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全球十大最奇异住宅(世界奇葩住宅大盘点)
自己的家应该长什么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于是惊人的主意层出不穷,催生出了很多“奇葩”的建筑。
三面环海、个人特色鲜明的红房子,镶嵌在悬崖内的透明房子,在旧水塔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居民楼……
在惊叹于这些房屋设计之巧妙的同时,它们背后的故事也令人动容。
马拉帕特别墅:曾差一点属于中国
在意大利,有一个被称为“世上天堂”的地方,那就是卡普里岛,它四面环海,风光秀丽,不知让多少人流连忘返。
高尔基也曾来此地住了7年,他还邀请列宁到此做了两次客。
在这座小岛上,有一座“世界建筑杰作”——马拉帕特别墅,曾经差一点就归中国所有了。
别墅的主人叫做库尔齐奥·马拉帕特,是上个世纪的著名作家、诗人。
他曾被誉为“法西斯的理论家”,但是在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认清了法西斯的本质。
于是时任《新闻报》主编的马拉帕特,发表作品对希特勒进行大胆批判,最后他被流放至西西里岛。
即使后来又加入二战之中,他依旧不遗余力地对纳粹进行批判,并且赞扬前苏联的军队。
为了纪念自己在小岛上流放的那五年时光,马拉帕特特地请来了建筑师阿·利贝拉设计自己的别墅,但是他本人对设计的结果并不满意。
因为马拉帕特认为,这座别墅“要像我自己”,于是他亲自进行了别墅的设计,并请了一名石匠帮忙参考。
1938年,在卡普里岛东部的一处山巅上,一座红方形的别墅出现了。
马拉帕特别墅坐落在32米的山崖之上,只能坐船然后步行抵达。
别墅红珊瑚色的外观与深蓝的海、碧蓝的天遥相呼应,楼梯好似倒着的金字塔,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视线。
别墅三面环窗,每一个墙壁都能面向大海,每个窗口都有不同的景色。
这座别墅在当时,曾是作家、艺术家们的聚会胜地。
1956年,马拉帕特收到了来自中国的邀请,他欣然前往,受到了陈毅元帅的接见。
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什么,居然作出了将别墅赠予中国的决定呢?
原来,马拉帕特在访华期间,领略到了到我国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大受震撼。
后来,他突然生了病,在我国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得以痊愈,马拉帕特深受触动。
回到意大利后,他写了一首诗《我爱中国人》,以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热爱、对中国人民的喜爱之情。
1957年,在临终之际,他更是立下遗嘱:作为中国人民的爱慕者,愿将马拉帕特别墅留给中国。
可惜他的临终遗愿始终未能实现。
因为当时,中国和意大利还没有建交,时势所迫,马拉帕特的遗嘱没办法兑现。
所幸,马拉帕特的遗嘱被保存在普拉托市档案馆里,这段中意友好的见证得以留存。
在马拉帕特去世的30年之后,他的遗嘱也过期失效了。
随着马拉帕特的离世,这座极具个性的别墅就此荒废。
直到1963年,电影《轻蔑》又将这个红色建筑带入了大众视野。
二十年后,别墅才得以修复。
电影剧照
如今,这栋别墅由马拉帕特基金会运营着,成为了一处绝佳的取景地,各种时尚品牌都曾来过此处,拍摄广告、杂志、宣传片。
艾玛·斯通在此拍摄广告
布鲁塔尔别墅(Casa Brutale):万丈悬崖上的豪宅早上起床,拉开窗帘,一片深蓝,爱琴海的景色尽收眼底,这是种什么体验?
在爱琴海的一处悬崖上,“悬停”着一栋别墅。
别墅的屋顶与地面持平,房子的主体全部嵌入峭壁之内。
它的屋顶是个开放的大游泳池,在泳池里向前看去,悬崖外的海景尽收眼底。
而与峭壁处在同一面的“墙体”,是一整面的落地玻璃。
这栋别出心裁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马拉帕特别墅——个性、独立,身陷大自然。
这栋建筑将“光”运用到了极致。
由于屋顶的游泳池的作用,身处别墅之中,犹如身处海底。
这栋别墅的设计者想要还原古希腊的一种精神,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走进这个人类的栖身之所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原始风味的诗情画意。
顺着50级楼梯拾级而下,线条简单的室内陈设映入眼中。
一张餐桌,几把椅子,浴室、储物室和两间卧室,这就是它的全部内容。
因为希腊的金融危机问题严峻,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还未能竣工。
但是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绝佳的、可以逃离大众视野的“世外桃源”。
布鲁塞尔水塔房水塔,一般是用来储存水的一种建筑。
谁又能想到,它能够被改造成一栋极具趣味的居民楼呢?
有人痴迷海景别墅,有人向往丛林小屋,也有人对水塔情有独钟。
来自比利时的帕特里克·密特斯,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没有任何一座水塔是一模一样的,我的家要像水塔一样,独一无二。”
经过几年的奋斗,1996年,他终于斥资4.3万美元,买下了一座废弃的水塔。
密特斯请来了专业的设计师,经过一番精心改造,花费了相当于买房钱50倍的装修费用,使水塔面貌焕然一新,媒体闻讯争相报道。
其实,真正麻烦的不是开销的问题,而是改造水塔的问题。
因为这座水塔位于布鲁塞尔的环境保护区,改造限制很大。
密特斯用了8年的时间,向有关部门提出改造申请,却因为水塔的地理位置原因,屡屡碰壁。
最后他以“保护环境”之名,吸引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注意,拿到了保护文件,成功获得了对水塔的改造许可。
2009年,密特斯终于搬进了梦想中的水塔之家。
令人唏嘘的是,在刚准备庆祝乔迁之喜时,密特斯的妻子与他离了婚——即便“住进水塔”这个愿望,是他们携手完成的。
因为“住进水塔房”这个愿望,耗费了夫妻俩太多的心血,密特斯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弥补资金上的巨大消耗,这使他的前妻不能理解。
所以在陪伴丈夫完成这个项目之后,她就选择了结束这段关系。
好在2010年,密特斯又有了一个新的家庭,新的妻子还带来了两个女儿,一家人住进了这栋水塔改造的小楼里。
这个建筑的外表犹如常见的水塔那样,荒凉、单调,风格突出。
密特斯的设计师保留了水塔原本的砖石外貌,只是对外表进行了加固,他们选择在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这栋6层的水塔建筑之内,别有洞天。
摩登式的装修风格,巧妙的留白设计使它看上去很是高级。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功能。
第一层,是入口和车库。
顺着螺旋状的楼梯拾级而上,每一层的巧妙构思令人啧啧称奇。
第二层,既是储藏室,又是猫咪的活动室。
第三层,是两个孩子的卧室,床和墙壁紧紧相连,重要的是这张床可以放回墙内,孩子们会有更大的空间玩耍。
整个第四层,都是浴室——这样的布置虽然奢侈,但是却令人身心愉悦。
毕竟,没有人会愿意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待太久吧。
来到第五层,是主人的卧室。
如果有客人来访,床下的轮子就能派上用场——把床推开,将桌椅挪过来,一个小餐厅就马上出现了。
主卧另一边的盥洗室,有个黑黑的大柱子,那是水塔的原始管道,房子的主人将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涂上了酷酷的黑色涂料。
顺着螺旋状的楼梯往顶层走去,230㎡的空间映入眼帘。
厨房、客厅、主卧全部集中于此,一大圈的窗户将光亮全部纳入房中。
楼梯穿过原本的储水桶,房主在桶身上涂了黑色的环保涂料,家人们可以在上面随意涂鸦,写写画画。
最后顺着楼梯,爬上天台,周边的乡村景色尽收眼底。
麦田一望无际,房屋鳞次栉比,阳光白云和微风,这样的生活实在太过惬意。
2011年,这栋奇妙的建筑还被刊登在了纽约时报上,正式跻身网红建筑行列。
无独有偶,在德国柏林,同样有一个水塔改造的房屋。
德国柏林水塔之家:每天的风景都不一样理查德和萨拉是一对来自英国的夫妻,他们都是工业设计师。
为了找一个理想中的房子——兼具环保和设计价值,夫妻俩飞到过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和上海。
最后他们在德国的柏林,花费3万欧元买下了这座废弃的水塔。
和布鲁塞尔水塔明显不同的是,这座柏林的水塔旁边还有一个玻璃混凝土电梯塔,能够让人直达塔顶。
每一年(新冠疫情之前),这栋奇妙的建筑都会吸引2万多人次前来参观。
游客一般会坐在他们的花园内,看到水塔之家的客厅和厨房。
在开放参观的时候,夫妻俩一般都会在最底层办公,很少会被人打扰到。
最顶层的房间,最大限度地将视野开放了起来——360°四面环绕着大落地窗,将景色全部收入房间之中。
这也是理查德夫妇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住得久了,这栋房子还是有一个缺点,会令他们感到不适。
这栋六层建筑,有92个阶梯。
所以,住在这里就好像拥有了一个健身房。
但是总的来说,能够将四时之景尽收眼底,这点小缺点也不算什么了。
结语看了这些建筑,不得不感慨,人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
这些房子的地理位置选择、外观,以及内部安排,全都别出心裁,最重要的是,它们都能让人与大自然更亲近。
有没有哪一个戳中你的心呢?
文|尙昄
编辑|思问录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马拉帕特别墅》
Saravia, G. Los dos mundos en Casa Malaparte. Revista Dearq. 2010
新浪科技《建筑师造悬崖别墅:极简设计风格隐藏科技元素》
外滩画报《比利时和德国的两座水塔之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