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题分析怎么做?案例分析客观题不容忽视

《案例分析》科目有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今天小编来跟大家分享做案例客观题应该怎么做。

案例题分析怎么做?案例分析客观题不容忽视(1)

客观题有单选,也有多选,按题号进行区分。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案例分析》的主观题难,不把客观题当一回事,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主观题上。

但主观题想答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造成客观题的分没拿住多少,主观题答得也不尽人意,最后分数非常尴尬的在50分左右。

小编提示:虽然同是客观题,但是绝不能相同对待。

其他三科题型均为客观题,简单来说就是:10道题我对6道题就能过,但是《案例分析》60分合格的话,客观题如果分都拿到手,其实就过了一半,主观题拿到一半分案例科目就稳过了。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保证客观题稳拿分,主观题尽量拿分。

对于《案例分析》的客观题,你是否做过看看答案对错就完事了?千万别这样,下面小编给大家示范一下应该怎么做一道案例分析客观题,怎么覆盖相关的知识点,以保证同类题都能拿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做法。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订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

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答题思路:A厂为煤气生产单位,属于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所以选D。

延伸学习:《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答题思路:A厂为煤气生产单位,属于高危行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问不得少于20学时。所以选E。

延伸学习: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问不得少于20学时。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

A.1

B.2

C.3

D.4

E.5

答题思路:本企业为1000人,2009年轻伤2人,每年工作日:250天,每年工时数:250×8=2000(工时),所以百万工时伤害率:2/(2000×1000)×1000000=1;所以选A。

延伸学习:

百万工时死亡率计算公式:

百万工时死亡率(A)=死亡人次数/实际总工时×1000000

实际总工时=统计时期内平均职工人数×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8

千人死亡率计算公式: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百万吨死亡率计算公式:

百万吨死亡率(B)=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数×1000000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答题思路:首先排除职业病鉴定,职业病鉴定需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其余选项均符合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所以选ABDE。

延伸学习: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2)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3)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4)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6)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7)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答题思路:A厂事故死亡1人,为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所以选BDE

延伸学习: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

A.煤尘

B.苯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答题思路:工人在A厂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煤尘、苯废水、焦炉煤气。其中:煤尘是生产性粉尘,容易引起尘肺病;苯是生产性毒物,容易引起职业性中毒;焦炉煤气是生产性毒物,又是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所以选ABDE

延伸学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辨识。

职业性有害因素分为:

(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答题思路: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等都属于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所以选BDE。

延伸学习: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案例分析》的客观题并不像其他三科的客观题有那么多真题、模拟题可供练习,所以我们做一道题就要对这道题涉及到考点进行全面覆盖。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距离考试越来越近了,不要焦虑哦,小编会一直陪伴大家的,加油!(内容为小编精心整理,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安工备考冲刺难?考前冲刺不担心!

核心100点巩固提升拿分稳!

临考演练查漏补缺提分快!

私信小编“注安100点 电话”

100点课程将以学习卡的方式短信发送您手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