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

来源:【红星新闻网】

9月17日上午,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重汽成商”)大门口,满载零部件的货车陆续驶入,直奔厂区车间,工人们迅速将货物卸下,再搬运到产线一侧备用。在重汽成商的总装线上,目前每5分钟可下线一台重卡,三分半钟下线一台轻卡。

距离重汽成商40多公里外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神龙汽车成都分公司、领克汽车成都工厂、一汽丰田成都公司、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产线也同样呈现忙碌的制造场景。

近日,成都众多车企一手应对疫情挑战,一手抓生产保订单,在特殊战“疫”时期推动企业实现稳产保链。

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看,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成都汽车产业在今年初就已呈现企稳发展态势,而在疫情影响之下,通过在产业链、供应链等环节推出系列举措,成都汽车产业韧劲和拼劲逐渐凸显。

“压力测试”挑战之下

多家车企实现稳产保链不断档

9月上旬,成都不少车企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打了一场稳产保链“攻坚战”。9月1日,根据成都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不少工业企业采取“防疫泡泡”模式,推动企业产线在“闭环”状态下正常运转。

9月1日下午6时起,神龙汽车成都分公司近2700名员工正式进入“闭环生产”模式。神龙汽车成都分公司综合管理分部主任刘明俊透露,公司今年预计生产超10万辆车,约有30%以上供出口。而在产品“出海”方面,该企业在年初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今年3月2日,1222辆凡尔赛C5 X整车出口海外,刷新了神龙汽车有史以来单次整车出口的最高纪录,也提升了“成都造”汽车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1)

神龙汽车成都分公司生产线车间,工人正在安装车辆。(王效 摄)

产量大、任务重、周期短,如何确保企业稳产达产?对车企而言,特殊时期的有效方法是在“闭环生产”模式下相关配套企业实现同时“闭环”,让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档。在成都相关部门统筹安排下,战“疫”时期有7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与神龙汽车成都分公司一起进入“闭环”状态。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时“闭环”稳产保链的案例不在少数。本地供应商与领克汽车成都工厂同时“闭环”,确保车企零部件供应稳定。统计数据显示,9月1日至14日,领克汽车成都工厂累计生产整车超5000台。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后,该企业正全力冲刺年产整车10万台以上的目标。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2)

神龙汽车成都分公司生产线车间,工人正在安装车辆。(王效 摄)

战“疫”期间,成都车企“拼生产”呈现你追我赶态势。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9月1日至13日,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累计生产整车约6000台,产值超10亿元。另一家车企也表现亮眼。9月13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日产整车达1360台,刷新了该厂单日单班整车产量生产纪录。统计数据还显示,9月1日至13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累计生产整车12889台。

实际上,今年年初以来,成都汽车产业就已释放澎湃动能。据成都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成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1.0%,上述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其他行业。随后,成都汽车产业一直保持企稳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成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3.6%。

市场订单持续不断

新能源汽车释放产业新动能

近日,在四川德阳召开的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上,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蜀都客车)生产的新能源公交车受到参展人士的关注。今年以来,蜀都客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市场,取得了产销两旺的成绩。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3)

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蜀都客车)燃料电池旅游通勤客车

“今年下半年,公司努力克服高温、疫情影响等困难,高质量完成了成都大运会纯电动公交车等订单的交付,研发并推广了全低地板电动客车、电动环卫车等新产品。”蜀都客车相关负责人说。

蜀都客车生产的氢能商用车率先在西部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已研发多款氢能商用车产品,覆盖公交、旅游和城市物流、城间物流、环卫等应用场景。来自蜀都客车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公司已累计生产超过223辆氢能客车并投入商业运营,安全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300万公里。

“公司聚焦纯电动和氢能商用车领域,以成都为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将努力打造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商用车标杆企业。”蜀都客车相关负责人说。

在成都市新津区,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成都格力钛”)同样深耕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近日,成都格力钛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企业生产,恢复到以往平均每天12~15台新能源公交车的产能。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4)

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车

成都格力钛党委书记赵中福表示,随着企业恢复生产,企业正在全面冲刺年度目标,“本月底前,将向来自乐山以及贵州遵义的客户交付总计132台新能源公交车。”

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汽车产量达103.4万辆,其中,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5.7万辆,同比增长100%。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8月,成都新能源汽车推广量突破1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7%,其中,8月新增1.65万辆,累计推广量突破37万辆,位居全国非汽车限购城市第一。

利好政策密集加码

多重因素拓宽产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全国主要城市纷纷抢滩新能源汽车产业。而成都多项城市发展“顶层设计”都指向新能源汽车。其中,《成都市“十四五”绿色转型发展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城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城市物流配送车、中小型环卫车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在利好政策的传导效应下,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催生出新的产业赛道——储能产业。今年7月30日,成都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在成都市新津区设立西南运营总部和成都研究院。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已经在新津打造了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近日,宁德时代在新津的电池生产基地与其配套企业一起进入“闭环生产”状态,一刻不停抢抓市场订单。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5)

宁德时代新津基地生产车间

除了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璞泰来、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朋友圈”。

供给的另一端对应着需求,从锂电池储能市场需求侧看,目前成都已有31户企业转型升级生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型214款,初步形成涵盖高中低端乘用车、大中小微型客车、重中轻微型货车以及各类专用车的产品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多重特征,主要受到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

“在传统汽车方面,成都具有基础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优势,具备快速实现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条件。” 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邓小亮说,成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建圈强链行动,配套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举措,凸显了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意志。

在邓小亮看来,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从全国市场看,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期间新能源汽车新增总量有望达到1亿辆(不含出口量)。

“成都及周边地区汽车市场空间广阔,一方面,成都汽车保有量即将突破600万辆,且新能源汽车增量占比已超过35%;另一方面,四川及周边兄弟省市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邓小亮说。

成都汽车整车产量(多家企业刷新纪录)(6)

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车

还有一个特征是产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成都电子信息、新型显示、软件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能够较好支撑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此外,成都聚集了一大批金融基金、创新研发、公共平台、中介服务等机构,能够较好支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邓小亮分析,成都及周边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矿产、绿电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成都已吸引众多动力电池企业落户,这将进一步带动完善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葛泓雨责任编辑:马兰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