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杯子可以泡茶喝吗(用不锈钢杯子泡茶竟然会)

无人有泡水喝的习惯,特别是到了冬天,不锈钢水杯,装上一瓶暖暖的热水,似乎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然而近日,网上曝光称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慢性中毒的危险,这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用不锈钢杯子泡茶真有这么可怕,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用一个全新的不锈钢水杯,在里面泡上茶,盖紧杯子,静止存放72个小时。72小时后,打开不锈钢水杯,翻转水杯后会发现,水杯的内壁明显有被腐蚀的痕迹。有业内人士此前也曾表示,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用不锈钢水杯泡茶会发生化学反应。

不锈钢水杯里含有铬,这是一种重金属,被腐蚀的不锈钢水杯因为保护膜被破坏,铬就会被释放出来,如果持续使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专家介绍,铬是一种蓝白色多价金属元素,常见的有二价铬、三价铬和六价铬。质硬且脆,抗腐蚀,因此多用于不锈钢等制品。

不锈钢杯子可以泡茶喝吗(用不锈钢杯子泡茶竟然会)(1)

如果人体长期大量摄入三价铬,那么会影响身体的抗氧化系统,容易得一些慢性的氧化性的疾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这一类的疾病。另外,由于抗氧化系统受到了损伤,又容易发生肿瘤等异常增生的疾病。与三价铬相比,六价铬的毒性较强,大约是三价铬的100倍。在临床上,六价铬及其化合物对于人体的伤害,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损害皮肤,导致皮炎、咽炎等;二是损害呼吸道系统,引发肺炎、气管炎等疾病;三是损害消化系统,误食甚至长期接触铬酸盐,极易造成胃炎、胃溃疡和肠道溃疡。过量摄入六价铬,严重的还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癌症。

专家特别提醒,不锈钢杯子最好不要用来泡茶,不仅如此,油盐酱醋最好也别用不锈钢器皿来盛放。

专家提醒

不锈钢制品质量越差,越容易被腐蚀

专家介绍说,不锈钢水杯的质量有好有坏,质量越差的不锈钢水杯越容易被腐蚀。那么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不锈钢制品的好坏呢?带着从市民家找来的3个不锈钢器皿,央视记者走进了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不锈钢制品的质量究竟如何,专家也用专业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专家先找来不锈钢识别剂,将它涂抹在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如果识别剂迅速改变颜色,那说明不锈钢的质量不高,反之,变色和腐蚀越缓慢,说明不锈钢的质量越高。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涂抹了不锈钢识别剂的不锈钢制品,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腐蚀,不管怎么擦拭也不能恢复原状,很显然,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专家随即表示,用一块普通的磁铁也能辨别不锈钢的好坏。如果不锈钢制品的磁性很强,那证明它几乎是纯铁的,既然是铁的,外观又这么亮,那说明它是电镀产品,不是真正的不锈钢。真正的不锈钢制品里面也含有铁,也有一点点磁性,但磁性比较弱。这一方面是因为铁含量比较少,另一方面表面镀膜之后,有了阻止磁性的特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妙招可以识别不锈钢制品是否合格。首先准备一只柠檬,将柠檬汁倒在不锈钢制品的表面。10几分钟后,擦乾柠檬汁,如果在不锈钢制品的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说明不锈钢制品质量不佳,容易被腐蚀,从而释放出铬危害人体健康。

如何辨识不靠谱的不锈钢?

不锈钢家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不锈钢制品,但这些「不锈钢」的性质并不是完全相同。严格来说,不锈钢是一类合金钢的总称,根据其结构和化学成分可以细分为铁素体钢、奥氏体钢、马氏体钢、双相钢和沉淀硬化钢等等。

不锈钢也会生锈

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铬元素的含量。当不锈钢中铬的含量达到12%时,在大气环境或氧化环境中,铬可以自发形成一层薄薄的钝化膜,阻止进一步的氧化与腐蚀,因此日常使用时一般不会生锈。但是,在遇到酸、硷、盐(硷性物质对不锈钢的影响相对较弱)等物质或者钝化膜被破坏的时候,腐蚀的情况还是可能发生

铬的含量要严格控制

在中国的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不锈钢器皿的铬迁移量应不超过0.4毫克/平方分米,而这个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钟然后浸泡24小时。4%的醋酸溶液pH值约为2.5,将一块不锈钢丢在里面煮沸30分钟再浸泡24小时后,每平方分米表面迁移出的铬不应超过0.4毫克。

在某些情况下,不锈钢确实会被酸性腐蚀,并导致部分铬溶出。但茶水只有非常微弱的酸性(茶水的pH根据种类和浓度各不相同,通常在5~7之间),对不锈钢的腐蚀作用也要小得多。假设用pH为5.5的茶水来做这样的浸泡实验,要想迁移出0.4毫克的铬,大约需要246个小时,也就是连续浸泡10天。

合格不锈钢杯泡茶不会有问题

只要使用的不锈钢杯子是符合标准的产品,一杯茶别放太久(如果真把茶水放上好几天,发霉变质恐怕才是首先需要担心的问题),就不用担心迁移出的铬元素超标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