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文西安(葛乃文西安印象)

葛乃文: 常熟虞山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

乃文西安(葛乃文西安印象)(1)

汉唐盛世年代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在中国长安(今西安市)。提到西安,笔者难忘四次出差西安期间访古问今的美好经历。

笔者在二十一世纪07、09、11年的初夏,深秋和两个初冬,出席中国勘察设计岩土工程系统在西安召开专家评审工作会议,四次下榻于同一个宾馆:尚武门(小北门)附近习武园唐圣阁大酒店。

古城西安,曾是中国历史上周、秦、汉等十三个王朝的首都,它是一座历史沉淀厚重、文化底蕴辉煌的名城。用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的话说:“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的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的是一个新的象征。”笔者和一般走马看花的游客不同,没有把脚步在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等处停留太久,而是选择了佛教庙宇、文物考古,民间习俗三方面的人文景观进行参观,访谈和研究。回想起来,确有一番情趣与收获在其中。

一、晨钟暮鼓,悠扬慈悲人生。

笔者第一次到西安是2007年的初夏,接到出差的通知十分兴奋,便匆匆收拾行李飞到了咸阳,东道主西北勘察设计研究院的车子接驳去西安唐圣阁酒店。办好签到手续有半天自由活动时间,便询问服务台附西有无著名寺庙,被告知步行十分钟就有一座大喇嘛庙。

(一)、陕西省唯一的喇嘛庙:广仁寺。

笔者到了寺庙门口看到庙门上方是金光灿灿的匾额“广仁寺”,它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手笔,心中十分欢喜,然而未料到庙门紧闭。笔者沿围墙找边门而入,不见售票窗口,正踌躇间迎面走来一位僧人,身着紫色僧衣,右袒,走近跟前见他面带微笑地说:寺庙修缮,暂不接待香客,问我是否远道而来?我说从上海来此礼佛。这位僧人约三十岁,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法名那仁。他请我随他进寺庙,过山门,入大殿,逐一进香礼拜,直至殿后一处建筑,仿佛诵经处,那仁师傅小心地打开门锁请我进去,原来是供奉藏传佛教密宗菩萨黄财神的神殿,烛光通明,香烟缭绕。佛龛内摆满了许多色彩斑斓的鲜花美酒。据说,黄财神名叫黄布禄金刚,是“五姓财神”之首,掌诸宝库,能使一切众生脱离贫困灾难,财源广进,富饶自在。笔者仔细仰视黄财神尊颜,他面慈目善,头戴宝冠,坦胸露腹,珠宝翡翠装饰于手足。上身穿丝织天衣,下身着绫罗裙子。右手置于膝盖上,左手握吐宝鼬,胸前挂乌巴拉念珠,左脚曲似如意,右脚轻踩海螺宝,安坐于莲花月轮上,身后有光环,祥云、远山。广仁寺,位于西安明代城墙的西北角,它是陕西省西北唯一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的大型寺院。清康熙年间建寺,当时是作为达赖、班禅赴京朝觐途中的行宫,也是青海,西藏等地的活佛,喇嘛等上层人士进京路上的驿馆。清代康熙、乾隆、慈禧和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社会名人曾来此寺庙参拜。广仁寺,是康熙皇帝赐名并亲书“慈云西荫”横匾和撰写《御制广仁寺碑》铭。笔者四次赴西安出差期间曾七次拜访广仁寺,与那仁师傅结下了僧俗之谊。同时深感广仁寺不仅建筑富丽辉煌而且犹如一朵盛开在内地的雪域莲花,以它高洁的气质,和浓烈的密宗神秘色彩,吸引各地的善众前来膜拜,更因为它是内地和边陲民族团结,友好往来的桥梁及构建民族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宗教文明场所,广仁寺以其珍贵的文物和厚重的历史成为著名的佛旅游胜地。

乃文西安(葛乃文西安印象)(2)

(二)、显密园融,大小乘并弘的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西安市西部的扶风县,始建于东汉末,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笔者曾两次游览此寺,对地宫收藏的佛指舍利和许多稀世珍品,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唐代的稀世珍宝主回人间,其中出土的佛指舍利,轰动了佛教世界。1994年应泰国僧王邀请,佛指舍利在泰国瞻礼供奉;2002年应台湾星云大师邀请,佛指舍利到台湾瞻礼供奉,据说当时有数百万台湾民众跪地恭迎,可谓是盛况空前,影响极大。

法门寺拥有世界十大之最,除释迦牟尼佛佛指舍利外,笔者以为地宫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是举世无双的宝物,它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做工最精美的佛教法器。还有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也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配套最完美的茶具。这些茶具的出土有力地驳斥了茶道日本起源说的谬论。其余7个世界之最,个个精妙绝伦,无与伦比。

佛指舍利在台湾供奉期间,人间佛教的创始者星云大师多次阐述他的人间佛教的理念,笔者看到过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主持人桑晨小姐采访星云大师的节目,深感人间佛教宗旨非常深入浅出,非常人性化、大众化、也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和永恒的生命力。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星云大师提倡的“三好”:“存好念、说好话、做好人”。星云大师是笔者的老同乡,他曾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欢喜”。这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佛教千年不变的真谛。

(三)“七层摩苍穹”的大雁塔寺。

笔者还游览了西安市城南的大雁塔寺。这座寺庙又名大慈恩寺,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因寺而建塔,塔高180尺,五层砖塔。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唐朝许多大诗人为大雁塔吟咏留下了宝贵的佳作。因此,寺因塔名,名噪一时。唐代诗圣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句,夸张塔高;白居易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句,自诩年少。刘沧咏大雁塔寺诗最为为豪迈,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笔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表现他春风得意的心情。尤其是岑参的一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气势磅礴:“塔寺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公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唐代大雁塔,“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史有记载。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毁掉了珍贵的题壁。

现在,西安的鼓楼无鼓,钟楼也没钟了,老百姓听天音和地声,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如果你家住在广仁寺、法门寺或大慈恩寺等大小寺庙的附近,可以早闻晨钟晚听暮鼓,那悠扬、低徊、悦耳的声音,会把你带到一个祥和宁静的世界,那声音是赞许如今的和谐盛世,为咱老百姓护佑祈福的太平之声。

乃文西安(葛乃文西安印象)(3)

二、访古问今,崇尚中华文明。

西安人对笔者说,外地人到西安不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等于没来西安。此话虽然有点极端,但也反映了历史博物馆在西安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一)仿古;参观三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

笔者和上海的一位同事曾用一整天的时间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该馆位于大雁塔的西北侧,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遗愿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落成。它的建筑特点是典型的盛唐风采,馆舍布局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一组建筑群构成。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达37万余件。中国古代强盛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长安及其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历史沉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其中有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有汉唐时期的金银器;还有唐墓壁画等等,堪称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见证。因此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获得了“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的美名。

在西安朋友的推荐下,笔者还参观了两个中型博物馆;咸阳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咸阳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秦、汉的历史文物为主,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俑和兵马俑。其中有50余件组组成的马俑群造型逼真,其出土年代上至战国下至隋唐,涵盖了马与中国古代交通、战争、游乐、生活和民族交往等不同的社会侧面的密切关系。比如生翼的神马,长角的异马,畜首人身的生肖马,威风凛凛的战马等等。观赏这些马文物令人浮想联翩,仿佛回溯在历史慢慢地长河中,又仿佛听到战马奔腾与嘶鸣,勾起了人们对马的感恩与崇拜。该馆展出的西汉彩色兵马俑与秦始皇兵马俑不同,它们个头小,如1965年8月在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它再现了我国西汉皇家卫队的壮观场面。其中骑兵583人,步兵1965人,指挥车一辆。骑兵俑组成6个方队,分甲骑和轻骑两类。甲骑的骑士和马相对比较高大,通高68厘米,骑士多数身穿铠甲手执戟。轻骑的骑士和马比较矮小,通高50厘米,不披铠甲,手执弓弩,背负箭囊。步兵俑组成七个方队,有队率,队史,千卒等不同职称的将士,他们的服饰,姿势,神态各不相同。以上兵马俑统称“三千人马”,曾赴西欧、北美、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为弘扬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距西安40公里的茂陵博物馆,是一座以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和名将霍去病陵墓以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博物馆。该馆最吸引游人之处“除汉代文物外,要数环境优美,景色迷人了。笔者在这里拍照最多:仿汉建筑高大雄伟;馆内亭台楼阁,苍松翠柏,池水清澈,花草繁茂。笔者曾站在馆内树木森森的高坡上向远方眺望,只见馒头状的茂陵坐卧在广袤无垠的绿色地坪上,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馆内还有千年的编钟展示,伴随悦耳的幽邃的古典音乐,别有一番优雅安宁的怀古情趣荡漾在心间。

(二)问今;拜访文物考研学者。

笔者是《考古与文物》杂志的忠实读者,既已来到西安不妨登门拜访一次,说不定能买到久寻未果的钟鼎文的大字典。笔者冒昧地进入杂志社的大门,担心遇到冷面孔,坐冷板凳,不料几位编辑得知我的来意后热情接待,相谈甚欢。该杂志尚未编篡出版金文大字典计划,他们向我推荐由焦南峰先生主编的一套《古文字论集》(含考释甲骨文、钟鼎文、竹简文字的论文近百篇),成了笔者的意外收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该杂志社只有百步之遥,笔者顺道走访略有收获。这家考古研究院在中国考古界赫赫有名。由于得天独厚的地下丰富遗存和研究人员的辛勤耕耘,他们为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陕西省各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等),在国内外考古、博物馆界赢得了较高的荣誉。

参观博物馆,笔者谓之“访古”,拜访文物考研学者,笔者谓“问今”。古今一脉,绵延不断,传承的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炎黄子孙香火不绝的血脉。美哉,西安!壮哉,大中华!

乃文西安(葛乃文西安印象)(4)

三、酸、辣、烫、咥,迸发秦人豪情。

在西安开会期间,东道主十分好客,他们请来当地著名面点师为与会人员的用餐制作各种陕西特色的面点。每天午、晚两餐面点几乎不重复,一周时间达三十余种,真是口福不浅呀。许多面点名称听不懂也记不住,个别的名称是陕西人自己造的字,在《康熙字典》里也查不到。总体印象是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辣、酸、油、烫、红,每一种面食都离不开山西老陈醋和四川的红辣椒,无论荤素都要撒上葱花和蒜瓣,餐后辛辣之味久久留在齿颊间,喝浓茶也冲不去。在这众多陕西著名面食中,笔者印象最深的是:

(一)岐山臊子面

据《辞源》注释,岐山:1、山名,在陕西岐山县东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自豳(山西甸邑)迁此建邑。2、县名,在陕西省西部岐山之南,县以山得名,属扶风郡。臊子:肉馅、肉末。顾名思义,这岐山臊子面是产于陕西省岐山县,用肉末做浇头的汤面或拌面。然而,实际内容要丰富得多。岐山臊子面具有九大特点: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面条细长,厚薄均匀,看上去光泽,口嚼有劲。面汤油光红润,臊子新鲜喷香。面条入口,感觉柔韧爽滑。据说关中岐山地区的老乡逢年过节,或遇红白之事,或为老人祝寿,或为小孩庆生都离不开臊子面。笔者在西安大街小巷走过,无论大小饭店门口都有岐山臊子面的幌子或招牌,都冠以醒目的五个大字:“岐山臊子面”。笔者有一次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出来,与一位上海同事在一家小餐馆坐下,每人点了一碗岐山臊子面,没想到端上桌的却是两套共八碗面条,一套四小碗。细看之下,这碗的口径与碗底一样大,可以称之为缸或盂,直径约10厘米,白瓷倒很细腻,碗内盘曲的阔面条浸泡在油汪汪的红汤中,指头大小的肉块覆盖在上面,还有切成条状的熟肉皮,碧绿的大蒜叶子和雪白的蒜瓣,堆得满满的一碗,热气腾腾,令人馋涎欲滴。我们很努力地吃,只吃了两小碗,且辣蓬蓬的油烫无法喝光,最后一人剩下两碗。当我们离开餐馆时心中不免有些歉意,生怕老板怀疑我们不满意他家的臊子面。正当要跨出小店门槛时突然发现墙壁上有一副醒目的楹联:“喝几杯西凤酒来此小坐,吃两碗臊子面不虚此行”。我们释然一笑,扬长而去。

(二)葫芦头泡馍

和岐山臊子面一样,“葫芦头泡馍”在西安大大小小的饭店、餐馆里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名牌小吃。初识葫芦头还以为它与太上老君的药葫芦有关,其实风马牛不相及。葫芦头全称是“葫芦头泡馍”。西安城里有一家专卖葫芦头的面馆叫“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原来,他的主料是猪大肠,据当地的美食家介绍,猪大肠最为肥美的一段在大肠头。大肠头煮熟后一头大,一头小,貌似葫芦而得名。葫芦头泡馍的历史有据可查,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而坊间传说李白为葫芦头赋诗、杨贵妃食葫芦头美容、药王孙思邈为葫芦头解腥等等,不足为凭。但清末慈禧太后吃葫芦头的故事却言之凿凿。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西逃来到西安,整日价如丧家之犬心神不宁。有一天他听到院墙外人声嘈杂,且有阵阵香气飘来,便差李莲英去打探,原来是老百姓在聚餐葫芦头泡馍。此后,这位老佛爷也尝了尝葫芦头泡馍的滋味,据说餐后赞不绝口,凤颜大悦,还叫人学习带入宫中。

认真考究这“葫芦头泡馍”,其实是文理不通的病句,葫芦头是大肠头,是固体,何以“泡馍”?还有诸如“牛肉泡馍”、“羊肉泡馍”,都漏掉了一个最关键的“汤”字。陕西人说话直爽简洁,把“汤”字给省略了,约定俗成了。江南人不爱吃猪大肠,怕它脏,又嫌麻烦。陕西人清洁那臭腥的猪肠子,据说要经过十三道工序,洗涤的时候要加盐和醋去腥,洗净了放入大锅加上十余种调料,煮上三、四个小时,捞出晾干,才能备用。所以,在西安享受葫芦头的美味是完全卫生放心的。有一次晚餐,应邀到鼓楼附近的老孙家吃羊肉泡馍。一桌十人,每人面前一只空碗,一碟大蒜和油泼辣子,还有一张饼。大家各自把饼掰成碎块放到空碗里。服务员把十只碗放进托盘带去厨房,大概一刻钟功夫服务员把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泡馍端到各位的面前。因为事先我和左右两位同事在碗底做了记号,看看服务员是否会搞错。当羊肉泡馍吃光喝净后,我们翻看碗底,大家会然一笑,暗地里佩服服务员的精明能干。

乃文西安(葛乃文西安印象)(5)

(三)咥:陕西人的吃相,你见过吗?

咥,是陕西关中的方言土语,音xi,意为大笑:音die意为咬。这个:“咥”是指陕西关中人的一种特殊的吃相,现在西安城里文明程度比较高,用餐时举杯投箸都比较斯文,但在周边的农村民风质朴、古风犹存。笔者在西安的西线游览时,目睹农民的吃相是如此场景:他们无论吃面条。啃馒头,都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餐桌前,而是大门口,槐树下,石碾前,三五人一堆,或蹲或站,一手捧碗,一手拿几头大蒜,狼吞虎咽,啧啧有声。一边吃,一边大声交谈,嗓门之高如同南方人吵架。有一次在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者所住的村落,看到一群当地老乡吃面条,他们右手捏住一双筷子,夹起碗中面条向上向右拉悬在半空中,面条不是吃而是吸进口中,面条既阔又长如同腰带,往往一板面条已经下肚,还有一半越两三尺长仍悬在空中。据说在深秋或初冬,他们吃面时大碗里放了很多红辣椒,加上大蒜瓣的刺激一个个吃得额头上冒汗,恰如刚出笼的馍热气腾腾。他们的这种吃相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陕西在古代曾是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的地盘,所以陕西人又称“秦人”。秦人的“咥”是与生俱来的豪情与粗犷,也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以力大为美,以物多为美,以简单为美,所以他们用大海碗吃面条,不讲场所,不在乎规矩。总是狼吞虎咽地吃,风风火火地大声说话,吃得兴起甚至还吼上两句秦腔。用现代人的饮食规范来衡量,这种关中人的“咥”有人认为是粗鲁,不文明的举止。笔者以为文明是多样性的。秦风,秦韵是几千年的沉淀,“咥”是陕西关中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吃出了快乐,吃出了气氛,这也是一种文明吧?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陕西省一首著名的民谣,以此作为《西安印象》的结尾。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

调一碗黏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甲午年二月十五日于定慧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