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1)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2)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中国人民历来重友谊、负责任、讲信义,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此,我愿重申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

——摘自在2015减贫与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16日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3)

2015年10月16日,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原文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4)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孟子·告子上》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5)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出自《孟子·告子上》。这几句的大意是: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

《孟子·告子上》是体现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篇章,其中也谈到了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这篇“天爵”与“人爵”实际上就是谈到个人的修养问题。“天爵”实际上是精神的爵位,内在的爵位,就是个人的内在修养,无需谁来委任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人爵则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必须靠人委任或封赏或世袭。从本质上说,天爵是精神贵族,人爵是社会贵族。“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精神贵族的重要品质。 “仁义忠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义”, 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前提。他们把“义”他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的“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忠”,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当作实行最高道德原则“仁”的条件。孟子也把“忠”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汉以后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规定了臣民对君主须绝对“忠”,忠君便成为天经地义、永恒的伦理教条。

“信”, 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善”,本意是指心地仁爱,品质淳厚。“乐善不倦”指不知疲倦地做发善行,做善事。发善行,也是君子的应当具备的修养之一。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些美好品质,都是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君子所应当具备的基本修养。“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些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我们处理各种关系具有指导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宣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坚持正确的义利观,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在消除贫困问题上,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是代表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6)

仁义礼智信忠正(领袖用典仁义忠信)(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