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

中唐诗人于鹄,这个名字想必喜欢读诗的朋友也非常陌生吧。历史上对他的信息记载并不多,生平也不详。名气虽小,但诗清新生动,秀丽诱人,相信你读完一定会喜欢上于鹄的诗。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1)

据记载,于鹄是唐代宗李豫年间的诗人,现存诗歌不到百首,据说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还默默无闻,后来过起隐居的生活,远离世事,每日悠哉悠哉,过得非常安逸。

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于鹄的诗还是有一定的魅力。他的诗清雅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题材多样,独具匠心,意欲深刻。在写作手法上,于鹄精于描摹,善状风景,平白如画,也是难得的佳品。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2)

在他存世数十首诗歌中,《巴女谣》和《江南曲》是流传度最广的两首诗。《巴女谣》是采用民谣体创作而成的,别致之处在于细节的描写,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亮点在于于鹄将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生动,衬托出人物无限的情思。

《巴女谣》朗朗上口,是于鹄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诗,借助质朴的民族风情,用秀丽的辞藻描绘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让人置身于其中好似亲眼所见,是于鹄别具一格、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另外,这首诗还有一处非常绝妙之处,几个虚词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抓住人物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状态,是当时罕见的一种写法。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3)

同样,《江南曲》也是于鹄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写闺情的,借助民歌体裁,充分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人不禁遐想。这一题材的诗歌非常多,但在于鹄笔下不落俗套,别具一格。

除以上两首诗歌之外,于鹄还创作很多描写隐逸生活题材的诗,每一首品读后,都让人产生对闲情生活的向往之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于鹄的十首诗歌,读完之后,你是否喜欢上了这位名气一般,诗歌写得却非常唯美的诗人呢?

江南曲

[唐] 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

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

暗掷金钱卜远人。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4)

巴女谣

[唐] 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

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

记得芭蕉出槿篱。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5)

寻李逸人旧居

[唐] 于鹄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

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6)

哭刘夫子

[唐] 于鹄

近问南州客,云亡已数春。

痛心曾受业,追服恨无亲。

孀妇归乡里,书斋属四邻。

不知经乱后,奠祭有何人。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7)

寻李暹

[唐] 于鹄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8)

赠王道者

[唐] 于鹄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

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

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

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9)

过张老园林

[唐] 于鹄

身老无修饰,头巾用白纱。

开门朝扫径,辇水夜浇花。

药气闻深巷,桐阴到数家。

不愁还酒债,腰下有丹砂。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10)

哭王都护

[唐] 于鹄

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

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11)

长安游

[唐] 于鹄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

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

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12)

醉后寄山中友人

[唐] 于鹄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

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古代诗人写的咏鹅诗:唐代诗人于鹄十首诗(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