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经典诗词(能在史册留下美名)
谢道韫是历史上的传奇才女,出身名门,周围一大家子都是名人,她自己也十分优秀,凭借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获得咏絮才的美称。
谢道韫的诗文写得很好,可惜传下的诗作不多,其中一首为《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这是一首玄言诗,主要在称赞泰山的雄伟与美妙。当时由于处在东晋晚期,政治矛盾尖锐,大环境很不友好,所以谢道韫便生出了归隐山林的念头,理想中的居所便是泰山。
泰山巍峨高大,它是如此的静穆幽远,清秀而又富有灵气。谢道韫用不输给男子的矫健笔力,形容出泰山的高伟,同时又笔锋一转,抒写自己的坎坷身世,表达自己不甘屈服的精神。全诗大笔挥洒,气度非凡,甚有气势。
唐代:薛涛唐代才女很多,光是公认的就有四大女诗人: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和薛涛。
薛涛自小就展露出了惊人的天赋,她原是官家子女,却因为父亲官场失意而全家被贬到四川。
父亲去世后,薛涛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困顿,不得已之下她在16岁那年入了乐籍,因为长得好看,才华又极高,薛涛红得发紫,成为当朝奇女子。
薛涛留下的诗词较多,这里就多欣赏几首吧。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是薛涛最为人传诵的名篇之一《送友人》,被认为可与“唐才子”们竞雄。
诗的前两句写景,草木苍苍与生寒夜色,让人想起了《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境。
后两句惜别,写离别怀人的忧愁,音调美,情味也婉转悠长。诗意层层推进,娓娓道来。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这是一首清丽的写景诗《题竹郎庙》,描写了蜀地的民间风物,诗的前两句写傍晚时分的庙前景色,参天古木,夕阳映青山;后两句通过笛声更彰显环境的空灵幽深。
全诗悠扬宛转,意境浑然天成,明代钟惺这样评价它:“缥缈幽秀,绝句一派,为今所难。”
五代:花蕊夫人历史上出现过多位花蕊夫人,五代的这位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孟昶是个极会享乐的人,倒是很符合末代帝王的特性,在后蜀被赵匡胤灭掉之后,花蕊夫人也顺势被俘了。
正是这个时期,花蕊夫人作了那首著名的《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诗的意思很明了,后蜀君臣奢侈误国,直到宋军压境时,唐唐一国之君也没有丝毫抵抗,最终屈辱投降。
花蕊夫人身处深宫,自然无法及时知晓消息,也没有出力,但她却有廉耻之心,也颇有几分胆气,也正因此,花蕊夫人颇得赵匡胤赏识。
宋代:李清照李清照不仅是整个大宋最耀眼的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个性的才女,人送“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不是白来的,她的词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代表作也极多。
所以这里不具体写哪一首,就挑一挑少见的佳句,反正信手拈来,每一句都很美。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莫说杯深酒太浓,人还没喝多少,心里就已经醉了。能感受到词人的绵绵愁思。
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倚楼无言,愁郁连琴声也驱散不开,远处云雾笼罩峰峦,正是暮霭沉沉的傍晚时分。
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熏炉中沉香将尽,轻烟在室内袅绕,飘散出醉人的香气,午睡醒来,才发现自己这一觉竟睡得那样香甜,连花钿都落在了枕边。
明代:方维仪方维仪不仅是诗人,还是优秀的画家,她博学才高,深受时人敬重,在多个领域都有成就。
方维仪身世比较凄苦,生活在明末家国动荡时代,对山河破碎的现实有着更强烈的感受,有诗《出塞》如下:
辞家万里戍,关路隔风烟。赋重无馀饷,边荒不种田。
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倚赖君王福,何时唱凯旋。
诗中抒写了从军的艰辛,讽刺了沉重赋税下官吏贪赃的现象,对社会有着较深的感悟。
她还有一首《死别离》也很动人,诗中写自己的坎坷身世:
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与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余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
日日复如此,我心徒自知。
在历代女诗人中,像方维仪这样有着博大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细腻感知的并不多见,沈德潜对她的评价蛮高,评为女中老杜:“如读杜老伤时之作,闰阁中乃有此人!”
清代:贺双卿据历史上形容,贺双卿生得美若天仙,令人“惊为神女”,她虽然出身农家,但才情却是一等一的,甚至被后人推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暖雨无晴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
也许是因为出身农家,贺双卿平常接触了不少农活,所以她的词中有了如此接地气的生活。
我觉得这样的词真是可爱,读起来也新颖,何况她写得还很清丽。描写的田园景色仿佛是散发着清香的山谷小花,被路过的牧童摘了去,插在头上晃悠悠地走了一路。
下片写自己干活时的苦楚也很真实,这样被挑剔与责骂的生活就是她的日常,她当然忧愤又满腔苦楚,但现实无能为力,因此也只有寄情于诗词。
那份在不幸中出现的纸笔,正是她度过漫长苦楚的精神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