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白登山之围(西汉白登山之围)
应平台的要求,写了一年的情感文案,感觉太累了。
从今天起,不再写情感文案,回归老本行,写史评影评以及玄幻。
说一下汉高祖刘邦白登山之围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
冒顿可谓具有雄才大略的枭雄,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
冒顿虽然没有学过兵法,但在实战经验中也成为了一名很合格的君王兼帅才。
秦末战乱,由于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中国北部的统治。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称帝,大封诸侯,其中异姓诸侯王有七位,其中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阳翟地处中原腹地,刘邦认为韩王信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匈奴为名,将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为都。
不久,韩王信上奏,说晋阳离边疆太远,不利于守御,请求将王都迁到更北方的马邑(今朔州),得到刘邦批准。
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
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
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攻下太原郡。
大家都对汉高祖刘邦被冒顿困白登山,为何战神韩信却未参与此战一直很疑惑。
倘若韩信参与抗击冒顿的战役,那必定是历史上很辉煌的一笔!也断断不会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山之围,险些回不了老家!
说起战神韩信,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情英雄!
韩信在楚汉之争中,逼死楚霸王项羽,助刘邦登上了帝位。
但刘邦疑心太重,总怕韩信谋反,处心积虑地算计韩信。
刘邦登上帝位后,封韩信为楚王,驻扎在楚国旧地。
刘邦眼巴巴地看着战神韩信,日夜寝食难安!
老刘同志害怕啊,害怕韩信谋反!
“屋漏偏遭连阴雨”公元前201年,韩信当年的莫逆之交,楚霸王项羽的部下旧将钟离昧在项羽死后流落江湖投奔了韩信!
韩信身边被刘邦安插的耳目密报了刘邦,刘邦更加忌惮韩信了。
后钟离昧为保韩信安危,自杀,韩信携带钟离昧的首级去面见刘邦请罪,刘邦将韩信降为淮阴侯,困于京城。
韩王信与冒顿勾结攻打西汉,韩信正被刘邦困于京城。
刘邦断断不敢将兵权交给已经不再信任的战神韩信,刘邦怕放虎归山。
刘邦带领谋士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御驾亲征,的确鼓舞了士气,连连取胜。
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重创韩王信。将领王喜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逃奔匈奴。
汉军在晋阳打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乘胜追至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再次击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
由于汉军节节胜利,刘邦产生了轻敌思想。
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
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
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
刘邦数次突围,未能成功。
关键时刻,一个非常八卦的消息救了高祖刘邦。
谋士陈平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小道消息,说冒顿对新娶的阏氏很宠爱。
机灵如陈平,马上奏报老刘同志走“夫人路线。”给冒顿的阏氏送了好多的金银财宝,阏氏的“枕边风”很管用,冒顿马上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
当时可谓是天助高祖刘邦。
突围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老刘同志顺利撤出包围圈。
“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
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纳刘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将汉室公主嫁给冒顿,结为亲家。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高祖刘邦若不猜忌,韩王信不会勾结匈奴,淮阴侯韩信也必会参与抗击匈奴之役,断无被困白登山之耻,也绝不用汉家女子和亲求得暂时的休战!
刘邦驾崩后,惠帝刘盈柔弱不堪大任,吕后参政,吕后薨逝,陈平等谋士协助刘恒诛杀吕氏一族,刘恒登基为文帝,之后景帝,史称“文景之治”。
在“文景之治”的舞台上,有个女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文帝的皇后,景帝的老妈--窦漪房。
窦漪房咱们在下一个章节里说。
“文景之治”后的盛世名君--汉武大帝刘彻,重用卫青霍去病重创匈奴,在汉史上是浓重墨彩的辉煌一页!
今天只是论述的白登山之围,关于窦漪房,文帝,刘彻,以及刘彻的老妈王娡,卫青,霍去病,只要我有时间,咱们会在每个章节里逐一论述。
我是笨笨猪,谢谢关注。
喜欢我,请关注我,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