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平台为什么那么多大龄青年(一场线上的相亲数据battle)
上个周双十一有人在剁手,而好多大厂er杀入了另一个战场——填相亲文档。
也就是双十一期间流传的“大厂er相亲文档”,参与的都是大厂单身青年。
其中包括兴趣爱好,学历收入,长相星座,还有对未来一半的要求。
即便是线上也搞得有模有样,还分了很多个专场
也细心地给大家空出来表白专区,专供有缘人拉表式相亲。
点进去看,差点退出来。
这是羊能参与的相亲局嘛。
也是没想到,曾经和“相亲”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年轻人,到了试婚年龄相起亲来那么卷。
一场线上的相亲数据battle
在这张表里,大家的介绍语都很有噱头。
毕竟每个人窝在那么小的格子里头,密密麻麻的信息就相当于一个人的门面。
颜值、兴趣爱好是基本盘,也是自我介绍最能发挥的地方。
“我就是富婆,50w ,外表人送虞书欣,长相人送朴信惠。”
“普华永道,50w ,洛丽塔型。”
“北京土著,自给自足,颜值天花板现场不翻车。”
但真正不动声色的“大神”,大招憋在了学历、收入、家庭条件这一栏。
暂时没收入不算什么,毕竟身份是未来可期的海外知名院校博士。
有北京户口,在一线城市市中心有房,单位够有名气,用词少,胜在信息量大。爱好啥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自我销售的技巧不比那些三大姑八大姨和牵线搭桥的媒婆厉害
不过,热闹过后,有人提出质疑,“不把收入这一栏隐藏掉,会搞垮真实性,凉的很快。”
记得在几年前,这种直白的相亲套路在年轻人群体中是不吃香的。
一上来就亮家底,报条件,而内在展示被排在末位。
这种方式太过物化,不够浪漫。
如今,打工人儿们解决工作问题已经占用太多脑力精力,将每一次见面成本,相处成本用数据具象化。
可以在自己设置的框架范围内挑选,就避免了在茫茫人海里大海捞针。
而一旦过度依赖于这种方式,却又会造成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容易反弹。
比如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门当户对",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男女信息对比表。
每当有人发“门当户对”表,下面一帮人认真评论。
“比起工作收入女方身高是个缺陷。”
“男的好一点。”
如果两人在家世、学历、收入上都势均力敌,那么也能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被挑剔。
一个家里教书,一个家里做生意,在网友看来,
“男孩父母会有点土”。
“书香门第起码要高一个层次。”
这就是之前说的,太过于相信参数,最终也被参数绊住手脚。
而且,用这样的参数去挑选另一半,真的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伴侣吗?
房子,车子,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难题,让生活从容很多。
但最终填满生活的,还是那些“软实力”,譬如人品,理解能力,以及爱人的能力。
而这些东西是数据不能抓取到的。
迷信1 1>2的精英相亲局,拒绝向下兼容
在这之前,还有人发起过令人开眼的”上海精英相亲局"。
参与这场相亲局的人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两个条件:
名校毕业、海归、名企工作,年薪男士30万以上,女士20万以上,已购房,男士从事IT或金融行业,女士职业是教师、医生、公务员。
当大数据把这些符合标准的人网络在跟前,却发现想要两个人看对眼是经验之外的事,相亲的人更多的是警惕、观望居多。
金星主持过一档相亲节目,叫《你好另一半》,节目主打的也是”精英局“,服务的人群大部分都满足海归,或者年入百万这些条件。
但精英们在择偶的时候,要更为保守挑剔。
比如,有一个叫乔烽城的男人,他本人事业有成,择偶标准非常精细。
需要有好看的腰臀比,大眼睛,身高不能高于他(他身高是170cm),且还有个性,恪守传统美德。
金星犀利总结,这不就是”商住两用“嘛。
而另一个叫胡诗晨的女孩,26岁的年纪年入百万,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很高,她更希望对方能够帮自己扩展资源。
漂亮,有能力,又有资产的她,一定就是相亲市场的香饽饽嘛?
事实上,越是往上寻找,对方也会相应更警惕。
比如,她对其中一个相亲对象很有好感,但是一上来就问很现实的问题。
“你家里条件是不是挺好的?”
相亲结束,胡诗晨想要进一步和对方接触,但对方拒绝了,”当你对别人提出这么高要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具备这份能力。
这个节目给的感受是,精英们的择偶标准也很难信马由缰,因为自己拥有很多而就对另一半大方。
爱不是天时地利的迷信,爱是确定1 1>2之后才有的化学反应。
节目打出的那句口号看起来很高质量,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如此温柔。
胡诗晨和另一个富二代相亲,明确提出自己相亲目的是阶级跃迁,而富二代有所警惕,那种对阶级跃迁的迷恋证明她不是这个圈子的人。
另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男士在相亲时对一个出身优渥的姑娘大倒苦水,对方却无动于衷,甚至不想关心。
精英们把相亲变成了一场博弈,自己也沦为了”标准“里的被挑剔者。
羊还记得之前看婚恋贴,里面会窜出来很多奇奇怪怪的苦恼。
最常见的是身高差,因为自身条件更好不肯吃亏等。谈了很多年的感情,有时候败给一条奇奇怪怪的标准,比如自己属狗,而对方属鸡,父母说“相克”,不能在一起。
可以说,“门当户对”卡死了太多爱情。
在多数情况下,相似的环境和家教,意味着少很多碰撞,少很多沟通成本。
它甚至也是保护自己固有资产、阶级的最好方式。
也许,活在框架内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但爱这件事没有经验可寻。
△《泰坦尼克号》里,穷小子和富家女相遇,他吐口水抽烟,但rose并没有因为这份粗粝就给对方打标签,因为爱跳脱三教九流之外,不可被估量。
仔细想想,我们在找另一半的时候真的需要那么多标准吗?
一个真正内外独立的人所产生的能量已经足够让自己感到安全了,另一半能够拥有那些条件只是锦上添花。
而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能明码标价,唯独爱不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