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

国有利器,不示于人。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即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了强大的武器那就应该把它藏起来,不能轻易公之于众。然而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各方宵小所能轻易觊觎的国家,所以即便有国之重器,我们也能正大光明的将之公之于众。

比如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正在广东江门紧锣密鼓的建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微子实验装置,就是这样一个国之重器。但有人却说,那不就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球吗?也能称之为国之利器吗?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1)

地下700米的“玻璃球”

但你可别小瞧这个“玻璃球”,要知道,想在地下700米处建起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央视记者任梅梅说“要想见到这个地下的玻璃球,就必须从地面的实验室入口进去,乘坐缆车,花上15分钟穿过长达1267m的隧道,然后才能在距离地面整整700m的深处看见这个巨大的实验装置。”

光从这短短的几句描述就能听出来这个装置的建造难度有多大了,这么说吧,咱们平时常见的30层楼高也才90到100米左右啊。

而这个中微子实验装置距离地面整整700米,也就是足足200百多层楼的高度啊!相当于在地底倒着建了一个比中国最高的上海中心大厦还高的大楼。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2)

而且两者的难度还不是一个量级的,毕竟在地面上建筑只需打好地基,然后一直往上浇筑就行,但要是在地下反向建筑,那考虑的问题可就多的多了:地下的土质结构、岩石阻挡、防水处理等等,再加上地下几百米那恶劣的施工环境,想想都令人望而却步。

建造难度极大

据江门中微子实验现场的安装经理胡涛说“因为南方地下水多,所以我们每小时基本上都要抽出300~400立方的水,否则挖掘工作难以进行。”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3)

“再一个就是地下700m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光是岩石温度就已经达到了37度,今天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顶着高温高湿的环境工作的。”

然而即便是有这么多的困难,咱们中国的工程队也终究还是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不过挖出隧道却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难点还在于后续的探测器的安装过程上

江门中微子实验总工程师马骁妍介绍说:中微子实验装置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的探测器,主体部分就是一个直径35m长的单体有机玻璃球,大概有12层楼那么高。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4)

但和直接烧铸成的玻璃球不一样的是,中微子探测器的这个巨型圆球是需要一层一层人工搭建的,为了将每一层的结构搭建起来,工作人员至少使用了12万套拥有毫米量级精度的铆钉来连接。

但光是连接好了整体结构还没完,最重要的是后面的拼接。总工程师马骁妍还介绍道,“整个探测器一共需要263块有机玻璃才能拼接完成,而每一块玻璃的厚度只有120毫米,按比例来说它比鸡蛋壳还要薄,所以搭建过程必须万分小心。”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5)

据她介绍,目前中微子实验装置的工程进度已经搭建至玻璃球的中心即赤道部分了,等整体搭建完毕后,工作人员就会往铝球中倒入两万吨无毒无味的烷基苯液体来充当探测器的介质。

等到介质也被填充完毕之后,这个中微子实验装置才算是真正完工了。

中微子是什么?

那问题就来了,这个中微子实验室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值得这么多人耗费无数的心血来搭建吗?

答案是:值得!不过在介绍它为什么值得之前,必须先为大家引入一个中微子的概念。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6)

中微子也被叫做微中子,是物质界最基本粒子之一,和咱们熟知的电子算是亲戚,不过和电子不同的是中微子不带电,属于中性粒子。

中微子无处不在,不管是人类所生存的生物界,还是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都有它的身影。不过和它的数量成正比的是中微子的大小,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它特别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质量只有电子的亿分之一。

也正是因为中微子实在是太小,所以很难被检测到,因此还有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别名叫“幽灵粒子”,说它见得到摸不着。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7)

中微子实验装置的重大意义

至于为什么要费尽心血专门建一个实验装置来捕捉它,就不得不提到前面我们所说的中微子无处不在的情况了。

因为往远了说,不管是宇宙中超新星的爆发,还是恒星内部发生的核反应能产生中微子。往近了说,包括世界顶尖国家都在研究的核反应堆的运行以及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也同样能产生大量的中微子。

因此只要科学家们能捕捉到中微子并对它进行研究,那么可能对于人类研究宇宙大爆炸的起源和星球的演化都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8)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胡涛表示“江门的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完成后的首要目标就是测出中微子的质量顺序。”

“ 而这个质量顺序对于天文物理学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能通过中微子发现超行星爆发的机制,以及太阳内部的物理核反应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对中微子的研究,可能会是人类了解宇宙起源的一把开门钥匙。这将会是人类在物理学上的又一次进步。

光从这些重要的前景用途来看,中微子实验装置就无愧它的国之重器之名。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9)

如果有人还是体会不到它的重要性的话,不妨看看咱们的邻居日本和一直盯着中国不放的美国,日本拥有“顶级神冈探测器”,美国也建立了“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设施”。

日本和加拿大的科学家还因为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如果探测中微子没有任何意义的话,那这两个一个被称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和一个自称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国家又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建造呢。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10)

总之还是那句话,咱们中国有的,别人可以没有,但别人有的,咱们中国一定要有。

为什么不能把中微子装置建在地面?

现在,研究中微子的重要性大家应该认识到了,但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非得把实验装置建在地下700米呢?不是说中微子无处不在吗,那建在地面不是也一样吗?

专家解释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外界干扰如果将装置建在地表上,那么就可能会受到多种宇宙射线的干扰,这样对实验是很不利的。

但如果是将探测器放到地下那就不一样了,光是几百米厚的土壤岩石层就能将外界的这些宇宙射线给挡住,后续实验才能正常进行。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11)

中微子实验工程办主管武建华还介绍道,等玻璃球主体拼接完成后,会分成两层,最外面一层会被注入超纯水,也同样是用来屏蔽干扰信号的,而中心的那层则用来注入检测中微子的介质。

有了几百米深的岩石层和“玻璃球”外层的这些纯水这两种双重保障,才有可能完全屏蔽掉其他干扰物质对中微子反应的影响。

所以说,并不是哪里有中微子哪里就能建实验装置,而是哪里适合进行中微子检测,哪里才能建装置。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12)

中微子实验装置很耗电吗?

除此之外有些眼尖的网友在观察了官方放出来的消息后发现,为什么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建造的位置恰好是在两座核电站之间?难道是因为测量中微子太耗电了吗?

其实并不是中国目前有两个中微子实验装置,一个在大亚湾核电站内,另一个就是现在还在建造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了。

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中得出的经验证明,在有核反应热功率的地方时,中微子探测器才能够探测到更多的中微子数量。

奇怪的玻璃球球(一个巨大的玻璃球)(13)

江门的这个位置恰好位于台山和阳江两处核电站的中间,能同时接触到两个核电站的放射源,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捕捉到中微子。

所以建在核电站旁边并不是因为中微子装置耗电,而是因为越靠近核电站,实验装置就越能捕捉更多的中微子,对实验更有利。

结言

如今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已经建造过半了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整个“玻璃球”的建造工程,然后便正式投入使用,到时候人类究竟还能从中微子上发现什么奥秘,真是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江门中微子实验有机玻璃球完成赤道层安装》2023-07-10

环球网:《深埋地下700米的“水晶球”如何捕捉神奇的中微子?》

维普资讯网:《首个大型中微子实验完成探索之旅》

中微子,百度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