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受到惊吓怎么办(宝宝容易受惊吓怎么办)

一般来说,婴儿对噪声很敏感的,如果婴儿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他会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可能开始大哭。

另外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我家宝宝脾气大,但是却很胆小,听到雷雨声音会惊跳。”

“我家宝宝是开门、关门都会被吓到。”

“。。。”

觉得即使大人碰到突发情况都会情绪产生变化甚至惊吓,更何况是婴儿宝宝呢!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情况并且及时合理地安抚宝宝。从我们家小铄铄的情况来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反应。比如:

小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睡觉好好的,突然外面来了一声汽车喇叭声音,然后就哭起来了。这个时候我就躺下侧身稍微紧点地抱着她。

宝宝老是受到惊吓怎么办(宝宝容易受惊吓怎么办)(1)

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情况,半夜非常着急地大哭起来,我们就赶紧抱起来,抱在怀里安抚;

宝宝老是受到惊吓怎么办(宝宝容易受惊吓怎么办)(2)

长大一些后,如果碰到打雷等情况,就会逃到我的怀里来,如果在床上就躲进被子盖住自己只露出一个头。还会说“怕怕,怕怕”。

根据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妈妈总是用手指温柔地触摸宝宝的身体,爸爸常常将整个手掌放到宝宝的头上,仿佛在宣告他将会永远保护这个小家伙—他生命的延续。除了抚摸宝宝还有医学上的益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布满了神经末梢。当宝宝从子宫呼吸转换成空气呼吸时,最初的呼吸是无规则的,抚摸能够刺激新生儿,使其呼吸尽快规律起来,这就是父母的抚摸给宝宝带来的疗效。

我们从以下几个阶段来看看宝宝在不同时期的现象: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出生的前几周,出生前几周还有一种有趣的反射行为,称为“拥抱反射”。如果婴儿的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或者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他会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可能开始大哭。拥抱反射在不同的婴儿身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满月之前最常见,2个月左右以后消失。

大概到了8-9个月:孩子有时就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在你面前是一个开放、热情、外向的孩子,但在不熟悉的人和物体周围就成了一个紧张、黏人、易受惊吓的孩子。宝宝也会变得更“黏”你,这就是分离焦虑症的开始。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只是宝宝成长自然规律。所以不用担心,分离焦虑症通常会持续多久?这种症状通常在10个月~1岁半时达到顶峰,然后在1岁半~2岁逐渐消失。所以在1岁到1岁半这个时期,我们要充分保护好孩子,不能让孩子受到惊吓。如果孩子不受惊吓、在祥和的环境中成长,加上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那么孩子会对自己力量拥有自信,即使遇到什么不愉快的情况也不会轻易被吓得逃之夭夭。

人为的吓唬孩子或者斥责孩子

除了上诉的一些客观原因的惊吓,我觉得更要重视的是我们人为地吓唬孩子或者斥责孩子!包括我自己也常常反思,但是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 有时候小孩子看不见你就哭叫。
  • 有时候是歇斯底里地哭叫。
  • 有时候是不断的把东西扔到地上,不断的把箱子里面的玩具全部倒出来,只要你一放进去,就被倒出来。
  • 还有不断把抽纸抽出来扔到地上,抽完为止。
  • 不断的去玩水龙头的水龙头等让大人抓狂的事情。
  • 有时候她会偷偷瞄着你,然后小心翼翼地做这些坏事。

宝宝老是受到惊吓怎么办(宝宝容易受惊吓怎么办)(3)

有一次我小铄铄发烧了去医院,医生看完后给开了小儿布洛芬(超过38就需要吃,被我们捏着鼻子灌了一点下去)哭的那个伤心,我们也难受。后来碰到不穿衣服,我们就说生病了要看医生吃药。她就怕了。 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悔。我们一边说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结果还人为的去吓唬宝宝。后来我们自己都有意思地避免这种吓唬孩子的行为,除了危险的动作我们是命令禁止。

宝宝的行为都是天性使然,比如不断的重复的扔东西,不断重复的把积木合起来又拆掉,不断的把玩具弄乱,不断的到处触摸,这些都是宝宝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随着不断的接触外界的世界,会有各种陌生的事情,陌生的东西,陌生的人,这些都会让宝宝感觉新奇,也会有不安,甚至惊吓,有时候也会在大人看起来非常的叛逆,而出现大声责骂孩子来制止某些行为,但是却没有什么任何效果,反而让父母感到失败。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大人其实要做的还是上面提到的:我们要充分保护好孩子,不能让孩子受到惊吓。如果孩子不受惊吓、在祥和的环境中成长,加上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那么孩子会对自己力量拥有自信,即使遇到什么不愉快的情况也不会轻易被吓得逃之夭夭。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大部分都是认同西尔斯育儿经里说的要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那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宝宝,需要明白宝宝的想法与大人是不同的。宝宝往往会试着去做一些在大人看起来的傻事,也往往会有一些怪念头。作为第一次当父母的成人来说,需要了解宝宝在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和能力,以及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应对方式。这样才能够与宝宝更好地建立亲密信任关系,从而成为宝宝坚强的后盾,安全的港湾。

宝宝老是受到惊吓怎么办(宝宝容易受惊吓怎么办)(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