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慈禧太后的一生(慈禧太后的另一面人生竟如此不堪)
毫无疑问,《太后与我》是一本香艳的书,类似我这种吊儿郎当看书的人,总会不由自主想起曾经看过的《品*花*宝*鉴》。两本书中,都对同性之间的爱描写惟妙惟肖,无论太监或者戏子都自得其乐。读来内心波涛汹涌,未免就会想起“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这句话。
除开同性之爱环节,作者主要写的还是慈禧太后与时任英国驻华外交官的“我”的感情纠葛,自然还包括了与床有关的那回事,所以此书更确切的名字应该叫《太后情史》。
太后與我 作者: 埃蒙德‧巴恪思 出版社: 新世紀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ISBN: 9789881943088
《太后与我》所描绘的晚清宫廷生活较为宽泛,不仅涵盖了如前所述的同性恋,也有虐恋、兽恋等令人匪夷所思的专门章节描写。
尽管多数人认为这本书仅仅是打着回忆录的幌子,行着小说的事,但其中对清末世俗、官场、宫廷的种种描写,仍让我半信半疑:至少可以当做野史来欢愉,至于真实部分所占成分究竟多少,还是让历史专家和学者来考证。
末日帝国的皇宫,本就岌岌可危;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能为皇家保存财产,作者得以进入了晚清的上流社会,也就显得无可厚非的。书中所讲述的宫中内幕,以及后宫生活细节,实在是非亲身经历无法得知。
皇家的神秘,一般人又怎么能窥探得到。从作者对接触最多的李莲英和慈禧的描绘来看,也是栩栩如生,毫无半点虚假。但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67岁的老太太会在书中所描写那样的青春永驻的体貌,也实在想象不出皇家满是秽乱不堪的状态居然至今仅有这本书中才得以展现。这便是我阅读时的纠结之处。
太后与我 作者: 德龄公主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 ISBN: 9787535461285
但抛开那些矛盾的阅读心理不谈,埃蒙德·巴恪思男爵无疑是一个善于记录和思考的人,这从其文中所描写的某些历史细节可以看出。譬如文中所描述的:“太后赐我尚书职衔,一品顶戴,世袭二等爵,令人艳羡的两眼花翎,一套春秋朝服”。此处若是抛开注释内容,并无惊奇之处。
但注释中的对比和之后的详细介绍,无疑让作者的话语增加了可信度。至少从我这样的庸众看来,那确实有些真实。我们内心何尝清楚,历史的真相往往会十分震惊和可怕,只是因为害怕我们总会故意掩盖真相。
而另一方面,从是作者对与慈禧交流的话语的记录中,又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可相信。似乎每次交流慈禧都会去讲述她所了解的国外之事,譬如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侍卫是否恋爱,又如孟加拉的妓女爱上富家青年等,在我仅有的知识范围内,慈禧似乎并未有如此博学或者八卦。
再谈及67岁的慈禧与29岁的巴恪思之间,其中情节有些细致得过分,过分的是巴恪思将一切与国体相连,仿佛受宠幸便要为国争光一般。而从这样的细节中,丝毫看不出两人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
说埃蒙德·巴恪思男爵对慈禧毫无感情,又未免过于武断。至少书中他会见缝插针地讲述送别慈禧灵柩的情节,以及对孙殿英挖掘她那“圣体”的怨恨,读到最后居然会有悲戚之感。王朝的覆灭,显得如此彻底,那急于颠覆的心态昭然若揭也让人唏嘘不已。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作者: 叶赫那拉・根正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 ISBN: 9787800846755
当然,撇开《太后与我》的真伪不谈,而就那些风月故事所能见到的历史一角而言,这本书也还是能让人窥斑见豹,至少晚清飘摇中的种种风貌在其中都有体现。
譬如慈禧谈及八国联军进军京师,她“扮成农夫状”仓皇逃离,而于后门将珍妃投入井中;又如受荣禄之邀,在大学士府内所见所闻所感,其中对满清大臣的描写实非亲眼所见而不能;再如对庆亲王及其王室风波的记录,还有最有争议的光绪之死的表述和分析,不得不让人信以为真。似乎一切都有出处,一切都符合常理。
常理是什么?是在教科书教导下的我,对晚清腐烂历史的固执认识。而这书中漫天的风花雪月,无疑是晚清王朝飘摇中不见政绩,任外强欺凌内患忧心的“铁证”。
故事里的历史,仅会展现一面,或是罪恶或是正直。而《太后与我》,展现的更是风情万种。毫无疑问,出于狭隘的“爱国主义”我们内心并不愿慈禧这样一个清朝实权统治者被标上“不堪”的标签,更不愿意被标上“和外国人不堪”的标签。
按照以往的形象,这个小老太太甚至应该是母仪天下临危难而不动容时刻严肃的状态。在作者的描述中,慈禧是充满欲望的,许多执政措施似乎都是从个人的身体需要出发,整夜缠缠绵绵后去管理朝政和国家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
从晚清到民国 作者: 唐德刚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15-6 ISBN: 9787503462252
这又有些和已经挖掘出的历史相悖离。但也许正因为这些夸大其词的语言,让阅读者难以理解真实的历史中那些存在过的人。
我们的历史,流传最久的除了英雄便是美人,而风月之中所见到的历史,无疑也是最充满人情味和最值得咀嚼的。可有时候,风月无边的魅力,总会湮没历史的真相。
究竟作为私人写作的《太后与我》真伪何辩,也许真要等到李莲英日记被找到后才能证实。但作为普通读者的我,又何必这么较真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