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手术后多久复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危害已经被很多家长所认识,积极治疗也是所有家长的共识,但是面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思前想后,难以抉择。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手术肯定比药物治疗要损害大,风险高,因此,本着趋利避害的正常反应,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通过保守治疗来解决问题,而拒绝手术。那么,这种想法对吗?
其实,这个想法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关键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利与弊。
首先我们来说说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家长们所担心的问题总结起来无非有两方面,第一是担心手术损害和创伤,尤其是关心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第二是担心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影响免疫功能。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手术有损伤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任何的手术操作都会有一定风险,但是随着手术器械与方式的改进,其创伤已经很小,手术的风险也比较小,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术后的出血,其发生率在0.1%-1%左右。
扁桃体解剖学位置
通常来说比较小的出血通过局部冷敷、血管收缩药物的使用都能够很好的控制,不会带来大的危险和损害,但是一旦出血量比较大,就有向气管内倒流引起窒息的风险,通常需要二次进入手术室止血,其风险相对较大。
从总体的发生率来讲,大的术后出血非常少见,在笔者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目前还没有碰到过,在相关的文献报道中也极少出现。所以,总体上讲,手术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关于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尤其是3岁以后的患儿,接受全麻与未接受全麻的孩子在智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行为等方面均无差异。
肥大的腺样体
最后,说一说关于免疫力是否会受到影响的问题,腺样体、扁桃体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尤其在儿童时期,二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的功能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在它们周围的粘膜下有很多具有相同功能的淋巴组织,完全可以替代它们的功能,此外,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腺样体扁桃体只是这个系统里很小的一个角色,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代偿。
从相关的研究数据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相关的免疫指标会略有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大约1个月左右,其指标会恢复到术前的水平。对于个别反复扁桃体腺样体发炎的孩子,术后的免疫指标会比术前明显改善,因此,非但不会出现易感冒的情况,反而会更不容易出现感冒、鼻炎、咽炎的情况。
再说说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发病期的孩子,药物治疗是首选的。如果治疗及时得当,通常很容易控制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我们也是提倡首选药物治疗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鼻喷药物(以鼻喷激素为主)和促进分泌物排出的药物。
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鼻喷激素1-2个月),对于轻症的患者,通常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并能较长时间的维持。在药物治疗中家长们最担心的是激素的副作用问题,在这个“谈激素色变”的时代,很多家长愿意选择非激素治疗,尤其是中药治疗。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首先,鼻喷激素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多个研究的证实,其次,目前有证据证明治疗有效的药物就是鼻喷激素。那么,什么情况下就不应该只考虑药物治疗呢?在病史时间很长(3个月以上),症状很重(严重的打唿噜甚至是出现唿吸暂停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下就应该及时的谋求手术治疗的方式。
其原因在于长期的反复炎症会造成大量炎性因子的生成,其对身体的损害可能远大于腺样体扁桃体存在所带来的益处,此外长期大量药物的使用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慢性损害,其危害可能远大于一次全麻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病情较重的孩子,目前的观点认为手术是一线的治疗方式。
最后谈一谈手术时机的问题,传统观念认为4岁以后才可能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目前此观点已经被学术界所否定。目前的观点认为,手术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主要取决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报道中此类手术的最小年龄是出生后6个月。
综合考虑手术风险、患儿的免疫功能代偿等方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3岁以后手术更为安全。但是也不主张过度的拖延手术时间,因为孩子在4-7岁时是面型发育的一个高峰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通常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面型发育异常,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口腔正畸的后续处理,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