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

关于《说文解字》的课程,前边发到第59课,因为我本人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外地,需要查询的各种资料书均不在手边,而说文解字课程又来不得一点的不严谨,于是暂停了一段时期,这是相当枯燥的一类内容,没有想到有很多朋友通过各种平台发消息来问何时续上,感谢大家,今天我们就接着解说《说文解字》540部汉字中“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下: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

(今天要解说的六个汉字)

1、葴。两个读音,一个读作zhēn,一个读作qián。中华书局注音版的《说文解字》只标了第一个读音,给的解释是:“馬藍也。”这跟第一个读音相配,什么是马蓝呢?它是一种爵床科、板蓝属草本,多年生植物,叶可以制蓝靛;叶、根和根茎供药用,《尔雅.释草》里也说是“马蓝”,郭璞作注说:“今大叶冬蓝也”,我们看看它的样子,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2)

(马蓝)

但这个字并不单指这种植物,另外还指一种我们常见的草本植物,还是郭璞注《尔雅》说:“今酸浆草,江东呼若“葴”,就是说,这个是方言里的含意,酸浆草常见,样子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3)

(酸浆草)

第二个读音,通“鍼”,多用于人名,《春秋传》里有一个人叫鍼虎,《集韵》里说,可能也写作“葴”。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4)

(葴的小篆写法)

2、<这个字很多系统不能正常显示,写法是上面一个艹,下面一个鲁,我们就暂时以上艹下鲁称呼它>。读作lǔ。《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也。可以束。”其实就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至于对应的现在哪种草,资料查不到。只能暂时存疑,好在也不是常用字,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5)

(的小篆写法)

3、<上艹下欳>。读作kuǎi。《说文解字》里给的解释是“艸也”,基本没有任何解释,就是一种草,没具体资料,能查到的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形,花褐色。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用来编席,也可造纸。”再没有更多解释,在网上翻了好长时间的资料,能找到的只有这样一个草的样子,就是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6)

(蒯草的样子)

这个字现在大多通“蒯”,古代就写作“上艹下欳”,这个“蒯”字,现在多用作姓氏,真正释为一种草的情况,很少了。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7)

(蒯)

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8)

(蒯的小篆写法)

4、蔞。读作lóu。《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也。可以亨魚。”有些资料上说,蔞指的是蔞蒿,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羽状分裂,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淡黄色,嫩茎可吃。这其实是《尔雅》里蔞的解释,《说文》里的蔞既然是可以烹鱼,那么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这里的蔞应当指的是“假蔞”又叫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 、蛤蒟、酿苦瓜 、封口好、毕拔子、假荖、蛤荖、猪拔菜、荜拔、 巴岩香、猪嫲蒌。它的样子大致是这样的: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9)

(假蔞)

对,它当然有突出的膳用价值,可以用来烹鱼,做肉菜的辅料,可以去除异味。如果解释作蒌蒿显然就不符合《说文解字》里“可以烹鱼”的解释了。

这个字另外还有其他读音,读作lǚ时,组词萭蒌,是校正车轮的工具。读作jù时,指的很可能是木耳;读作liǔ时,指古代贵族覆盖在棺上的彩帛或绘在棺外板上的彩绘。但主要的的读音及字义是上第一个,后面这三种读音,较不常用了。它的小篆写法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0)

(蔞的小篆写法)

5、藟。读作lěi。《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艸也”此外还引用了《诗经》里的一句“莫莫葛藟。”现在资料显示的这个字有四种意思,分别是:(1)、葛类的蔓草名,这应当是《说文》里的本义,《玉篇.艸部》里“藟,藟藤也。”《诗经.国风.樛木》里说:“南有樛木,葛藟累之”陆机给了解释说:“藟,一名巨瓜,似燕薁,亦延蔓生,叶似艾,白色,其子赤,亦可食,酢而不美 。”样子大致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1)

(藟)

(2)第二个意思就是形容词了,“缠绕”的意思;(3)第三个意思同花蕾的“蕾”,就是含苞未放的花朵。(4)第四个意思指祭祀时用以降神的酒,用郁金香和黑黍酿造。

藟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2)

(藟的小篆写法)

6、蒬。读作yuān。《说文解字》里给的解释是:“棘蒬也。”再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了,那么,什么是棘蒬呢?其实就是中药里的“远志”《尔雅.释草》里说:“葽绕,棘蒬”郭璞解释说: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它的样子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3)

(远志)

远志众所周知的中药,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是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圆柱形,长达40厘米,肥厚,淡黄白色,有少数侧根。它中药的样子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4)

(中药:远志)

关于远志有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谢公即谢安也。”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桓公的有意刁难,谢公的装疯卖傻,郝隆的机智妙答,人物不同的性格就跃然纸上,他们讨论的药草,就是“远志”,远志这味中药,因为名字的缘故,被善用象征的中国文人比喻为”远大的志向“。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5)

(《世说新语》书影)

蒬的小篆写法如图:

和草类植物有关的字(几个活在说文解字里的与植物有关的汉字)(16)

(蒬的小篆写法)

我们已经说过,艸部汉字多是艸的名字,或者艸的状态,或者形容草的样子的字,这样的汉字有四百多,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祖先,他们跟自然界最初的关系,就是从身边的植物开始的,拿它们吃,拿它们治病。食材和药材,是古人对于植物早期的认知,我们还将有一段时间在沉在这种“神农尝百草”的状态里,好在,这些汉字仍然活在《说文解字》里,这很幸运,但解读起来却很枯燥,谢谢大家对如此枯燥的课程的持续关注。

(【说文解字】之6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