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

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1)

国庆期间,家里来了两个亲戚家的孩子做客,他们年龄相仿,但两人的性格明显不同:一个性格非常地活跃,大方得体,并不惧怕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而另外一个就显得非常地安静,人前不爱说话,说话支支吾吾的,不敢当面回话,一有什么问题就躲在妈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的性格有着如此大的反差呢?

据了解,性格内向的那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宠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父母都会替他包办,他们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听话,这才导致孩子很少独立处理问题,只会按照父母说的去做,习惯性地放弃自己做出选择的权利。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陷入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学会独立成长,另一方面又担心放手会让孩子面临成长中的风险。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去处理这个矛盾,很显然,会对这个孩子今后的个性和心理健康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2)

如果我们也面临着类似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在这里,我想提到一个概念,这就叫作科学思维能力。

所谓“科学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对具备科学思维能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摒弃那种盲从、偏信、没主见的惰性思考模式,运用独立思考和开放的思考方式来面对任何问题。

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养成科学思维能力呢?在我看来,家长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就能打造出一个具备“科学思维”能力的孩子。

01 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弱化他们的依赖性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不少家庭还是家长一言堂,单向要求的多,双向互动的少,整体上以强制要求居多。

当孩子长期处在家长强制的这种环境中,就会慢慢地失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3)

因此,我们需要放手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弱化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独处。在硬环境方面就是要给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间,或是为孩子准备一个房间,或是为孩子划出一小块角落作为孩子的专用空间,以此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孩子就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会自己跟自己相处。

除了硬环境方面的独处空间之外,家长也要在软环境方面为孩子创造心理上的独立空间。

每一个缺乏主见的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位始终不肯放手的家长。家长过度的亲力亲为很容易导致孩子重度依赖于家长。

因此,当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先给他一定的缓冲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如何应对。如果孩子仅凭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话,家长再出手帮助也不迟。只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孩子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

实践证明,孩子在独处中可以学会思考问题,提高专注力,快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02 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新想法,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被父母的认同感

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和念头,限于孩子有限的阅历和认知能力,这些新想法和念头不见得都是对的,但我们家长不要立马去指出孩子的想法有多荒谬,因为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这种乐于思考的兴趣。

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4)

针对错误的想法和念头,家长只需要适当地给孩子提个醒,给孩子自省的机会,让他知道哪个地方错了就可以了。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抗挫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如果孩子一直不被自己的家长所认可,那么,他们就很难产生自信心。因此,家长除了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新想法之外,还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认可。

03 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和想法,并和孩子平等讨论

包括孩子和家长在内,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也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这也意味着,家长在跟孩子对一件事情出现不同看法的时候,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的缘故,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5)

正确做法是,一是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和想法;二是当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就要坐下来,双方平等讨论,各自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对父母来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想呢?对孩子来说,也要尝试着去理解父母。而这种平等讨论的过程本身就能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让孩子在家庭中开口之外,我们还要鼓励孩子在合适的外部场合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锻炼的机会多了,孩子的内心将变得更加强大,以后在更大的场合下都不会轻易怯场。

儿童性格怯懦怎么破(孩子盲从偏信没主见)(6)

结语

除了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等因素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影响之外,外部社会环境的因素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与他人沟通;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孩子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其他乐趣,培养他们丰富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面对复杂的外部社会环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思维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由此,我们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是张弛有度的,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学会独处、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拥有科学思维,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充满自信、富有主见的孩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