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建国方略有哪些(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6大计划已全部完成)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使中国从一个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走向民主主义社会,为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一大作用。

孙中山建国方略有哪些(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6大计划已全部完成)(1)

《建国方略》是孙文于1917年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又名《知难行易的学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实业计划》是孙中山为建设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勾画的蓝图,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1919 年2月完稿,发表于1919年6月号《远东时报》,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又名《会议通则》,是一本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在《建国方略》里,孙中山先生从思想层面到经济层面,再至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详细设计,被民国政府标榜为立国的第一指导纲领,具有深刻的时代色彩。

在《实业计划》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和通讯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他提出: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修建 100万英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大力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力、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在如今的中国10个世界级的大港中国就占7个,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山先生的预想。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理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的设想。

关于发展经济和实业的所有制问题,孙中山主张个人经营与国家经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他主张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并为之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要改革税制,统一货币,排除各级官吏的种种压制,等等。

孙中山建国方略有哪些(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6大计划已全部完成)(2)

现在如今的中国发展已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预想,但是唯独有“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这一远大目标没有能实现。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关于民 生主义,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 名'共产主义',即'大同主义„.它要解决的是人类社 会中种种不良现象,建成一个人人有饭吃,贫富均等的 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农以生之,工以成之,商以通之。

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见证历史点滴,翻开五千年历史沉淀,今天见证历史真相。阿涛说历史为你讲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