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1)

我始终认为,白居易是中晚唐时期,乃至整个诗坛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这源于他精练的处世观和人生哲学。

在这一点上,“诗佛”王维恐有不及。

为什么要把王维和白居易相提并论,而不是杜甫、李白或者其他人呢?

我们都知道,在初唐时期,朝局复杂,李唐江山甚至一度易主于武周,因争斗不断,所以鲜有官员能善终。据史料记载,因武则天摄政,仅唐高宗李治时期,宰相就有47人,而武则天登基后,宰相前后共有77人。

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起伏如此之大,说明在那个时期谁都没有“铁饭碗”。包括心思缜密、机智过人的狄仁杰,也差点死在酷吏来俊臣手下。

狄仁杰致仕前,提拔了张柬之和姚崇等人,他死后,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禅位于太子显,李唐王朝才回到正轨。

所以说,狄仁杰下了很大一盘棋,为人杰也,其成就远在其他宰相之上。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2)

在经历了“唐隆政变”以后,李隆基称帝,诛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盛唐时代开启。

但是我们看盛唐文坛,宰相张说与贺知章没有赶上“安史之乱”,能够正常退休,姚崇因自己的儿子晚节不保,自断荫封才留得贤名。而受张说提拔的张九龄,在相位只干了4年多,就被李林甫给弄下台了。

受此事波及的还有王昌龄和孟浩然。

王昌龄是因替张九龄鸣不平而被贬官,之后再没回京任职,直到被闾丘晓杀害。孟浩然一生没官,最大的指望就是张九龄的引荐,奈何张九龄下台后也力不从心。孟浩然在与王昌龄喝了一顿大酒后,一命呜呼,才52岁。

而李白、杜甫更不用说,晚年凄凄苦苦。

在盛唐这波顶尖诗人当中,你会发现只有王维能够善终。

当初他和王昌龄一样,都是受张九龄提拔才上来的,可是李林甫针对各种异己,唯独没有对王维下手。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3)

最重要的是,王维还被安禄山俘于帐下,授以伪职,按理说是死罪,因为唐肃宗的确砍了一大批人。在这里,出身于“太原王氏”的王维,有一个神操作,他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自去其籍为兄赎罪,王维仅做罚奉处理。

一年后,王维连升三级,官至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这是级别不算高但很有权力的官,又一年多以后,王维升至尚书右丞,可就在这个时候,王维提出致仕,条件是换自己的弟弟王缙回京。

同一年,王维在终南山安然离世,几年后王缙升至宰相,权倾朝野。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王维是盛唐时期最聪明的人,但是比起白居易的手段,他还是略逊一筹的。

到了中唐时期,朝局更加复杂,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朝内党争不断,唐顺宗继位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推动革新,刘禹锡、柳宗元为主脑人物,但是很快革新就失败了。

王叔文被罢相,后被赐死,刘禹锡和柳宗元被流放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这个时期元稹崛起,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随后就被贬官为河南县尉。

而白居易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4)

他在与武则天的后人武元衡写诗唱和,成为了特别好的朋友,而武元衡即将拜相。

其实用两句常用的话形容白居易特别贴切: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不是贬义,因为武元衡、裴度政治立场鲜明,是有匡扶社稷之心的。

他们不似王叔文,王叔文是借改革的名义拉拢朋党,实际上也拉拢过武元衡,但被无情地拒绝了,所以成为了“死敌”。

而刘禹锡、柳宗元被打压,是因为武元衡视他们为对立派别,所以10年后刘、柳回京,还没站稳脚跟就又被贬走了。

同时受牵连的还有元稹,总之哪里都有元稹。

也就是在这一年5月,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武元衡和裴度,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伤,朝局一度紧张,甚至天翻地覆。

这个时候,白居易出场了,越级议事,上书建议严惩凶手,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件事,是他第一次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5)

所以公元815年,是唐王朝风起云涌的一年,宰相被刺,裴度受伤,刘、柳、元、白被贬,实际上韩愈此时也受到了牵连,改授太子右庶子,此前他刚刚升中书舍人,获赐绯鱼袋。

武元衡去世后,裴度成为了朝廷的核心,中唐文人都以他马首是瞻。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了。

武元衡和裴度,政见相同,为同一派系;

韩愈是裴度的同窗,一起参加过“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后受裴度提拔,任麾下行军司马;

刘禹锡、柳宗元为王叔文派系,王叔文死后,被武元衡针对,武元衡死后,裴度几度保护他们二人;

元稹,韦夏卿的女婿,实际上算是裴度不相干的亲戚,因为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前宰相裴耀卿的外孙女,都是出身于“河东裴氏”,所以元稹刚获官左拾遗时,曾旗帜鲜明地支持过裴度。但是后来,元稹又站到了裴度的对立面,甚至勾结唐穆宗身边的近侍魏宏简,趁裴度在外平乱时,企图充任相位。

被裴度三封奏疏连弹后,他和裴度一起被降职。

而白居易,是所有人的朋友。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6)

他和刘禹锡虽然要许多年后才在洛阳见第一面,但是与刘禹锡早有交往,被贬江州司马时,刘禹锡的堂哥刘禹铜,即刘十九,曾对白居易多有钱财上的帮助,甚至帮他在香炉峰建了草堂。故,晚年白居易有诗《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至于元稹和白居易的交情,自不必说,那是生死交,元稹的墓志铭亦是白居易亲手所撰写。他们二人在文学上的影响力,某一时刻是要超越李白、杜甫的(单指中唐时期的一小段时间内)。

还有一点必须得说的是,元稹实际上没有什么政治立场,他只想往上爬,做个好官,也一直在反腐,地方为官时,百姓很爱戴他。他后来不支持裴度,但是他却公然反对令狐楚对裴度的打压,为令狐楚勾结皇甫镈站队李逢吉,以图扳倒裴度的行为所不齿。

而白居易则能和令狐楚成为至交好友,晚年曾栽培过令狐楚的得意门生李商隐。

也正是因为白居易的关系,刘禹锡才受裴度提拔,晚年与白居易一起隐居洛阳,经常在裴度府上把酒言欢。

所以纵观白居易一生,除因公开支持武元衡、裴度被贬外,之后仕途一直顺风顺水,好像这些争斗都和他无关一样,却每件事他都参与其中。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7)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是,晚唐时期“牛李党争”更加复杂,唐武宗也曾提议让白居易出任相位,但是那个时候白居易已经70岁了,当初从秘书监转任刑部侍郎时,他就称病分司东都,宁可在洛阳任闲职,也不愿去参与那些争斗,更何况他已近年逾古稀了。

但是,他有一个从弟叫白敏中,也在洛阳任户部员外郎,我们都知道,洛阳就是养老的地方,都是闲职,可是白居易却把相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还是通过李德裕之口向武宗谏言的。

这等操作是要比王维高明的,所以不管是牛党还是李党,皆没有与白居易为敌,他以75岁的高龄在洛阳安逝,是唐朝政坛、文坛极少数能如此高寿,又受人礼遇的诗人。

前面我们也说了,这一切都源于白居易通透的处世哲学,他有一组诗,是815年被贬江州后写给元稹的,题为《放言五首》:

(其一 · 摘取)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简单释义:

黑与白、真与假,从古至今谁能分辨得清楚,世人上了假圣人的当(臧武仲),像甯武子那样装傻充愣或许才是真的有智慧。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8)

(其二 · 摘取)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简单解释:

人生如棋,不下到最后一步谁也不知道结局,所以那些尘世纷扰,只当它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们就看结果如何。

(其三 · 摘取)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释义: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真玉烧三天,木材等七年,自可见分晓,谁是什么样的人,慢慢我们就能知道,只要你够长寿。像那些短命之人,你怎么能分辨他的真伪?

(其四 · 摘取)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解释:

嫌贫爱富,死后都会成枯骨,看看那些豪门家的人,有人过世一群人哭,可转身就谁都不认识谁。

(其五 · 摘取)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释义:

泰山虽高,不压小丘,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松树活了千年也终将一死,槿木开花仅一天,也是它的荣耀。人要看透生死的界限,去追寻无限的价值。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选(白居易这首诗写透了生与死)(9)

读完白居易这组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很敬佩白居易,他活得很通透,不是那种很圆滑,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晚年,白居易尽疏家财,全部用来做善事,自己出钱,修筑了洛阳一带的水利,惠及一方百姓。

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白居易却有武元衡、元稹、刘禹锡、裴度等人,他才是诗坛最有智慧的人。在杭州,白居易留下了风流潇洒的千古美名,小蛮口、樊素腰,有诗、有酒、多金、有名,有花、有月、有山、有水,有红颜、有朋友,人生何求?

世人能有的所有荣誉、快乐和幸福,白居易都有,这才是真正的大唐白乐天。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