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铁还在运营吗(关于兰州地铁的问题)

1.问:兰州轨道交通之前推出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票”和“百日纪念票”都很受欢迎,一抢而空,之后有没有其他主题的纪念票或周边文创上线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兰州地铁还在运营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兰州地铁还在运营吗(关于兰州地铁的问题)

兰州地铁还在运营吗

1.问:兰州轨道交通之前推出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票”和“百日纪念票”都很受欢迎,一抢而空,之后有没有其他主题的纪念票或周边文创上线呢?

答:我们已经围绕“黄河之滨也很美”的主题,开始设计黄河桥梁系列、黄河游园系列的纪念票,并且以单程票或者全国交通联乘票的形式发行。一方面可以满足票卡爱好者收藏的需求,一方面也能宣传兰州和甘肃的文旅资源。其他周边文创我们正在探讨并做市场分析。

2.问:最近感觉1号线的列车在经过某些路段时震动有点明显,而且噪音比原来大,不知何故。

答:我们每天都会对车辆、线路进行排查检修,没有发现异常状况。不过现在也正处于1号线的试运营阶段,各项技术指标也在不断调整。市民如有类似发现,麻烦记下车辆号、感觉震动的行车区间、时间段,拨打热线5166666告诉我们。

3.问:我发现1号线列车上有专门的残疾人座位区域,但好像只有上车后才能找到,站台上候车时却没有明显的标志。

答:有残疾人专位的车厢一般都在直梯附近,而且候车站台上方的指引牌上有标志,大家抬头可以找到。不过我们会根据市民提议,下一步增加明显的地面标志,方便寻找。另外也提醒大家,残疾人专位的扶手下方还有伸缩式安全带,便于固定轮椅。

4.问:1号线西关站的其他出入口都有上下电动扶梯,唯独兰大二院附近的出入口没有双向电梯扶梯,不太合理。

答:根据一期工程的开发造价以及路面人行道宽窄情况等综合因素考量,兰大二院附近出入口的设计暂时只能这样。不过这种状况很快会改善,西关十字枢纽站的地下空间开发正在进行中,力争明年年底前完工,届时会增加马路南北方向的人行通道,增设双向电动扶梯等更人性化的设施设备。另外,在2号线的建设中,我们会想尽办法给各个出入口都设置双向电动扶梯,方便乘客出入。

5.问:我看1号线已经做了一两次行车调图,不过现在的行车间隔还是有点长,错过一辆车要等5分钟左右。

答:1号线目前还有一个站点——省政府站未开通,预计明年开通,届时行车间隔可能压缩至2分半左右,加之未来2号线等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地铁列车肯定会给乘客带来更快捷的出行体验。

6.问:上次看到1号线还有警犬巡防,这是日常还是偶遇?

答:轨道交通1号线目前配备了247名警力、8个大队、三班两运转的治安管力量,警犬大队正是其中一个队伍,另外我们还制定了三大类17个子类的应急预案,从人防、物防、技防、犬防等多层面全力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让1号线不仅成为兰州的交通动脉,也成为“幸福线、民生线、安全线”。

7.问:1号线的文化墙做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东方红广场站,特别漂亮,值得打卡推荐。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吗?

答:在即将开通的省政府站及未来的2号线里,我们也都考虑了车站文化墙。例如2号线的兰州车站站,我们可能会做成铁路发展史;另外还会在其他相应站点加入牛肉面、《读者》等“兰州名片”式的文化元素。

8.问:1号线的票价还是有点贵……而且支付方式不太便捷。

答:目前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票价和贵阳的水平相似。不过我们通过与银联等支付平台的合作,努力给乘客优惠,票价4元之内的打五折,4元以上的最高优惠2元封顶。下一步,我们正在努力将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线上支付整合到一个票务平台,让乘客更加便捷地购票,另外,我们也在规划做“积分兑换乘车码”的活动。

9.问:我来兰州时间不长,而且估计有很多外地人来兰州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地铁的查询还不方便,比方说,我想找“离我最近的地铁站在哪?”“我该如何换乘?”等问题就很难解决。

答:后期我们会开发更方便查询的微信小程序,同时加强与高德地图等导航应用的联系,解决乘客的找车和换乘烦恼。目前,乘客们可以下载“兰州轨道”手机应用来查询相关信息,我们也会在兰州西客站北广场站、兰州大学站等外地客流较多的地段加大宣传力度。

请提问有话请讲!一起开发“宝藏”地铁!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刚刚开通试运营150天,说起来还算是“新生儿”,每一天的小成长都是一种大变化。如果您对地铁的运营、服务、设施上还有哪些意见建议,欢迎告诉我们。如果您在地铁上看到了暖心的事,亦或不文明的行文,欢迎通过我们来传播和制止。如果你在1号线沿线各站点发现了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逛的,欢迎来爆料!我们替你去跑腿,深度探店、挖掘商机、整合资源。有事发邮箱哦:1225280578@qq.com。

本版文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志超 赵文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