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评价雍正王朝(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


雍正这位清朝皇帝,在康乾盛世的夹缝中,他父亲康熙皇帝和他儿子乾隆皇帝太过优秀,在阅读历史时,常常就忽略了他,重新认识这位皇帝,源于观看了唐国强主演的《雍正王朝》,那时同期屏幕上有百家讲坛的清帝系列,探讨雍正继承皇位的来龙去脉,认为雍正的皇位有篡位的嫌疑,然而,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看了唐国强的表演,雍正的皇位继承合情合理,雍正的执政也颇有一番作为,不对历史人物做评价,仅仅就电视剧而已,这位雍正皇帝还是有些厉害之处。

唐国强评价雍正王朝(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1)


1 康熙盛世的孤臣

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曾要求当时还是雍郡王的四阿哥做一个孤臣,什么是孤臣?就是没有朋友,没有党羽,不形成势力,也不构成利益集团,敢于遵从皇帝旨意行事,不怕得罪人,也不怕夺取任何人的利益。

电视剧一开始,就是黄河河堤决口,大灾在即,然国库无钱,他们就取出九阿哥给任伯安的密信,这任伯安是九阿哥的门人,仗着权势,胡作非为,大势敛财,制服了他,就等于制服了一大群有钱的盐官,事实也的确如此,看到信之后,任伯安惊恐无奈,担心平日里见不得人的事情败露,只得带头捐款二十万两,那些盐官也不得不跟着在捐款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这个九阿哥在朝廷里属于“八爷党”,他们几个阿哥勾结在一起,是一个非常大的利益集团,用百官行述来控制了一大批官员,触碰他们,就等于得罪了一大批人,这批人有多少,差不多是朝廷三分之二的官员。

后来,在他们回朝廷路过江夏镇时,就被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进行为难,这就是得罪人的后果。

得罪人的事情,在追查吏部欠款这件事上,更做的恩断义绝,可以说,四阿哥为了收款,不惜与所有的王公大臣为敌。

吏部的欠款者们,老臣就卖老资格,功臣就卖大军功,动用所有的关系,包括和四阿哥走得最近的十三阿哥,但是,无论是谁,无论谁来说情,都不为所动,他的靠山是康熙,办的是康熙的事,属于国家社稷的大事,也就什么都不惧怕。

直到后来,一代忠臣魏东亭被逼自杀,一直跟随的十三阿哥也恶语相加,四阿哥胤禛也不为所动,这就是敢于与所有朝臣为敌的孤臣。

康熙盛世后端,官场盘根错节,皇帝需要一个孤臣来搅动朝廷这摊死水,这位孤臣要有智谋,要有魄力,更要有不惜得罪一切人的勇气,四阿哥胤禛就是这位孤臣。

唐国强评价雍正王朝(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2)


2深谋远虑,提前布局

仅仅有做孤臣的勇气,不足以让四阿哥成为雍正皇帝,孤臣再厉害,都是臣,从臣到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皇位继承人,康熙有着选择的烦恼,参与夺嫡的几个皇子,放到乾隆之后,都会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要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没有计谋,是不行的。

胤禛的计谋从一石二鸟的户部查访开始。

电视剧开始,就是漫天的倾盆大雨,这个时候,康熙召集众皇子,肯定有要事安排,这个要事会是什么?除了赈灾,没有其他,要能够在皇帝面前脱颖而出,必须要做好应对准备,在做好准备的同时,能把其他皇子比下去,这就需要计谋。

胤禛知道赈灾必须要钱,国库究竟有多少钱,这就是必须要先摸底的事情,借着康熙要求他协助太子管理各部的口谕,四阿哥到户部进行查访,查清了国库的钱粮实数,这就比其他阿哥多走了一步,还顺便打压了毫无主张的太子和分管户部的八阿哥,显出比他们更上心国事,更尽忠职守,可谓一石二鸟。

看清楚国库家底之后,太子和八阿哥自然不愿意接手赈灾一事,四阿哥接下来请旨赈灾,提出赈灾方案,这又深得康熙的欢心,顺利赈灾归来之日,他被封为“雍郡王”,比其他皇子更早一步成为了亲王,这就是多走一步的谋略。

四阿哥胤禛的谋略还表现在不出风头的夺嫡之路上,他一直在太子身后,被归为忠实的太子党,即便在太子被废,重新举荐太子时,他也坚持为废太子说好话,一直显示他的忠心。

对于康熙而言,他所希望看到的,就是各皇子都尽心尽力的辅佐太子,使大清江山永固,康熙为什么会在立太子一事上,两立两废,就是他一直都希望其他几个儿子能做好臣的本分,希望看到的是“忠”,而不是可以取代太子的“能”。

康熙所希望的,就是胤禛努力做的,这就解释了康熙为什么会选择胤禛继承皇位,这个四阿哥不但揣摩圣意,还进行了提前布局,招揽名士,身边聚集了能文能武的一帮人。这些人有十三阿哥,有邬思道,有年羹尧,有李卫,当然还包括从一开始就被折服的田文镜,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能堪大用。

深谋远虑,提前布局,有高人相助,胤禛顺其自然的就变成了雍正。

唐国强评价雍正王朝(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3)


3大刀阔斧改革,整顿吏治

当上皇帝的胤禛,没有进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换,还让夺嫡的对头八阿哥胤祀当上总理王大臣,寄希望他能辅佐自己治理朝政。

然而,山西藩库亏空一案,让雍正感到被下属蒙蔽的耻辱,曾被他封为“天下第一巡抚”的诺敏,竟然掩人耳目,欺君犯上,对旧有的官僚感到失望,感到愤怒,他希望能得到一批新任用,新提拔的才俊之士,让朝廷的政令能上下畅通。

没想到,科考选拔,又出现了科场舞弊,雍正不得不亲自组织殿试,选出刘墨林等人。考试也要皇帝亲自选拔,这意味着身边无人可用,也无人可信,也从另一方面看到,雍正需要的是没有背景,和现有利益集团没有瓜葛的新人,皇帝对现有的吏治不满。

这之后,身为总理王大臣的胤祀与户部官员集体辞职,他们的理由是无力筹集军饷粮草,直接甩锅给了雍正,我们知道这个总理王大臣曾经有一个叫“百官行述”的东西,控制了朝廷三分之二的大臣,江南盐官趋之若附,一个江夏镇就富得流油,筹集粮饷,不是不能,是不想去做。

雍正在还没有继承皇位之前,就曾经干过筹集军饷粮草的事务,并非就如同胤祀所说的那样无力筹集,胤祀一个人不干也就算了,还有全部的户部官员也一同辞职,这就是逼宫,就是示威,就是表明八阿哥不愿意效忠雍正。

雍正不得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迅速加强他对朝廷的掌控,他开始了官绅一体当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旗人耕种田地等一系列新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扭转吏治腐败的弊端,整顿吏治,开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清洗。

到了这个时候,先被委以重任的胤祀,也就有了不好的下场。


唐国强评价雍正王朝(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4)

4手段残忍,然胸怀社稷

看到一心要团结的兄弟,用不合作的方式回报自己,雍正也就忍了,然这些兄弟鼓动皇子进行谋位,雍正心寒了,他愤怒地指责他们猪狗不如。

雍正的儿子弘时被利用,跟着他的叔叔谋划了“八王议政”的闹剧,还策动了隆科多带兵逼宫,隆科多是雍正登基的有功之臣,现在也倒向了胤祀,这个一直对皇位不甘心的王爷,这些人的做法让雍正心寒,开始展现了手段残忍的一面。

曾经的总理王大臣,廉亲王胤祀被赐名为“阿其那”,也就是猪狗不如的东西,墙头草隆科多被赐死,企图谋害亲弟弟的皇子弘时也被赐死。

自古,虎毒不食儿,雍正亲自赐死他的儿子弘时,这在中国历代君王中也是不多见的,当时的雍正心情难受,伤心到了极点,正如影视剧里的台词说的那样,“朕不杀你的八叔,是因为你皇爷爷临终说了话,朕再苦再难也不敢违背了他老人家的意愿。可也因为如此,这几个人给朕和祖宗的江山社稷带来了太大的后患。为了给弘历留下一个安定的基业,朕不能留你。”

杀权臣,是为了巩固江山社稷,杀亲子,是为了兄弟乱政不再重演。一直处于权力斗争漩涡的雍正,曾寄希望于兄弟,然一直遗患无穷,他只能用最残忍的手段,最恩断义绝的方式来扫清政敌,并为下一任皇帝背负“暴君”的骂名。

唐国强评价雍正王朝(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5)


5影视剧演绎下的“暴君”形象

历史上的雍正我们不去探讨,《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却是不得不“残暴”,这种残暴与夏桀、商纣不同,是一种无奈的,有特定指向的,身心剧痛的残暴。

雍正的兄弟们如果能接受皇位他属的事实,功臣们能内敛低调,儿子能不自相残杀,雍正不会如此残暴,他的亲弟弟十三阿哥就得以善终,他的另一个儿子弘昼也能保全自己,雍正所痛恨的是对他皇位形成威胁的人。

这一点,君王都差不多,对雍正也不能求全责备,由此看来,雍正的残暴更多的是深恶痛绝种种吏治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因为夺嫡而形成各个利益集团,对于不为国家利益着想,没有原则,凭借占队行事的官员,他痛下杀手,这并非是暴君特有的行为。

看了电视剧,雍正并非是一个“暴君”形象,甚至可以认为,他是被敌对舆论所丑化。

电视剧中的八阿哥胤祀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他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官员,这些官员又各有门生,这些人,雍正是杀不完的,然而,即便不死,仕途之路基本上被断绝,这些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环境,乃至于修史书时,会影响史官,更多的注意到雍正整顿吏治,清除政敌,这样一来,雍正就被写成了一个“暴君”。

雍正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他的新政还没有真正铺开,更没有形成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雍正链接了清朝的两个盛世,康熙朝和乾隆朝,并做得不错。

对于康熙朝的盛世,雍正没有躺在富足的安乐窝里享乐,他励精图治,整饬官场,对于乾隆朝,雍正扫清障碍,进行有益的探索,可以说,他很好的完成了接力棒的任务,是一个理应铭记史册的君王。

影视剧不同于历史,允许适当的加工,然而,透过电视剧,还是发现雍正这位皇帝的一些过人之处,康熙选择他作为皇位继承人,没有选错,他残暴对待政敌,也无可厚非,是一个延续盛世的冷面君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