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抗疫事迹 山西大学抗疫纪实

学院抗疫事迹 山西大学抗疫纪实(1)

第九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利用为师生检测的间隙匆忙吃午饭。

学院抗疫事迹 山西大学抗疫纪实(2)

辅导员在为整栋楼学生备餐前互相加油鼓劲。

学院抗疫事迹 山西大学抗疫纪实(3)

环境与资源学院女生宿舍的小型读书会。

学院抗疫事迹 山西大学抗疫纪实(4)

山西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准备早餐。

学院抗疫事迹 山西大学抗疫纪实(5)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家长为学校捐赠1000公斤无公害蔬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来不及赞叹春意盎然的美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所百年学府的宁静。

太原市小店区突发4例新冠肺炎核酸初筛阳性感染者,确诊病例临近山西大学东山校区。4月3日凌晨,接到小店区卫生局通知后,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并迅速成立三校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学校各方闻令而动,主动出击,迅速展开战“疫”行动。4月6日,坞城校区内发现一例初筛阳性感染病例,学校迅速采取了最严密的防控措施,坞城校区封闭管理再升级,学生们居寝隔离,另外两个校区所有课程采取线上授课方式。4月11日,三个校区全部按照封控区要求管理,学生不出楼、不跨楼层、不在校内活动,一日三餐由学校免费配送。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以及相关方面的全力支持下,山西大学全体师生经过近20天的战“疫”,终于迎来“疫”过天晴。4月21日,首批779名结束校外健康观察的同学有序返校。4月22日,山西大学坞城校区恢复正常秩序,春日美丽的校园里又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绽放着年轻人的活力,与东山校区、大东关校区相映生辉。

4月21日,首批779名结束校外健康观察的同学有序返校。和煦的阳光洒满校园,绿意葱茏,花开正盛。公寓楼前高挂的“欢迎回家!”红色条幅格外醒目。大巴驶进校园,同学们纷纷通过车窗向外张望,看着熟悉的校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数学科学学院的川同学坐在车上远远就看见了校门,瞬间觉得无比安心。这段时间收到很多老师同学的关心,收获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回到学校,听到那句“欢迎回家”倍感温暖。中午的盒饭上写着“赶紧吃饭,阿姨有点想你了”,学校实在太暖心了,但他或许还不清楚,为了这一刻,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我已到岗,请党放心

“山大”有多“大”?

学校总占地面积3000多亩,有坞城校区、东山校区、大东关校区3个校区,在校学生达3万人。

学生们“非必要不出寝、不跨楼层、不串寝”,由学校提供一日三餐,封控期间,除了下楼去做核酸检测,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洗漱间。

教职工们多数都居住在学校附近,小区被划为管控区,无法入校,后勤员工更是因所住的小店区几个村子都属于封控区,无法返岗,人手十分短缺。

“我已到岗,请党放心!”“组织需要我,我必须带头工作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不要怕,天塌下来老师顶着。”“请随时与我联系,我是你的辅导员!”战“疫”号令一出,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健康监测、数据统计、物资供应、生活服务、环境消杀、核酸检测、配合流调、心理疏导……每一个最需要的角落都能看到党员志愿者们忙碌而温柔的身影。他们舍小家守护大家,为学校战“疫”注入坚实力量,践行着“急难险重任务,我在第一线”的誓言。

“如果学院疫情防控需要,我愿意和辅导员一同入驻校区开展工作。我是一名老党员,而且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比年轻辅导员更有经验。”自动化与软件学院组织员王国民主动向学院发出请求。2022年12月15日是王国民将要退休的日子,他有36年党龄,在学生管理和党务工作岗位上工作了39年。

校医院院长龙雅丽接到紧急通知后,来不及和爱人孩子说再见,迅速赶往校园,披上白衣,投入战斗。与此同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辅导员王帅、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郭瑞云和王晓栋,也紧急赶到了学校。

4月3日,凌晨5时许开完会,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闫建霞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第一时间返回学校,关键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是她始终如一的坚守。与两名辅导员在办公室住下时,没有床铺,他们便打地铺睡觉。

同样在这一天清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张旺旺乘坐的高铁刚刚启动,他在节前向学校提交了请假申请,准备回家筹备婚礼。看到群里“取消假期,立即返岗”的通知,他二话不说就从榆次下车,直接返回学校,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因为张旺旺是几名辅导员中唯一的男性,几天来搬运物资等苦活重活,他是主力。膝盖肿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大家让他去校医院处理一下,他却非要先到岗,然后又拖着受伤的腿工作去了。

……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迅速组建战“疫”临时党支部145个,党员先锋队86个,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队90个,在酒店隔离点建立党团小组62个。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紧要关头、关键岗位挺身而出、持续作战。校内教职工们通过驻校工作、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24小时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守护师生健康安全,毫不退缩、寸步不让。师生守望相助、并肩奋战、共同面对这一场不期而至的疫情。

被疫情拉开的距离,就用爱去填满

疫情来得突然,山西大学因部分保安居住在封控区无法到岗,人手极为短缺,59岁的任样民承担了12小时夜班岗。

4月8日这天,夜里温度骤降,令德十六斋楼上的一名同学担心他穿衣单薄而受冻,特意从窗户扔下包裹,为他送上棉衣御寒。任样民以为是谁不小心丢下东西,隔空对话后才得知是这位同学送棉衣给他。他要给同学送上去,同学没有说自己的楼层,只是一再强调:“叔叔,辛苦啦!晚上冷了就穿上棉衣。”

“车来了,我们的生活用品来了。”“大白”蹬着三轮车,载着满满的生活用品驶来,牙膏、牙刷、洗发水、卫生纸……这些物资清单上必要、急需的物品正一件件送到同学手中。

“学校隔离餐太棒啦,今天有饺子!”“今天发了苹果,又大又甜。”……为了保证在校师生按时吃上热乎饭,各个食堂全力运转。“不知道今天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又会准备什么好吃的。”“我们被学校照顾得很好,一日三餐都有送到,很丰盛很好吃。防疫物资也很充足。”同学们纷纷晒出三餐,随时记录生活点滴,回应家人朋友的关心。

学生的满意来自于学校的倾心呵护。学校以保证师生安全和需要为第一要务,坚持“一天一研判”“一天一调度”工作机制,每天对学校疫情防控举措、防控效果、人员安排、物资保障进行及时评估。校党委宣传部进行全天24小时舆情监测并建立24小时舆情“日双报告”制度,每天8:00至20:00、20:00至次日8:00,形成舆情报告单,随时了解舆论走向,分析师生需求,快速回应,构建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措施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厨师们长时间劳作,很多人磨破了手掌,勺子都握不住,仍然坚持工作。配送人员因为要到学生公寓去,必须穿防护服,每餐全校搬运的饭菜总量有近12吨,他们要把这些食物搬上车,拉过去再搬下车,回来之后,防护服都不用拧,用手轻轻一捏,水就能往下流。

公务用车服务中心从4月3日早上6时20分接到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7时20分前人员到岗,8时到达东山校区执行疫情防控任务。坞城校区保卫部每时每刻都有20余位同志在户外值勤,其他人员全部处于备勤状态,随叫随到。

山西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郎永杰第一时间逆行上岗,一天24小时坚守岗位。谈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的最大感受是,除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和爱。大家用最淳朴的方式诠释着抗疫的决心,在平凡的坚守中书写着不平凡。

别样的时光,一样的成长

为了掌握好学习的节奏,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令德三斋431宿舍的李哲涵同学开始学习“直播”,摇身一变成了“直播达人”。在直播间,李哲涵利用自己的平板电脑,线上分享解题思路,评论区时不时会提出一两个问题,他也会耐心地做出解答。

“直播其实是一个‘试金石’,既可以与线上的观众互动,又能从侧面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更能让外面的人知道学校现在的真实情况,并带领宿舍同学共同探讨、学习。”李哲涵说。

4月13日下午,令德六斋511宿舍的罗荃早早等候在电脑旁,15点整,初民学院组织了数学建模大赛线上经验交流会,由202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初民学院的王婧蕾和张鹏同学分享经验。令德六斋510宿舍的李钰栋认真听完了交流会说道:“报告令我对数学建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知道了这是一个漫长且辛苦的准备过程,需要了解各种模型的原理和应用,且组内分配任务要明确,每人至少需要掌握其中两项技能,才能在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数学建模比赛形式是以建模 编程 写作为过程,最终提交论文作为结果,组队时尽量跨院系、跨专业,发挥出1 1 1>3的效果。”令德六斋519宿舍王思涵边听边做着记录……

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1801班的女孩子们将要毕业,虽然专业学习任务较少,但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几日的居寝生活让她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实自己。605宿舍的孙泽颍同学动员全班10位女生举办读书会活动,分享交流各自的近期读物和读后感。605宿舍的4位女孩分工合作,共同阅读学习了《长安的荔枝》。

疫情发生后,4月6日,山西大学坞城校区停课,4月11日,东山、大东关校区停课,4月15日东山校区、大东关校区线上复课,4月17日坞城校区线上复课,“线上课堂”走进了“千家宿舍”。

4月17日凌晨,山西大学教务处发布了《教务处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办公指南》,公布了本科教务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督导、专业建设等7项工作的线上办公指南,其中包括20余名工作人员的个人电话和邮箱。

这则凌晨的通知,翻开了全校抗疫进程中新的一页——复课。“抗疫不停教”“封控不停学”。复课的通知一出,学生们纷纷在朋友圈刷屏表示期待。

最美人间四月天,读书奋进正当时。教育科学学院201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田嘉文同学说:“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虽然彼此不能相见,但看到老师们熟悉的面孔和笑容,依旧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温暖。”

与此同时,正在酒店接受健康观察的1786名学生也都拥有了一张安静的书桌。

“时代向前,吾辈向上。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教会了我们很多,也为我们的青春留下了一抹别样的色彩。”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王鑫悦在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行话。

有幸被照亮,愿做一束光

应该说,山西大学此次抗疫,是八方支援、同舟共济的成果。

报告首例新冠病例以来,太原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卫健、疾控、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的专班,“搬家式”进驻山西大学,学校遇到困难,专班一站式解决。第一时间帮助学校在4个小时内统筹调度了三个城区的29家隔离酒店、204台次救护车、57台次公交车,分五批次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1786人。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山西大学捐赠各种抗疫物资。

有幸被照亮,愿做一束光。

4月12日22:00左右,化学化工学院令德八斋504宿舍的史佳欣、王秋艳躺在宿舍的床上商量好,明天要并肩请战参与一线抗疫人员子女关爱行动,用知识聚微光,云端助力一线抗疫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我们帮助的小朋友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姑娘,她的爸爸妈妈是学校后勤的双职工,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在学校保障同学们的生活,为了能够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决定一起为小妹妹解决在数学学习上的问题。”课前准备、多方案预备、生动讲述,把细节做到极致,保证小朋友能够理解。

她们参加的是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活动4月12日22:00上线启动,两小时内,就有1200名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迅速集结,报名“请战”。4月13日下午,首批150名志愿者精准匹配50多个一线抗疫家庭,以“多对一”形式成立线上辅导小组。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安纪元看到老师和党员志愿者为了核酸检测忙前忙后,想着怎么能减轻工作量又确保不漏一人。安纪元想到使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登记信息,于是开发出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可直接定位对应同学的宿舍号,实时查询已经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数和没有进行核酸检测的同学名单。

4月13日,文学院研究生张冉拍摄的抗疫短片《重逢》上线,被各媒体竞相转载。片中山大操场上的歌声,熙熙攘攘的餐厅,校园里盛开的丁香花,文科楼理科楼里的书声琅琅……引起了无数师生、校友、网民的共鸣:“坞城路92号的春天,是一代又一代山大人最美的记忆。一百二十载,岁月如歌;两个甲子的轮回,沧桑砥砺。……期待重逢的日子。”“视频背后流淌的是我们山大的一种精神,一种传承,百廿芳华,历久弥新,是这所校园赋予了千千万万山大学子做人的坚定和力量!”

来源:山西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