先智慧,感知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学习低消耗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智慧。
非遗古纸手工灯
在贵州古纸的基础上,参与者的精心制作,以及艺术家的浓墨重彩,古纸有了海派韵味,使其在进博会新闻中心的非遗客厅里灼灼闪亮。
为了在进博会更精彩呈现,凌云街道特地请来了书画名家前来助阵。
著名画家、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老年书画会会长马中庸先生;大无限艺术学校校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寒松。
还有来自徐汇区书画协会的沈爱良、黄建军、余英皓、王际粱;凌云街道梅园书画社的余勇良、林永良、毕洁红、王玉珍、贾林宝、王钦心、吴珂英、李基元等参与其中。同时,特地邀请徐汇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区政协委员、秋海堂堂主徐宏斌为凌云新制的古纸册页题字。
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非遗和生活的和谐相融,非遗从历史中走来,在生活中相遇,这大概就是非遗最美的样子吧!
推荐阅读:
这些从徐汇走出的非遗技艺,惊艳亮相第三届进博会“非遗客厅”
来源:上海非遗、徐汇社区教育
编辑:赵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