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具体事例 爱故乡村歌计划
01十里乡音,处处惊喜
绿树,蝉鸣,天上云卷云舒。
清风,井水,村口树影婆娑。
这是你童年时的夏天吗?奶奶唱着的歌,用故乡的语调一次次重复的小曲,是怎样的?扑蒲扇看流萤的孩子长大了,记忆中的乡音小曲儿,会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东升村·油画般的村落景观
离乡的人奔赴城市化的浪潮,不问归期。为了重新凝聚故乡的精神与人文,2018年,乡建机构“爱故乡”团队开始着手做“爱故乡·村歌计划”公益项目,民谣歌手孙恒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过去3年间,他为全国25个村庄创作了村歌。“村歌计划”通过深入乡村的田野调查,以村民为主体进行创作,辅以专业后期制作,开展在地化的村歌创作。
孙恒和他的新工人乐团
在村歌计划开始的这一年,孙恒已经43岁了。20年前来到北京闯荡生活的“音乐吉普赛人“,20年后亦从北京出发,去广袤的乡村寻找山川风月的声音。
民谣歌手孙恒
城市带动乡村,其方法论经过历年发展迭代已经从最开始的帮扶式变为现在的共振式。在专业乡创机构和乡创人入局后,乡村与城市得以更平等的沟通。早年间的电视下乡、汽车下乡,名义上是带动乡村发展,实际更像是将城市滞销的产品拉到乡下去库存。
种类繁多的下乡活动
现年间的乡村振兴,是依凭当地特色,根据当地发展情况量体裁衣做出的定制选择。“村歌计划”从乡村本身的文化特性、历史沿袭、生活方式出发作文章,结合当地的文化民俗特色,以期更好地达到共振传播的效果。在当地村民们这样强劲的力量加持下,“村歌计划”的项目产出是可喜的。
往期村歌工作坊的参与村民们
四坪村歌音乐工作坊
以“村歌计划”x四坪村为例。
四坪村,位于福建闽东屏南县熙岭乡,有着七八百年的历史,被誉为“福建最美园林式古村”。四坪村保存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非遗项目平讲戏等。村内还有二十余座明清古民居,马头墙、灰瓦片、木门、横梁斗拱,以排叠法布局,依山而建。
四坪村的特色民居
曾经的四坪村,和众多偏远村庄一样,村民离乡,古村凋零。宁德市到屏南县距离101.7公里,而屏南县到四坪村,则还需要开车58分钟。交通如此不便,进而导致四坪的发展极其受限。2017年10月,屏南文创项目启动,四坪古村踏上新生之路。
2021年7月16日,“四坪村歌音乐工作坊”在四坪古村举办。孙恒的团队采用集体创作的方式,和村民朋友们一起共创村歌。了解到四坪的平讲戏后,孙恒团队邀请村中几位会唱平讲戏的老人来到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希望将这具有特色的地方戏曲融入村歌创作当中。
文化的主体是人,村庄的主体是村民,村歌是村民的心声。通过生命故事的分享,聆听心声以看见彼此,这是村歌可以凝聚人心的原因。对于村民们而言,村歌是村庄精神文化风貌的体现。大家一起探讨和梳理村庄大事记,把当地的共同记忆融入了歌词中。不仅如此,村歌的创作过程也是一次乡村文化的复苏过程。
孙恒团队和村民们在工作坊互动
在返乡大学生、村里会唱歌的老人和普通村民百姓的帮助下,四坪的村歌很快创作了出来。在树下的“大树音乐会”举办起来,村民们拉二胡吹唢呐,老人唱起别具风味的古老歌谣……光映在他们的脸上,笑容耀眼。
参与村歌发布会的村民们
“青山云雾一重重,雨廊长长似卧虹。土墙黛瓦新颜焕,柿柿如意挂朱红。”村民们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在月光下唱起了属于自己的村歌。
村歌究竟能够为一个村庄,为一个村庄的村民带来什么?
孙恒说,其实他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觉得村歌可以温暖人心,可以让人的心灵复苏。他说:“村子里边一唱歌,你就会发现那些老人家脸上就有笑容了,小朋友也有笑容了,然后眼睛里面会有光。”
老人们参与村歌的创作
二十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孙恒来到建筑工地给农民工们做慰问演出。孙恒说:“唱歌时工友们都盯着我,他们的笑声、掌声那么质朴、真诚,就像在跟我的兄弟姐妹们聊天。”
足够质朴真诚,就有打动人心的持久力量。
为工人歌唱的孙恒(年轻时)
02山野回声,村歌扬兮“一首村歌是否有生命力,在于村民们是否喜欢、愿意传唱。”孙恒在回访视频中说道,一般来说,团队会在项目完成的半年后对村子进行回访。对传唱度的重视并非单纯源于对项目效果的复盘,更重要的是对村庄精神实际建设效果的在乎。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乡村能不能有村歌?如果村民能够同唱一首村歌,那么一个村庄的精气神也可以借此凝聚。古话讲‘饭养身,歌养心’,村歌作为精神食粮,可以为村民的心灵带去滋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村民的生活条件已极大改善,通过创作和演唱村歌,村民们也能更好地强化对自身价值和村庄价值的认同,从而团结起来追求更幸福的生活。”孙恒说。
“我们这首歌里面有句歌词,肩挑背磨建家园,一渠清水天地间。这个主要是为了感谢我们的父辈修建水渠的那种精神。虽然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东升村村口举办的“村歌发布会”上,乡音浓重的村民主持人说。村民们在村歌中加入对自身村落的历史建造过程,这实际包含着对已然形成的在地父辈精神的认同。
东升村,距离重庆市中心56公里,在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这个山清水秀的新山村,是重庆市民们喜爱的网红打卡地。2022年,孙恒团队受东升村的邀请,来到村里用村歌创作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
在村歌创作的三天里,村民们从好奇到融入。村民们讲述人生故事、讨论村庄大事,充分发挥了话事人、主人公的作用。大家采用歌词接龙的方式,一起勾勒、梳理东升村文化历史。老人们重新唱起熟悉的歌谣,用乡音语调创作出东升村歌《旭日东升》。
央视海报
“欸,您刚刚唱的那首民歌,能再唱一次那句吗?”孙恒坐在村民们中间,像村里好学的后生,抄录下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唱腔段落。在村政府的主导下,村民们参与村歌创作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孙恒微博分享的东升村创作过程
“如果你觉得家乡不够好,你就回来和我们一起建设它。”《旭日东升》的开场是这样一句朗诵。“与过去一些村歌主要以委约创作的方式不同,我们的村歌强调村民集体创作,村民才是创作主体。”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也是村歌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他表示,“乡村振兴应该是村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村歌创作是发掘村庄历史和价值的过程,歌词由村民共创完成,曲调最大化借鉴本地音乐元素。村民们畅所欲言,集体力量得以凸显,共同记忆被唤醒,进一步激发了自主性、主体性和参与性。”
参与村歌与乡村文化振兴座谈会的领导嘉宾
村歌、歌曲的作用远比想象中要更大。《漠河舞厅》、《成都》、《西安人的歌》……一首歌蕴含的能量,可以轻松带火一座城市,更遑论一座村庄。琅琅上口的特质,为歌曲带来了促进传播的文化MEME(文化的基本单位,依靠模仿传递)。这样的模因(即MEME,出自《自私的基因》,亦作迷因)不论格调雅或俗,都实打实地为许多曾经众人闻所未闻的城市村庄带来了更多流量和游客。注意力经济下,能让人记住就可算是成功的一半了。
36氪刊登的对《漠河舞厅》的探讨
除了带火城市这一外在的效用,我们也不能忽视村歌对于村庄凝聚的作用。东升村驻村第一书记杜晓睿说,创作缘起于村里本土人才干部喻燕聊起的一段关于外婆的记忆:“外婆告诉她,早年间村民计时依赖广播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就像那个年代的村歌。在重视乡村振兴的今天,我们期盼村民也有一段共同回忆,村歌能在村民的你一句我一句里完成。如今,村歌已经点燃了东升人的自豪感,成为东升村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因村歌连结起来的村民们
借用鱼池村党委书记文承军的评论为“村歌计划”作总结:创作村歌让村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不能做旁观者,村歌唱出了村民心声,真正代表了群众意愿。(鱼池村位于重庆巴南,村歌为《云上鱼池》)
03歌可以群,村可以兴《论语·阳货》中提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所提出的这个观点,实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这四种能力。群,就是指养成联系群众,亲和他人的能力。
“从村歌的创作和传播来看,这种新时代的音乐表现形式,对于乡村振兴战略里的凝心聚力有着重要意义。”座谈会上,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肖亚成表示,村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里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孙恒在村里与老人交流
在乡曲乡调乡音尚盛行的年代,远行的游子听见故乡的曲调往往泪下。乡村的社群文化远远地牵系着离开的人们,让他们兜兜转都将回到这儿。这样的乡村文化,能够以身为饵,喂养出更多发展上的可能。
村歌工作坊中快乐的老人们
在先前推送的《帕连村|在彩云落下的地方,与诗舞歌画比邻而居》中,五合乡文化站站长陈以晓提到:“乡村振兴离不开艺术,断裂的乡村社群文化可以通过艺术的修补达到共融。”
中国乡创地图上榜村庄·帕连村
“村歌计划”的项目顾问,中国社科院教授卜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村歌是发掘自己的村庄历史和价值的过程,也是重建自己文化的过程。村民们会在过程中变得更关心这个村庄。有文化就有凝聚力。乡村振兴,应该是村民参与的乡村振兴。”
村歌计划顾问·中国社科院卜卫教授
在地人才的加入,将会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在大城市学习打拼的村民能够回到家乡,这带来的发展益处是招收外地人才无法比拟的。
正如印主题旅居创想集团的创始人韩永坤老师在第五期临渭乡创学院的讲堂上所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振兴。人才愿意留在这个土地上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要能够活下去。人才如何留住?主要看他的事业能不能留在这里。”
临渭乡创学院韩永坤分享
孙恒的村歌计划,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引子。离开家乡的人才们,可以借助政策与乡创平台的东风,飘回家乡的村落,扎根在乡村的土壤里。年轻人们的回乡,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在同一片乡村,我们说着相似的语调,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谣。年老的记忆得到后辈传承,年轻的创意得到市场验证,从小小的村歌开始,乡村里的多方主体共振出更大的回声。
现年47岁的孙恒,计划走过更多的村寨。他将持续与当地政府合作,让村歌嘹亮。大地的民谣,萦绕着乡土的气息。
-END-
撰文 / 李晓慧
版式 / 李晓慧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