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

王伍福是目前为止扮演朱德最多的特型演员,也是朱德家人和观众心目中最合适的朱德扮演者。他从1980年开始扮演朱德,至今已41年,他的演技征服了三代观众,是囊括中国电视剧所有奖项的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全国朱德特型演员第一人”。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1)

王伍福

1948年,王伍福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兄弟4人排行老大。因为父亲长年有病,家里全靠母亲当油漆工的微薄收入支撑。为了早点工作,赚钱养家,13岁那年,王伍福考进了天津人艺儿童剧团

刚进入剧团的王伍福其实并不喜欢学表演,但不喜欢归不喜欢,生性好强的他还是认真地练习基本功,慢慢就爱上了这个行当。正当他准备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时,剧团却解体了。

但好在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听说天津人艺解体后,马上过来招人,18岁的王伍福再次幸运地被选中了,从此以后他就没离开过战友话剧团,他在团里演过士兵、工人、农民等角色,默默地打磨着自己的演技。

29岁时,王伍福与战友歌舞团的歌唱演员王胜利结婚了,因为收入有限,他们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也很幸福。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2)

王伍福和妻子、女儿

王伍福在剧团的前几年里一直在跑龙套,残酷的现实让他有些接受不了,他渐渐有了放弃的念头。王胜利察觉以后,买了一盆君子兰回来,对丈夫说:“你看,这株君子兰现在还是幼苗,它要长大,要含苞怒放,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你现在就像这盆君子兰,要成功还需要积累和沉淀。”

王伍福这才明白妻子的良苦用心,他在感动的同时也感到自责。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怨天尤人,更加努力地演好每一个角色,渐渐地他成为了团里的演出骨干。

1979年,团里决定筹划话剧《平津决战》,要找一个扮演朱德元帅的特型演员,王伍福被推荐去试镜,没想到导演直接拍板定下了他,这让他激动不已。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3)

回家以后,王伍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王胜利也非常高兴地说:“别说,瞧你那眉眼和脸形,还真像朱老总,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但王伍福心里却没底:“朱老总德高望重,我能演好他老人家吗?万一演砸了怎么办?”

王胜利鼓励他说:“怎么不行?说不定我们家真能出个‘朱老总’呢,那样我就是‘元帅夫人’了!”

有了妻子的鼓励,王伍福全身心地投入了对角色的研究之中。王伍福是天津人,为了练好朱老总的四川话,他专门去找一个四川人练习方言,对方每天教他几句四川话,他回去以后反复练习,第二天又去学新的。

经过精心的准备,话剧在1980年演出时大受好评,还被请到了中南海演出,并得到了杨尚昆、宋任穷等中央首长的肯定。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4)

此后王伍福一发而不可收,开始在诸多影视剧和话剧中扮演朱老总,他的演技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

1984年,王伍福再次在舞台剧《中国革命之歌》中扮演朱老总,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也到场观看演出,她一直拿着望远镜看王伍福的表演,不住地称赞:“真像!真像!”

演出结束后,康大姐上台来和演员们一一握手,她和别人握手时都是笑容满面,但和王伍福握手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而且浑身都在发抖,紧紧地抓住王伍福的手,说不出一句话。事后,其他演员对王伍福说:“你演得太像朱老总了,勾起了康大姐的回忆。”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5)

康克清

康大姐还专门托人带话给王伍福:“演老一辈革命家,要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他们的革命光荣传统。”这句话便成为了王伍福职业生涯的座右铭,让他铭记在心。而且以后他每次扮演朱老总之前,都要先请教他的家人。

1984年清明节,王伍福和妻子一起去八宝山革命公墓拜祭朱老总,去了以后他才发现,朱老总的墓连一个墓碑都没有,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骨灰罐,这就是戎马一生的朱老总留在世上的唯一物件!

王伍福再也忍不住了,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泪流满面。妻子也哽咽着对他说:“就是脱皮掉肉,你也要把朱老总演好!”

王伍福用力地点点头:“我不会让你失望,更不会让全国人民失望!”

从此以后,只要王伍福扮演朱老总之前,他都会带着妻子去趟八宝山,与朱老总进行一次心灵对话。

王伍福在拍戏时曾遇到过许多困难,2005年在拍电视剧《八路军》时,当时正值冬天,却要拍夏天的戏,导演为了避免演员说话时出现雾气,要求他们每次说话前口里都要含一块冰。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6)

这样每天无数次含冰,导致王伍福的牙周炎爆发,整个牙床疼疼难忍,又奇痒无比。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完成了拍摄。

对王伍福说,这还不算什么,拍《长征》的时候,他差点连命都搭上了。在拍摄过雪山这场戏时,剧组在海拔4800米的雪山上拍摄,为了营造出真实的效果,剧组还要使用鼓风机往演员身上吹雪。

有一次王伍福在拍摄时没有站稳,竟一下摔倒在地,滚到了30多米深的山涧里,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全身是伤,两个膝盖肿得老高……

但无论拍戏再怎么苦,王伍福总是报喜不报忧,从不把哭累和家里人说,让家人觉得他在外拍戏一直是愉快而轻松的。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7)

最让王伍福难受的,还是因为常年在外拍戏,一直没能照顾到家里人。王伍福有一次在中南海演出时,父亲因病去世了,而母亲为了不影响他,直到演出结束以后,才告诉他这个消息,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因为当时还有演出任务,团里只给了王伍福一天半的假处理父亲的后事,他处理完就匆匆赶回去了。

2007年,在拍摄建军80周年的献礼片《井冈山》时,王伍福的母亲在4个半月里做了两次手术,但家里人也一直瞒着他,全靠妻子一个人在病床前进行照料。

所以王伍福曾感慨地说:“在我取得成绩时,最想感谢地是我的家人、兄弟,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成功。”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8)

当然王伍福自己也对母亲非常孝顺,每拍完一部戏,他都要第一时间从片场坐飞机赶回天津老家,看望母亲。而母亲也总会提前问好他到达的时间,如果飞机晚点,她就会担心不已。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王伍福总会故意把飞机起飞的时间说迟两三个小时,有时他已经到了天津,但为了不让母亲识破,也会先在附近转悠一会,等应该到家得时候再回家。

2012年11月17日,王伍福在中国伦理学会、广西卫视、湖北卫视、河南卫视、陕西卫视、新疆卫视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演艺界孝星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十大孝星”之一

从艺41年以来,王伍福塑造了70多个朱老总的经典角色,也获得了无数的奖项: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9)

2006年,他凭借《太行山上》获得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2007年,他又凭借此片获得了第12届中国电信华表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2007年,他凭借在电视剧《八路军》中的精湛演技,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

2008年,他凭借《我的长征》获得了第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8年和2009年,他因在电视剧《井冈山》中的脱俗表现,获得解放军第20届电视剧金星奖优秀男演员奖、20年军事题材电视剧突出贡献奖和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2011年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年突出贡献奖。

尽管获得了这么多奖,但王伍福最看重的,却是1999年朱老总的老家四川省仪陇县政府授予他的“仪陇荣誉市民”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10)

因为出演过朱老总,王伍福在人民群众之中也有了很高的人气,但他在生活中处处以朱老总为榜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有一次他出门打车,司机认出了他,表示不收他的车钱,但王伍福还是坚持给了,他说:“我不是朱老总,何况,如果是朱老总坐车,也会付钱的。”

王伍福出演的影视剧都是红色主旋律的,片酬远远不能和那些热门的影视剧相比,在2006年至2007年间的一年多里,他参演了电视剧《上将许世友》,但只有几万块的片酬。

这些年来,也有很多广告商邀请他拍广告和走穴,但他都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扮演朱老总的特型演员,不能借着朱老总的光环来谋取私利,给他老人家抹黑。

由于经常在革命老区拍戏,王伍福和那里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区的经济落后,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很艰苦,王伍福夫妇经常主动掏钱给他们买桌椅和文具,暑假的时候还把他们接到北京去看长城。

演员王伍福访谈(一生只演朱老总)(11)

如今已经年过七旬的王伍福表示,饰演朱德对他来说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他已经为此忙碌了几十年,以后还将继续为此而忙碌下去,无怨无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