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

最近《山河月明》热播,让很多期待明朝电视剧的观众过了眼瘾,这部剧的质感虽然属于上乘,但也出现许多历史常识的错误。例如,在剧中,道衍的出场较早,最让人意外的是,道衍和朱棣的第一次相遇竟然发生在大相国寺,这和史书中相差甚远。不过,《山河月明》毕竟是艺术作品,观众也不必太苛刻。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

在历史上,道衍本名姚广孝,他是一位奇人,奇到历史上甚至找不到第二个如他一样的僧人。他辅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他得到了无限的荣光,封荣国公,并配享太庙。只是,105年后,他却被另一位明朝皇帝移除太庙,究其一生,功过难述!

本文,笔者不讨论剧情,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带大家重新思考这位“黑衣宰相”的矛盾,还原一个真实的姚广孝。

一、妖僧搅风云,藩王祸临头

姚广孝的大名虽然如雷贯耳,但他本不叫这个名字,他姓姚不假,但“广孝”二字是朱棣登基后赐给他的。根据《明史·卷一百四十五》记载: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

姚广孝是苏州长洲人,他家里世代行医。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14岁的姚广孝出家为僧,法名为“道衍”。事实证明,姚广孝并不是一个“守规矩”的僧人,因为他在寺庙里不甘寂寞,偷偷出寺拜了道士席应真(弘道法师)为师,向席应真学习阴阳术。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2)

有一次,姚广孝到河南登嵩山,遇到另一个著名的道士袁珙,袁珙擅长相面,他说姚广孝“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

姚广孝本是佛门弟子,被袁珙如此形容,不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得意。

在历史上,朱棣和姚广孝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当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为她举办隆重的葬礼,南京周边有名望的高僧基本上都被请入皇宫诵经,而姚广孝在此前通过僧录司的举荐,正好在南京天界寺,他也被请入了皇宫。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3)

在葬礼上,姚广孝结识了气宇非凡的四皇子朱棣,姚广孝对朱棣说的第一句话,就把朱棣吓了一跳。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盖白冠王,其文皇也。燕王遂乞道衍,得之。

意思是,姚广孝对朱棣说:“王爷要是能把我要到藩地,我送一顶白帽子给你戴。”

“王”字上加一个“白”字,乃是“皇”字。要知道,当时太子朱标的地位不容动摇,姚广孝此言,有些不合时宜。但朱棣毕竟也有所希冀,在回北平的时候,朱棣最终还是带上了姚广孝。从此,姚广孝便住进了北平的庆寿寺,他经常出入燕王府,和燕王朱棣关系颇为密切。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4)

一个僧人,不好好在寺庙里修行,却要拜道士为师学阴阳术,还有意接近藩王,出言诱惑。姚广孝仿佛就是为了搅动风云而生的,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因为他迎来了绝佳的机会。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戛然病逝,朱元璋一夜白头。朱标的去世,打乱了朱元璋太多的计划。为了把皇位留给长房一脉,朱元璋听信刘三吾之言,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六年后,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时年仅21岁,血气方刚,然而,诸位皇叔手握兵权,镇守一方,这让他很没有安全感。于是,在朱元璋去世仅3个月后,朱允炆便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开始削藩。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5)

第一个遭殃的是周王朱橚,他是朱允炆的五叔,也是朱棣的同母弟。朱允炆派李景隆以练兵的名义攻入了周王朱橚的府邸,而后削掉周王,贬为庶人。

接下来,齐王朱榑被贬为庶人,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贬为庶人,幽禁在大同,岷王朱楩被废为庶人后流放到漳州。

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派兵马伪装成商队,趁夜包围了湘王朱柏的王府,要将朱柏贬为庶人,朱柏不堪受辱,自己放火烧了王府,然后骑马跳入火海自焚了。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6)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五位藩王被削,让远在北平的朱棣战战兢兢,特别是湘王朱柏之死,更让朱棣有种走投无路之感。这时,姚广孝发挥了他的作用。《明史·姚广孝传》记载:

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于是成祖意益决。

姚广孝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他劝朱棣举兵。在传统的忠孝观念中,朱棣认为以一个藩王之力,是不能、也无法和朝廷抗衡的,因为民心不会支持一个造反的藩王。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在姚广孝的劝说下,朱棣终于下定决心,暗中准备起兵。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7)

笔者认为,朱棣起兵靖难,背后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建文帝急迫且激进地削藩,是刺激朱棣起兵的根本原因。然而,朱棣身边的姚广孝,也是天下战乱的推手之一。

《墨子·非攻》云: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我们且不论靖难之役的正确性与否,姚广孝以僧人之名,行兵刀之事,披袈裟,兴战事。这已经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8)

仓央嘉措有一句诗云“不负如来不负卿”,姚广孝已经负了“如来”,负了苍生。

二、道衍定军策,四叔遂登基

造反需要下决心,而筹划如何造反,则是技术活,《明史》云

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

意思是说,建文帝削藩时,朱棣身边的心腹都是不擅谋略的武夫,起兵的策略,全靠姚广孝来制定。例如:

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意思是说,朱棣暗中招兵买马,需要许多兵器。姚广孝就出主意,把燕王府的后苑腾出来,用厚墙建成房屋,日夜在里面锻造兵器。为了掩人耳目,姚广孝还让朱棣在后苑中饲养鹅鸭,用它们的叫声来遮盖锻造之声。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9)

建文元年六月,朱允炆派北平指挥使张信秘密逮捕朱棣,不料张信中途变节,投奔了朱棣。朱棣知道叔侄俩已经撕破脸,于是召集兵将,正式宣布起兵。可天公不作美,正在朱棣信誓旦旦地宣读动员令时,突然狂风骤起,雷雨大作。

将士们都觉得朱棣可能触怒了“老天”,关键时刻,姚广孝对大家说:“飞龙在天,从以风雨,这是大吉之兆。”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振,认为朱棣才是“真命天子”。

一语事成,一语事败。若无姚广孝,朱棣的“靖难”可能刚喊出口就流产了。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0)

姚广孝不仅是一位撺掇者,他还是一位称职的军师。建文元年十月,李景隆率军直捣北平,当时朱棣远在大宁,姚广孝画了防御图纸交给世子朱高炽,要朱高炽严格执行,最终证明,姚广孝策略十分有效,李景隆无功而返。

接下来,在济南之战、东昌之战中,朱棣都十分仰仗姚广孝的策略。

建文四年,姚广孝建议朱棣不要和南军纠缠,而应该直取南京,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绕过山东,率领主将打赢灵壁之战后,渡江直入南京,最终奠定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明史·姚广孝传》中有一句话:

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意思是说,靖难之役,朱棣转战四方,军中大事的决断,全部出自道衍。姚广孝虽然不曾亲临战阵,但朱棣能得到天下,姚广孝功劳最大,因此他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1)

朱棣登基后,姚广孝被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朱棣恢复“道衍”的本姓“姚”,并赐名“广孝”,给姚广孝的父亲、爷爷都追封了官职。朱棣平时和姚广孝说话,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少师”。纵观永乐朝,有这个待遇的大臣,仅姚广孝一人。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姚广孝处心积虑,助朱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靠靖难登上皇位的藩王,事成之后,姚广孝真的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吗?

很显然,他没有。因为他是一个矛盾体。

三、少师徒彷徨,老僧赎己心

《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一句话: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姚广孝功成名就,当然要衣锦还乡。姚广孝的老家在苏州长洲,家中还有一位同胞姐姐。于是,永乐初年,姚广孝向朱棣告假,要回乡看看姐姐。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2)

为了不那么张扬,姚广孝特地拒绝了朱棣派人相送的建议。然而,让姚广孝没想到的是,这次“衣锦还乡”让他备受打击。《明史·姚广孝传》记载:

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

意思是,姚广孝到了姐姐家门口,姐姐却不让他进门。姚广孝无奈之下,只得去寻儿时的好友王宾,王宾不仅不欢迎他,还远远地对他说:“和尚你错了,和尚你错了!”姚广孝只得再回姐姐家,姐姐竟然出言骂他。

他本以为以他“当朝少师”的身份归乡,姐姐定当为他高兴,朋友定当热情招待,不料,他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姚广孝有些迷茫。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3)

也许,此时此刻,姚广孝也开始困惑:我真的错了吗?

回到南京,姚广孝似乎变了。

朱棣要给他蓄发还俗,他拒绝了。

朱棣要赐他府邸和宫女,他仍拒绝。

朱棣让他上朝时必须穿朝服,姚广孝推辞不掉,只好上朝穿朝服,下朝后立即换上僧衣。

他不住豪宅,坚持住在庙里。

永乐三年,苏、湖等地发生洪灾,姚广孝把朱棣这些年赏赐给他的金银和贵重物品全部拿出来捐给了灾民和乡亲。朱棣几次北伐,姚广孝都不愿再随行,他坚持留在南京。

以上的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件事:姚广孝,他变了。

那个曾经“形如病虎,性必嗜杀”的人间奇人,突然抛弃所有,只想重修如来

那个曾经试图搅动风云,不“安分守己”的沙弥,如今突然大彻大悟,他想做一回真僧侣

那个让天下陷入4年战争的黑衣宰相,朱棣的“靖难第一功臣”,如今突然怜悯苍生,他不愿再直视战争

只有历经杀戮,才知道人命的可贵。姚广孝似乎是为“造反”而生的,但成功后,让他陷入深深的矛盾。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4)

笔者认为,姚广孝是一个矛盾体,他也许没有为前半生所做的事情后悔过,但如果让他重活一次,他或许不会重复之前的做法。

明朝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朱棣亲自前往庆寿寺看望姚广孝。看到面前这个命不久矣的老和尚,朱棣非常心疼。他问姚广孝:“少师,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姚广孝说了一句话,《明史》云:

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姚广孝说;溥洽被关得太久了,我求你放了他!

这是姚广孝生平最后一个愿望,朱棣虽然有难言之隐,但仍然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姚广孝闻言,挣扎着从病床上下来要给朱棣磕头,尽管朱棣用力阻拦,但姚广孝还是把额头重重得磕在了地砖上。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5)

溥洽是谁?他曾是建文时期朝廷的主录僧,有传言说朱棣攻入南京时,建文帝就是靠溥洽的协助才逃出南京的。所以,朱棣入主南京后立即抓住溥洽审问,从建文四年到永乐十六年,溥洽被关押了整整17年,受尽折磨,未吐露一言。

姚广孝之所以在临终之前要求释放溥洽,一方面是“佛门慈悲”,另一方面还是想救赎自己的内心。

而后,溥洽果然被释放。姚广孝随后去世。朱棣非常伤心,辍朝两日,追封姚广孝为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6)

不仅如此,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认为姚广孝功勋卓著,下旨将姚广孝配享太庙。如此一来,姚广孝成了明朝洪武、永乐两朝配享太庙的16位功臣中,唯一一位不用上阵搏杀的文臣。

四、功臣出太庙,悲苦有轮回

姚广孝被配享太庙,这让他成了继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第二个可以享受明朝香火的“和尚”。然而,105年后,姚广孝的这份尊荣,却被明朝另一位皇帝无情地抹掉了。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记载:

嘉靖九年,世宗谕阁臣曰:“姚广孝佐命嗣兴,劳烈具有。顾系释氏之徒,班诸功臣,侑食太庙,恐不足尊敬祖宗。”

嘉靖九年,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下旨,认为姚广孝虽然有功,但却是佛门中人,不适合配享太庙。于是命礼部尚书李时偕将姚广孝的牌位移除太庙。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7)

就这样,“姚广孝”在太庙中待了105年后,终于恢复了“自由身”。那么,嘉靖帝为何要将“靖难第一功臣”移除太庙呢?

笔者认为,这存在两个原因:

第一,嘉靖帝崇道抑佛。嘉靖帝特地提到姚广孝“系释氏之徒”,意思是他是佛家子弟。而嘉靖帝是出了名的道家皇帝,他对道家的痴迷已经超出中国历代帝王。而古代佛道相争一直不断,如果佛家有人配享太庙,让道家很没面子,于是,姚广孝才被“请”了出去。

第二,姚广孝是篡位的始作俑者。和徐达、常遇春等生于乱世的开国功臣不同的是,姚广孝则是在太平盛世撺掇藩王造反的代表。对于造反成功的藩王(如朱棣)来说,姚广孝是正面的。但对于大一统的帝王来说,他不希望姚广孝这样的人物被塑造成典型。

无独有偶,清朝时期,乾隆下旨不允许姚广孝的著作编入《四库全书》,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姚广孝是“乱臣贼子”,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8)

姚广孝就是个矛盾体,在朱棣眼中,他是大功臣;在后世的统治者眼中,他“乱臣贼子”;对于天下苍生来说,他是“祸乱根源”;对于文人故友(如王宾)来说,他是一位“六根不净”“坠入魔道”的僧人

笔者认为,如何评价姚广孝,最核心之处在于如何评价明朝的靖难之役。

首先,靖难之役是明朝宗室内部的夺位之争。站在传统儒学的角度来说,朱棣明显是篡位者,所以,姚广孝就成了站在朱棣前面的“背锅侠”。但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靖难之役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战争造成了4年的生灵涂炭,这是不容否认的。

其次,靖难之役虽然是明朝的内部战争,但他对明朝的发展和稳固却有着推动作用。因为这场战争,明朝的皇位才转移到燕王一脉,进而,明朝才会迁都北京,才会形成“天子守国门”的稳定格局。

所以说,姚广孝对明朝的发展是有推动意义的,但对于那些被战争荼毒的生灵来说,他的确是罪人。

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19)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姚广孝后半生,苦在一个“放不下”,放不下战争的血腥,放不下因他而产生的许多世间悲剧。

以妖僧开头,以战争升华,再以入佛结尾。六道轮回,万物皆归本源。

战争对百姓的伤害是最大的,姚广孝晚年有悔过之心,我们且不论他是正是邪,仅他后半生的改变,就足以让后人敬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