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

在我们的印象中,虽然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这几个经济大省各有千秋,比如江苏的制造业(以外资为引擎)、浙江的民营经济(小商品起家)给人以某种富的主观印象,但其城市化水平却远不如珠三角地区。

江浙两省缺乏高峰城市的因素或许能够解释部分原因,归根结底,是经济的虹吸能力不够,城市能级低,资源分散,导致对高端生产要素吸收能力较低,在头部城市竞争中,缺乏核心王牌。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1)

深圳

杭州的运气是不错的,诞生了一个阿里巴巴,形成了一条超级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了自己的经济特色,直接一脚踏入顶级阵营门槛,名利双收。其背后,也离不开整个浙江民营经济要素的汇聚,再续“天城”传奇。

但阿里巴巴或许是例外,杭州的经济体量和城市规模仍然差广深两个档次,其城市规模在长三角也只能屈居第三,继续做它沪宁杭的第三足。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2)

杭州·钱江新城

是江苏或者浙江的政策资源不够吗?浙江或许如此,但江苏恰恰相反。苏州拥有全国最多的开发区,是数省之和,在90年代国家外汇储备一半以上投入了这座小小的地级市;如果说深圳的特区政策一开始是允许局部试点的话,苏州就属于遍地开花,其经济权限某种程度上令深圳难以望其项背,这就是苏州园区“比特更特”说法的由来。

深圳就像一个被给予行囊,然后自己出去自力更生探索的孩子,完全是放养;而苏州的背后是整个江苏省加一座大上海,江苏部分拿走了苏北的利益去大力发展苏州,最典型的就是耕地红线的转移。浦东开放后,受益最大的不是老上海,而是无冕之王苏州,昆山由此成为全国最强的县级市,令几乎所有地级市黯然失色。

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广东只是得风气之先,却并不是被给予最多的,更多是先行先试的摸索,期间起到了试误的作用,而成功的经验可能直接就被苏州复制。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3)

既然如此,广东何以仍然傲立潮头?我们认为是思维、市场机制和智力创新。无论江苏如何强调外向型的灵活性,其最为瞩目的苏南模式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大政府的模式是江苏经济的主基调,是一种完全的权力经济。

这就是为何它的经济是以外资、国企为主,而民营经济的小作坊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外资和国企的色彩,或者是由其衍生而来,或者是已然融为一体,它的经济模式的核心就是配套加工以及合资企业的零件供应,这和广东、浙江截然不同。

江苏模式的核心点在于“引进”,而不是“创造”,而如果说浙江是“小创造”,广东就是“大创造”,广东的要素配置能力最强,以深圳为首,有着深层次的创新。深圳玉成名副其实的科技之都。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4)

昆山

而苏州却成为近两年“引进”名校的最大地市,被称为最大的“名校收割机”,基调仍然是引进。本身就坐拥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西交利物浦等的苏州,大手笔一口气又是几十所著名中外学校,力度比深圳大得多,似乎比科教文卫资源贫乏的深圳更加焦急。

广东发挥了市场的最大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市场机制,而江苏很显然,这一方面在粤浙苏三地中垫底。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5)

深圳和广州集合着全国性的要素配置,其企业、金融机构等实体的经济影响力覆盖全国,具有主动的经济投射力。

两地的资本实力同样强大,华为、中兴、企鹅、平安、南方电网等等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只是一个小小缩影,全国各地都有穗深企业的投资项目就是最为明显和普遍的表征,而江苏则更是遍布广东企业的地产项目,来自穗深的又是大头。

穗深企业还大量走出国境,实现资本输出,甚至进行跨国并购,经济能量直追京沪港。而江苏,仅有南京一城实现了资本输出,但输出额偏小;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6)

被南京企业收购的英国百年玩具品牌

相反苏州是最大的被输入城市,其本身只是资本的角力场,上海的流水线,处于城市链条的中下游,城内的标志性建筑皆是上海、广深甚至省内南京的投资产物。

苏州综合实力偏弱、城市能级较低的原因中,以上便是主因。苏州的“弱”决不仅仅只是行政级别低、科教文卫弱、没有机场这种表象,从经济角度本身出发就能找到答案,不必求诸其他。

苏州城市规模不大、经济辐射力不行,其本身只是各大城市的“后花园”;而从生产层面来说,它却又是江苏GDP最高的大市,投入的经济资源最多,这就造成省内资源互相稀释,互相掣肘,形成无效竞争,同质消耗。“有高原,无高峰”,是江苏城市、企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共同特征。同时这也是江苏转过头来提省会战略的渊源。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7)

广州·中国南方航空

这方面,杭州在努力向穗深看齐,这里不再赘述杭州企业方面,杭州资本对外输出也是举足轻重的,杭州是仅次于京沪深的第四大资本城市,不言而喻。

而另一个方面,也是本篇的重点,那就是反映在一个特别重要的数据上的事实,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杭州的经济实力,以及这些年的进步——城市资金总量。

城市资金总量是最能够全面把握城市综合发展情况的经济数据,历来为各大媒体所聚焦。这个经济数据某种程度上比GDP重要得多,也可更加清晰地看出各大城市的相对位置。深圳、杭州两大创新力强悍的城市,它们的增速也是最快的,均在20%上下。最近,在人才吸引力上,杭州、深圳两地也位居全国第三、第四,这并不是巧合。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8)

尽管如此,深圳还是一骑绝尘,它的经济实体体量实在是太大了,更准确地说,它的全国性企业更多,这和企业市值也是息息相关的,更何况它还有一张深交所王牌,由此拉开了它和广州的差距。

杭州是仅次于北上广深的第五座强市是问题不大的,第六应该数南京,因为差不多资金规模的成都和重庆皆以人口取胜,一个是南京的2倍多,另一个是3倍多。

然而,深圳几乎相当于江浙杭、宁、苏三地之和,这个数据,一下揭开了所有笼罩在纷繁表象上的面纱,让人豁然开朗,真相了。

杭州苏州南京对比(从这里来看一目了然)(9)

欢迎对城市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我们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